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潇湘之山衡山高,八月秋高风怒号。草木黄落龙正蛰,哀鸿独叫求其曹。
男儿生无所成头皓白,漂零已是沧浪客。呼儿觅纸一题诗,此心炯炯君应识。
寄孙元忠
介绍
。
《寄孙元忠》是清代诗人张问陶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选自《张问陶全集》,原文如下:
清风明月共长天,一榻凉生枕簟边。
白露满庭秋气肃,黄花盈把菊花鲜。
山川有梦云无迹,天地无情水有源。
莫道浮名如草芥,此身何日不归田。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首句“清风明月共长天”,描绘了宁静美好的夜晚景象;颔联写秋夜满庭露气清凉、菊花盛开的情景;颈联通过山川梦境与无迹云水的对比,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心境;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张问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观。
这首
相关推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寄孙元忠》。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君不见潇湘之山衡山高,八月秋高风怒号。 “君不见”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设问方式,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难道不知道吗”。这句话是说,你难道没有注意到潇湘和衡山吗?潇湘是指湖南,衡山是湖南省的一座名山。 “潇湘之山衡山高”,潇湘之山指的是潇水和湘水之间的山脉,衡山则是其中最著名的山峰之一。这里的“高”字形容了衡山之高耸入云,气势磅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全诗如下: 抱病江天白首郎,秋风此日晒衣裳。 看我形容已枯槁,此岂有意仍腾骧。 一官羁绊实藏身,富贵于我如浮云。 致君尧舜付公等,几时高义排金门。 注释: 1. 抱病江天白首郎:抱着病体,在秋天的江天里,白发苍苍的男子。 2. 秋风此日晒衣裳:秋风吹起,天气凉爽,适合晾晒衣服。 3. 此岂有意仍腾骧:难道有故意要飞奔的意思吗? 4. 一官羁绊实藏身
【解析】 本题考查对全诗内容的赏析。 “呜呼古人已粪土,纷纷轻薄何须数”是说那些曾经为人们所景仰的人,如今已经如粪土一般了,这些人的轻浮浅薄又何必再提呢?作者以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自己对那些曾经受人景仰、后来却堕落的人的痛惜之情。 “当面输心背面笑,翻手作云覆手雨”是说那些曾经为人们所景仰的人,如今已经如粪土一般了,这些人的轻浮浅薄又何必再提呢?作者以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自己对那些曾经受人景仰
注释: 不遗憾我的儿子贵为贵族时,经济确实依靠英雄的才华。 你拥有长才不贫穷和低贱,不要让他斩断青云梯。 骏马驹已汗血,坐着看着千里当霜蹄。 省郎京尹必俯拾,军符侯印取岂迟。 赏析: 这是一首劝诫子孙要珍惜时机、奋发有为的诗。全诗通过孙元忠自述其一生经历及所感,抒发了对子孙的殷切期望。 “不恨我衰子贵时”,诗人首先表达出自己虽然年迈但并不怨恨儿子在尊贵的时候。这一句中包含了诗人对儿子的理解和宽容
寄孙元忠 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虚映空。 中有云气随飞龙,黄鹄高于五尺童。 殊方日落玄猿哭,芜没潇岸千株菊。 少壮几时奈老何,喧呼且覆杯中渌。 注释: 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虚映空。这句诗描述了一年即将结束的寒冷景象,诗人站在潇湘洞庭之边,望着天空中的雪花,感叹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其中有云气随飞龙,黄鹄高于五尺童。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飞龙在云间翱翔,黄鹄展翅飞翔,高过五人
注释: 1. 老去悲秋强自宽,衰颜欲付紫金丹。 - “老去”指人年岁增长、年纪渐长。 - “悲伤秋天”指面对秋天的萧瑟景象感到悲伤。 - “悲秋”是“悲凉”的意思。 - “强自宽”意为尽管自己内心感到悲伤,但仍努力保持乐观的心态。 - “衰颜”指的是衰老的面孔。 - “欲付紫金丹”中的“紫金丹”是一种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 - “付”是将……交给。 - “沧洲”是指水边平而阔的湖岸
注释 1. 雄姿逸态:形容孙元忠的外貌和气质非常出众。 2. 何崷崒(zhuó):形容词,形容山势高峻、雄伟。 3. 自是君身有仙骨:意思是你天生就有超凡脱俗的气质,就像仙人一般。 4. 彩服:穿着五彩缤纷的衣服。 5. 庭帏(wéi)趋:在庭院里忙碌地来回奔波,形容忙碌。 6. 百年未见欢娱毕:意思是很长时间以来都没有看到过这么欢乐的事情。 7. 拖玉腰金致主身:形容穿着华丽的衣服。 8.
