善看经,能礼忏。金面胭脂,正好频频蘸。转转殷红红不淡。色里全真,真里成清湛。
仗铅刀,擎汞錾。劈暗凿昏,迸出银霞艳。万道霞光攒一点。般若波罗,得得无增减。

苏幕遮 · 秦渡坟院主僧觅

善看经,能礼忏。金面胭脂,正好频频蘸。转转殷红红不淡。
注释:善于观看经书,擅长礼拜忏悔。金色的面颊上涂抹着胭脂,正好可以频频涂抹。脸颊上的红色渐渐转深,但依然鲜艳不过度。

仗铅刀,擎汞錾。劈暗凿昏,迸出银霞艳。万道霞光攒一点。
注释:拿着铅刀,举起汞錾。在昏暗中敲击石头,迸发出耀眼的银光。无数的霞光汇聚在一起,形成一个亮点。

色里全真,真里成清湛。色里全真,真里成清湛。
注释:色彩中蕴含着真实的美,真实之中又显现出清澈明亮的光泽。这两句诗强调了“真”与“色”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展现了一种超越表面,达到内在本质的境界。

译文:
善看经,能礼忏。金面胭脂,正好频频蘸。转转殷红红不淡。色里全真,真里成清湛。
注解:善于阅读经典,擅长进行礼拜忏悔。涂着金色的胭脂,正好可以多次涂抹。脸颊的红色越来越浓重,但依然保持鲜艳。色彩中蕴含着真实的美好,真实之中又显现出清澈明亮的光泽。

仗铅刀,擎汞錾。劈暗凿昏,迸出银霞艳。万道霞光攒一点。般若波罗,得得无增减。
注解:拿起铅刀,举起汞錾。在昏暗中敲击石头,迸发出耀眼的银光。无数的霞光汇聚在一起,形成一个亮点。般若波罗,得到智慧而不受任何影响或改变(得得无增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主僧在秦渡坟院中的修行过程,通过对其外貌、行为以及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其对佛法的执着追求和内心的宁静。首句“善看经,能礼忏”,既表现了他虔诚的信仰,又展示了他深厚的学识和修养。颔联“仗铅刀,擎汞錾。劈暗凿昏,迸出银霞艳。”描绘了他的修行方式——持铅刀、擎汞錾,在昏暗中敲击石头,迸发出耀眼的银光。这种形象化的语言使得诗歌更具画面感,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他的修行场景。颈联“色里全真,真里成清湛”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外在的美丽与内在的真实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真正理解并接受这种关系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尾联“般若波罗,得得无增减。”则是对整个修行过程的总结——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最终达到了心灵的平静和解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