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值积雨,浮淖皆满城。
况当淘决时,左右罗深坑。
有客南河居,旦夕堤上行。
病仆挟羸马,十步八九倾。
职事有出入,长抱落胆惊。
都人素豪恣,小官常见轻。
排辟要稳道,敛避不敢争。
试欲效呵止,圜目根姓名。
往往被溅污,直落舌与睛。
归来事洗濯,袍裤纷纵横。
仰首问天公,春泽当早晴。
幸有好日月,何惜施光明。
积雨
介绍
《积雨辋川庄作》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创作于其后期。这首诗描绘了久雨初停后辋川庄的景色,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体现了王维在山水田园生活中的心境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积雨辋川庄作》是王维在其田园诗创作的代表之一,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自然图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美丽的田园之中。诗中不仅展现了辋川庄的自然风光,更蕴含了作者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相关推荐
积雨 京师值积雨,浮淖皆满城。 况当淘决时,左右罗深坑。 有客南河居,旦夕堤上行。 病仆挟羸马,十步八九倾。 职事有出入,长抱落胆惊。 都人素豪恣,小官常见轻。 排辟要稳道,敛避不敢争。 试欲效呵止,圜目根姓名。 往往被溅污,直落舌与睛。 归来事洗濯,袍裤纷纵横。 仰首问天公,春泽当早晴。 幸有好日月,何惜施光明。 注释: 1. 积雨:连续的大雨天气。 2. 京师:指京城长安。 3. 值:遇到。
【注】 积雨:久雨。 经旬(qīn): 十天。 绝怜百念如焦谷:极可怜悯,百种思念如同焦灼的禾谷。 大浸稽(jī)天不复芽(zhá):大水漫溢,使禾苗不能发芽。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久雨的诗,写诗人在雨中行走,见田中禾稼被淹,百感交集之情。首句写久雨低田欲再车;二句写经旬湿稼;三句写百念都如焦谷;末句写大水淹田,禾苗不能发芽。全诗以“积雨”为题,从多角度、多层次描绘了久雨的气象和影响
【注释】 积雨:久雨不晴。顽痹:指身体有病。新晴意自怡:新晴的天气使人心情愉快。幽花:深院中花木。依:依附。小径:小巷,曲折的小路。野蔓:指野草。媚:娇美,柔美。疏篱:稀疏的篱笆。发少:头发稀疏。从:任凭,任由。梳懒:梳理头发。年衰:年纪大了。与杖宜:拄着拐杖适宜。腐儒:迂腐的书呆子。惭用拙:惭愧自己没有什么才艺。粝食:粗劣的食物。复何辞:还有什么可说呢? 【赏析】 这是一首表现闲适
积雨 万象何为入杳冥,悬知物外自高明。 前年忧旱有今岁,半月闭门如一生。 捧日谩劳中夜梦,补天谁识寸心诚。 阴云政使高千丈,坐爱鱼头恐未平。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久雨初停后辋川庄的宁静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超脱。诗的前两句“万象何为入杳冥,悬知物外自高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万物在雨后显得更加深邃神秘的感受。他似乎能洞察到事物背后更高层次的道理
积雨 饱听三峰雨,闲题七月诗。 译文:我饱听着三座山头细雨的声音,闲暇时写下了七月的诗句。 注释:三峰指的是庐山,因形似三峰而得名,这里泛指其他山峰。 赏析:诗人在山中静听雨水落在山林、溪流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和韵律,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水深荷意怯,田冷稻心迟。 译文:池塘里的荷花因为水位太深而感到恐惧,农田里的稻谷因为温度过低而生长迟缓。 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积雨昏林畔,庭前咫尺迷。" 这句诗描述的是雨后的景象。雨水使得树木变得更加昏暗,庭院前的距离虽然很近,但是因为雨雾的原因而变得模糊不清。 "叶心愁朱实,佳赏叹揆携。"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丰收景象的喜悦之情。树叶中心充满了红色的果实,这是丰收的象征,所以作者感到非常高兴。同时,他也在感叹自己无法亲自去欣赏这些美景,只能通过想象来感受它。
积雨 积水满屋门紧闭,连阴天气草阁凉。 池塘荷花香四溢,竹间云雾气凉爽。 岸岸新流淹没处,村村湿雾黄茫茫。 渔船迷失在水边,长系短篱旁。 【注释】 - 积雨蓬门掩:积水满屋门紧闭。 - 连阴草阁凉:连阴天气草楼里很凉爽。 - 荷香池上榻:荷花香飘荡在池塘上。 - 云气竹间凉:竹间云雾气凉爽宜人。 - 岸岸新流没:岸边的河流水位上涨淹没了地方。 - 村村湿雾黄:村庄被湿雾笼罩,显得黄蒙蒙一片。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的《积雨》,全诗如下: 积雨溟溟何日歇,对酒看春心自伤。 好花试蕊寒仍落,弱柳垂条湿不妨。 四水入江翻浪白,断云开气出山光。 此时最苦惟蜂蝶,燕子衔泥因底忙。 注释: - 积雨溟溟(yīn yǔ míng míng):形容雨水连绵不断。溟溟,茫茫的样子。 - 对酒看春心自伤:面对着满桌的佳肴美酒,看着春天的到来,内心却感到悲伤。 - 好花试蕊寒仍落
积雨 积雨蓬门客过稀,野人吹火炙寒衣。 禾畴乳鸭鸣相乱,柳径愁鸦坐不飞。 抱膝漫吟梁父曲,劳心真厌汉阴机。 清泉白石从吾好,驷马高车悟昨非。 注释:积雨之后,我的家门显得冷清,门外来客很少了,我只好自己吹火烤着寒冷的衣服。田间的鸭子在稻禾丛中嬉戏,发出阵阵叫声,但柳树小径上却不见乌鸦停留,它们都飞到别处去了。我抱着膝盖随意吟唱《梁父》之曲,感到十分厌倦,心中烦恼不堪。我喜欢清泉白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志和的《积雨》。 诗句释义: 1. 坞中积雨藓痕青,门外流泉枕上听。 - 坞(wù)中:山坞里 - 积雨:长时间的降雨 - 藓痕青:苔藓覆盖的痕迹呈现出青绿色 - 门外流泉:指从外面流入庭院的泉水 - 枕上听:在枕头上聆听 2. 汉客年华消渴病,越人生事养鱼经。 - 汉客:汉代人 - 消渴病:一种古代的疾病,表现为口渴 - 越人生事:指在越地生活的经验 - 养鱼经
积雨 竹里柴门枕水滨,野云能就主人贫。 雨声不绝过三月,节气无端闰仲春。 山阁坐来时得鸟,溪桥行尽不逢人。 村居莫道无知已,屋外青山足四邻。 注释: 1. 竹里柴门枕水滨:在竹子环绕的柴门下,靠近江水的岸边。 2. 野云能就主人贫:野云能随意地聚集在主人贫穷的家中。 3. 雨声不绝过三月:雨水的声音持续不停,已经过了三个月。 4. 节气无端闰仲春:节气没有道理地推迟到了仲春时节。 5.