诗句 1. 思君须向古人求,夙昔一逢无此流。 2. 文章有神交有道,名位岂肯卑微休。 3. 倜傥权奇难具论,鸷鸟举翮连青云。 4. 无路从容陪笑语,使人叹恨伤精魂。 译文 1. 思念友人需寻求古贤,过去相逢未曾有此人。 2. 文章才华有神采,交往之道亦通达;名誉地位决不卑微。 3. 倜傥多智难以言述,如猛禽翱翔直冲九霄云汉。 4. 没有机会从容陪谈笑,令人叹息怨恨伤害灵魂。 注释与赏析
寄孙元忠 故人情谊难复如,神倾意豁真佳士 可怜怀抱尽向人,后会知何处 老大徒伤未拂衣,白头吟望苦低垂 鱼龙寂寞秋江冷,不见湘妃鼓瑟时 译文: - 第一联:“故人情谊晚难似,神倾意豁真佳士。” 表达了与故友的深厚情感和真挚友谊。虽然时光流逝,但友情依然深厚如初。 - 第二联:“可怜怀抱向人尽,再为后会知何地。” 描绘了朋友间互相倾诉、分享心事的场景,同时也反映了人生无常、聚散离合的主题。
寄孙元忠 独立缥缈之飞楼,更有澄江销客愁。 无边落木萧萧下,万里风烟接素秋。 天青小城捣练急,渔翁暝踏孤舟立。 嫩蕊浓花满目斑,临风三嗅馨香泣。 译文: 独自站在高高的飞楼上,看着远处的江水也让人消去了所有的烦恼。 无边无际的落叶纷纷落下,仿佛在为秋天的到来而哀悼。 天空中飘浮着淡淡的云彩,仿佛是天青色的小城正在忙碌地制作着白色的丝带。 渔翁在黄昏时分踏着小船独自站立,似乎也在思考着什么。
【注释】 (1)玉几:指帝王的御用之案。天北极:北斗七星。古代认为北辰星在斗杓中,所以称北极。云近蓬莱:蓬莱为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这里比喻高官显爵。五色:五彩云气,古人以为祥瑞。 (2)五更三点:五更时分,即夜半三点钟,此时入仕为官者入朝上朝。鹓行:鹓,凤凰;鹓行,指朝廷官员行列。君是同舍客:你与我是同朝为官的客人。 (3)出守江城居:调任到长江边上的城池居住。江城,泛指边远地区,也指地方长官。愧
【注释】 1. 欻吸:忽然吸入。 2. 黤惨(sānchǎn):暗淡,阴郁。 3. 江石决裂:江边的石头被水冲开,断裂。 4. 青枫:青枫树,即枫树。 5. 菰米:菰,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茎内髓部为白色,味美可食。菰米即菰的种子,可食用。沉云黑:像云一样的黑色,形容水色深暗。 6. 儒术:儒学,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体系。 7. 吟咏:吟诗作赋。 8. 黄帽青鞋:道士所戴的黄色帽子,穿的青布鞋。 9.
注释: 秋水浮阶,形容秋天的河水上涨。 流经台阶的渠道被水流冲开,流到江中去了。 啼猿僻在楚山隅,猿叫声在偏僻的楚国山林中回荡。 白沙翠竹,指白色的沙丘上覆盖着绿色的竹子。 江村暮,傍晚时分的江边小村落。 斗酒新诗终日疏,用斗杯喝酒和写诗整天不歇。 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男人一生不能成名就事业而年事已高。 但话夙昔伤怀抱,只能谈论过去悲伤自己的遭遇。 客至从嗔不出迎,客人来时我愤怒地不出去迎接他们
【注释】 1. 自断此生休问天:自己决定不再与命运抗争,听之任之。2. 焉能终日心拳拳:怎能整天怀着忧虑之心(担心未来)。3. 人生几何春已夏:人生苦短,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4. 况我与子非壮年:何况我们都已经不是壮年了。5. 东流江水西飞燕:长江向东流淌,而燕子向西飞翔,比喻人各有去处。6. 可惜刻漏随更箭:感叹时光易逝,时间像更箭一样飞逝。7. 细推物理须行乐:仔细探究自然的道理
【注释】: 小臣:指我,自称。鲁钝:指才智低下,没有能力。疏顽:指性格疏懒、顽劣。临事拙:指办事不灵巧。今幸:庆幸。乐国:快乐于自己的国家。养微躯:供养着自己年迈的身体。主恩:皇帝的恩典。前后三持节:先后三次担任地方官。黄发老渔樵:形容年高德劭之人,头发由白转黑。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中通过叙述作者在朝廷做官期间,得到多次任地方官的经历,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
