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斋清夜醒,修径白云长。
袖归南山影,心潜上国光。
西风岩桂老,细雨野椒黄。
地僻人踪少,烟扉开竹房。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情感的理解与掌握,以及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读懂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选项进行分析判断。本诗是一首描写隐逸生活的五言律诗。首联写夜深时作者在清斋中清醒,修径上白云长飘,表现了诗人的超然脱俗之情;颔联写袖归南山影,心潜上国光,描绘出一幅宁静淡泊的图景;颈联写西风岩桂老,细雨野椒黄,写出了诗人闲适自得的情趣;尾联写地僻人踪少,烟扉开竹房,表达了诗人的恬淡闲适之趣。

【答案】

①疏斋清夜醒:在清幽寂静的斋室中度过一个不眠之夜。②修径白云长:沿着修整干净的小径一直走到白云深处。③袖归南山影:衣袖拂过南山的影子。④心潜上国光:心中暗藏起国家的光辉。⑤西风岩桂老:西风吹落山中的桂子。⑥细雨野椒黄:细雨淋湿了野椒花。⑦地僻人踪少:偏僻的地方很少有人来。⑧烟扉开竹房:打开柴门,进入竹林小屋。赏析:

此诗写的是作者隐居生活的情景。首联“疏斋清夜醒,修径白云长”,写在清静的夜晚,诗人在修整好的小路上漫步,直到白云深处,表现出诗人远离世俗,独自清修的孤寂心情。颔联“袖归南山影,心潜上国光”一句,写诗人袖拂着南山的影子,心中却想着国家的光明前途。颈联“西风岩桂老,细雨野椒黄”一句,写秋风吹落了山中桂花,细雨淋湿了野椒花。尾联“地僻人踪少,烟扉开竹房”,写偏僻之处很少人来往,打开木制的柴门,进了竹林里的小屋。整首诗表现了作者隐逸的生活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