【注释】: ①积雨:久雨不停。②楚云平:指楚国的云彩已经平复,天气转晴。③连朝未肯晴:接连几天都不愿意放晴。④井梧一叶落:井桐(梧桐)树上的一片叶子落下了。⑤万户生秋声:形容秋天的景象无处不在,家家户户都能听到秋风吹落叶的声音。⑥衰草:凋零的野草。⑦前村路:前面的村庄小路。⑧空江独夜情:只有一条空寂的江水,独自伴着我度过这孤独的夜晚。⑨洞庭:洞庭湖。⑩归思:思念故乡的心情。⑪吹笛:吹奏笛子
积雨 腻寒喧白昼,作势警深宵。 云雨深于梦,风霆悄不骄。 角声催客枕,屋漏搅心潮。 毋寐疑龙战,孤镫几次挑。 注释 1. 腻寒喧白昼:形容天气寒冷湿润,白昼也显得沉闷。 2. 作势警深宵:仿佛在预告夜晚的到来,给人以警觉。 3. 云雨深于梦:比喻云雨之状如同梦境般虚幻而深远。 4. 风霆悄不骄:指雷声低沉,没有半点嚣张之意。 5. 角声催客枕:听到远处传来的角声,让人难以入睡。 6.
【注释】 (1)积雨:连绵不断地下雨。 (2)溪全涨:河流水位上涨。 (3)户不䦱:指人们不能出门,因为路上泥泞。 (4)郊墟:城外的集市或乡村市集。 (5)苍菭:一种草,这里用来作比喻,形容泥土颜色。 (6)试芒鞋:穿芒草编成的新鞋,因芒草易折断,故不敢轻易尝试。 【赏析】 此诗作于唐贞元五年(789)。诗人在湖南长沙任司马期间所作。 首联写连续不断的大雨淹没了整个乡村。“积雨”是本诗的题目
积雨 雨后余粮不足,晴天粮食有余,比较着阴天和晴天,哪能常得十日霖。 我不曾耕田却总盼丰年,布谷鸟声声啼唤起山间禽鸟,感伤农事不如意。 注释: 1. 积雨:久雨不停。 2. 有余不足较晴阴:比喻时运的多难和少易。 3. 安得常符十日霖:怎么得到经常是十旬一雨的好天气呢? 4. 我未耕田偏望岁:我不曾下地耕种却总想着好收成。 5. 声声布谷感山禽:布谷鸟声声叫着催人上山打猎
积雨 雨水积聚在锅底使火炉湿润,灶台湿冷,炊烟迟迟不升起。 松树梢头滴下细流如鸣泉,山中小屋听着雨声入眠。 黄鹂嘴干舌涩,蛙声鼓噪;饥鸦带着雏鸟停在树梢上啼叫。 圃里的竹子倾斜了失去平衡,庭院中的萱草被水浸湿,枯萎了。 横躺的柳根从高岸浮起,嫩秧子像针尖一样扎进田里。 墙倒屋漏不足为奇,池塘里掉下的莲花是我新开的。 但恐怕雨势太大有时会导致干涸,旱涝交替是自然规律。 应当筑好水塘小心保护
【注】 积雨:指连续的阴雨天气。 不须愁:用不着发愁。 清吟:清雅的吟诵。 掩:关闭,遮盖。 低:低下,倾斜。 欹:倾倒。 熟:困倦、疲乏。 香气:指花香。 坐觉:不知不觉地。 挑镫:挑着灯芯,点灯。 泛音:泛指弹奏。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在雨中独处时情景的小诗。 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诗人雨中独处的闲居之乐,后四句写诗人雨中小憩的惬意之情。 首句“不须愁积雨”,表明作者雨并不可怕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以及赏析。解答时,首先读懂内容,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然后把握诗中的形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积雨”的意思是连绵的阴雨,这里指的是诗人连续几日都没有出门钓鱼了。“苦雨连宵至,朝来没钓沙”,意思是说连续几日没有出门钓鱼了,因为天气不好(下着大雨),所以早晨也没去钓鱼。“没”是动词,意思是没去;“朝”是名词,意思是早晨;“沙”是名词,意思是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