诗句解释及注释: 1. 秋风萧萧露泥泥 - 秋风萧瑟,露水沾湿了地面。"萧萧"形容风的声音,"露泥泥"则描绘了秋日的湿润景象。 2. 美人娟娟隔秋水 - 美人(可能指诗人或所思念的人)美丽而难以接近,像隔着秋水一般遥不可及。 3. 扬眉结义黄金台 - 扬眉(表示振奋、昂扬)意味着决心和勇气,结义(指结交朋友)是古代的一种友情表达方式,黄金台则是传说中的一个富有和荣誉的象征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解答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分析,注意从手法及内容方面分析。此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全诗以写景为主,兼有抒情的成分。诗人通过描绘山阁、城郭、阶面、云物等景物,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依恋与怀念之情。 【答案】 译文: 我注目寒江倚着山阁,朱红色的屋梁和碧瓦照耀着城市。 云物没有变化但乡国不同
【注释】 隐几:指隐居。 萧:萧条。 鹖冠:古代的一种帽子,以黑色羽毛装饰。 强移栖息一枝安:强把栖身之所移到这棵小树上。 重阳:即九月九日,古人认为此日阳气最盛,故有登高饮酒之习。 茱萸:一种草本植物,俗传其果可以染发,其子可入药。 羞见黄花无数新:意思是说见到这么多的黄色菊花而感到羞愧。 当令:应当让。 美味:美味佳肴。 野鹤:自由自在的鹤。 霜鬓:白头发,形容人已老。 【赏析】
这首诗是寄给孙元忠的。诗人通过描写景物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来展现他对孙元忠的深厚友谊和对生活的独特看法。 第一句"高栋层轩已自凉,青枫叶赤天雨霜",描述了诗人所居住的高耸的大厦和层层叠叠的楼阁,以及在天空中飘落的雨霜。这些景象让诗人感到凉爽。 第二句"自公多暇迎参伍,行酒赋诗殊未央",描绘了孙元忠闲暇时的情景。诗人邀请他一起喝酒、吟诗,但他似乎没有兴趣。这句诗反映了诗人与孙元忠之间的友情。
【注释】宋玉:战国时期楚国的辞赋家,代表作有《九辩》《风赋》等。东流之外西日微:太阳在西方渐渐落下。寒衣:指冬天穿的厚衣。催刀尺:催促裁缝做衣服,刀尺是裁剪衣服的工具。谁家:哪家。捣练:用杵臼捣麻以作布,也泛指缝制衣服。篱边老却陶潜菊,前飞秃鹙后鸿鹄:篱笆旁已变黄了陶渊明种的菊花;前面的大雁已经飞走了,后面的鸿鹄正在南飞。安得送我置汝旁:如何能把我送到你身边啊。怅望聊歌紫芝曲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在秋风中,江楼上眺望,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的图画。 首句“秋风淅淅吹我衣”,以拟人化的手法,把秋风写成能吹动衣服的样子,生动地表现了秋天的特征。次句“日日江楼坐翠微”,点明诗人是每日在江楼上坐观景色。“翠微”二字,既写出了青山的秀色,又表明江楼的所在。三句“江光隐见鼋鼍窟,水鸟衔鱼来去飞”,描写了水中景物。“鼋鼍窟”指水底的洞穴,形象地写出了水波荡漾的景象
【解析】 此诗前两句写孙元忠隐居草堂,远避山岳,与自然为伴,宁静清幽。后两句写他远离尘嚣,独守田园,自得其乐。 【答案】 ①寄孙元忠 ②草阁柴扉星散居,远开山岳散江湖。③苍苔浊酒林中静,丹橘黄柑此地无。④洞庭扬波江汉回,愿吹野水添金杯。⑤巢燕养雏浑去尽,邻鸡还过短墙来。译文:在青山绿水的草堂旁,有一座简陋的柴门,我独自居住在那里。远离喧嚣的世俗,我与山岳湖海为邻。在茂密的树林里,我独自饮酒、独酌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秋来相顾尚飘蓬 - 秋天到来时,彼此相望,都像随风漂泊的芦苇一样。这里的“飘蓬”比喻自己像无根的芦苇,四处飘荡。 2. 兼泛沧浪学钓翁 - 同时在苍茫的大海上学习垂钓的老翁。沧浪可能指大海或广阔的水域,表示诗人有志于从大自然中学习。 3. 钟鼎山林各天性 - 钟鼎是古代贵族的象征,山林则代表自然和简朴的生活。这两句诗表明,无论生活在何种环境中,都有其固有的本性。 4.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要求对诗歌进行理解分析。本诗为七言律诗,前四句是第一联,写诗人与元忠的交往;后四句是第二联,写诗人在江边作钓诗的情景。 【答案】 ①诸公衮衮登台省——朝廷中许多权贵高官纷纷登上京城(长安)的台阶
【注释】 寄孙元忠:写给朋友孙元的诗。 秋水才深四五尺,风灯照夜欲三更:秋季的湖水只深四五尺,微风吹来灯火照亮了黑夜,将近三更天。 千崖无人万壑静,新月犹悬双杵鸣:群山崖头没有人迹,万壑寂静无声,只有新月高悬,仿佛是挂在天空中的两只舂米的棒槌在互相碰击,发出声响。 衰颜动觅藜床坐,仰看明星当空大:我衰老的脸庞触动了我,我坐在用草编织的床席上,抬头仰望着繁星布满的天空,感到星星格外明亮和壮观。
【注释】 寄孙元忠:写给孙元忠的书信。 可怜:可叹。 好心:好心肠的人。 我书数字至:我的信写得又多又密。 人生会面难再得:人生能相逢的机会难得。 安得如鸟有羽翅:怎么得到像鸟儿那样的翅膀。 梁父吟:典出《列子·汤问》,孔子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先,孔子曰:“吾闻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乃枕尸哭,哀甚声,行哭而死,此即“梁父吟”。后以指慷慨悲歌之曲或壮烈牺牲之意。 非子谁复见幽心
寄孙元忠 腐儒衰晚谬通籍,齿牙欲落真可惜。 沧浪水深青冥阔,山鬼幽忧雪霜逼。 老去新知见面稀,被褐短窄鬓如丝。 秋天漠漠向昏黑,独立苍茫自咏诗。 【注释】 1. 腐儒衰晚谬(miù)通籍:指年老的文人误入官场而未得到提拔。2. 齿牙:牙齿。3. 沧浪:指沧浪亭,位于苏州城东南。 4. 青冥:天空。5. 山鬼:山神。6. 幽忧:忧愁。7. 老去新知见面稀:随着年龄的增长,结交的新的朋友越来越少
寄孙元忠 江上形容吾独老,百壶且试开怀抱。 妙舞逶迤夜未休,多情依旧能潦倒。 雨裛红蕖冉冉香,玉樽锦席高云凉。 酒酣耳热忘头白,老儒不用尚书郎。 注释与赏析: - 江上形容吾独老,百壶且试开怀抱:诗人在江边独自饮酒解闷,心情随着酒意逐渐放松。 - 妙舞逶迤夜未休,多情依旧能潦倒:夜晚,舞者轻盈的舞姿仍在继续,而诗人则保持着一种多愁善感的性格。 - 雨裛红蕖冉冉香,玉樽锦席高云凉:细雨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寄孙元忠》一诗,全诗共四句,每句都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充满了浓郁的边塞气息和豪放的气概。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江上今朝寒雨歇,翛然欲下阴山雪。(注释:江面上今天的秋雨停了,好像要降下阴山的雪。) 2. 山巅朱凤声嗷嗷,白鹄翅垂眼流血。(注释:山峰顶上的朱色凤凰发出哀伤的叫声,白色的大雁垂下翅膀眼中流出鲜血。) 3. 老夫清晨梳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神仙中人不易得,京中旧见君颜色。” - 注释: 神仙中的人难得一见,京城中久已熟悉您的身影。 - 译文: 难得的仙家人物难以见到,久已熟悉您的面容。 -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孙元忠深厚的情谊和久经考验的友谊。通过“神仙中人”的比喻,展现了对方非凡的地位和独特的魅力。同时,“旧见君颜色”暗示了两人之间的深厚交往和频繁见面。 2. “同心不减骨肉亲,我居巷南子巷北
【注释】 1. 封书:指书信。 2. 童稚情亲:指儿时的亲情深厚。 3. 分首:分别。 4. 环堵:四周墙壁。 5. 数篇:几篇。 6. 今见:现在看到。 7. 古人:这里指杜甫。 8. 良工:善于写作的人。 9. 心独苦:指用心良苦。 【赏析】 这是一首寄赠诗,通过描写诗人与孙元忠四十年的深情厚谊,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感情。全诗语言朴实,感情深沉,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意境。 “离群已是四年秋,昔是少年今白头。”:诗人表达了与朋友分别已有四年的时间,从昔日的青春少年到如今满头白发,岁月变迁让人感慨。 我们逐句进行译文解读。 1. “旧日雁池应好在,多情睢水会东流”:诗人回忆起过去与朋友们在雁池相聚的情景,那地方依旧存在,而他们却已各奔东西。 2. “更贫尚有箪瓢在,已见谁能度数求”:尽管生活贫困,诗人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