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尽寒犹厉,春来雪未干。
流年怜易失,为客敢求安。
故里屠苏酒,新年柏叶盘。
嗟哉老兄弟,谁与共清欢。
元旦
介绍
《元旦》是一部由现代主义诗人徐志摩创作的散文,展现了作者对新年的思考和感悟。该作品以极简主义的风格表达对新年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通过描述元旦一天如飞一般过去的景象,以及人们迎接新年的热情。
《元旦行》是由中国当代作家余华创作的短篇小说,故事发生在元旦的早晨,主人公李刚是一个失业的大学毕业生,他沿街乞讨,渴望能够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这个故事揭示了社会贫富差距和就业困境,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
《元旦景象》是中国现代作家巴金的散文作品,他在文中以冷静的观察眼光描述了元旦期间的人们行为和城市的景象。这篇散文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呼吁人们关注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
《元旦》作为一部文学作品,不仅以其独特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传递了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对生活的热爱,也体现了作者对未来的无限向往和对每一个元旦的重视。无论是散文还是诗歌,都以其独特的方式将新年的希望和温暖传递给读者。
相关推荐
元旦 腊尽寒犹厉,春来雪未干。 - 注解:腊,指农历十二月,也称为“腊月”或“大腊”,是农历一年的最后一个月。这里指的是除夕。寒犹厉,形容天气寒冷至极,凛冽的风声如同利剑一般刺骨。春天即将到来,但冬天的寒冷并未完全消散,积雪依然没有完全融化,暗示着新的一年可能还会有许多艰难困苦等待着。 - 译文:腊月将尽,寒气依旧凛冽,尽管春天已经来临,但冬天的积雪还未完全消融。 流年怜易失,为客敢求安?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能力,要求考生理解诗句的内容,并回答出诗句的大意。 第一句中的“髼松雪满颠”是说头上白发如同积雪一般;“笔床茶灶度年年”是说用笔砚、茶炉为伴度过一年年的时间。第二句中的“穷愁博得长清健”意思是:在穷困忧愁中却获得了身心的健康。第三句中的“折梅供老天”意思是:折断梅花供奉给上天。第四句中“长清健”是身体健康的意思。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老人,尽管生活贫困潦倒
注释: 1. 元旦:新的一年的开始。 2. 去岁今晨皇极殿,龙飞宝幄静朝鞭:上一年这个时候,我在皇宫的正殿里,龙在宝座上飞行,我坐在宝帐里等待早晨的鼓声。 3. 垂绅曳佩此何处,伐鼓椎钟异往年:现在我身处何处,手持笏板,身披长袍,头戴官帽,站在宫殿门前,听着鼓声,敲着钟声,与往年大不相同。 4. 草色渐辉闽海日,柳条遥弄蓟门烟:草地的颜色逐渐明亮,就像闽海的太阳一样,柳枝在远方摇曳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元旦时乡村风光和个人情感体验的诗。下面逐句解释诗意和关键词汇: 诗句释义及关键词注释 1. 乡园风物好,又见一年新。 - "乡园" 指的是故乡或家乡的田园风光。 - "风物" 表示自然景物。 - "好" 表示美好。 - "又见" 表示再次看到。 - "一年新" 指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2. 雪失今朝腊,花知昨夜春。 - "雪" 可能是指下雪的景象。 - "今朝腊"
元旦 任说身差贵,曾何事胜前。 所经都少味,渐老又加年。 礼法归来减,春光静里先。 东邻与西里,相过且流连。 注释: 1. 任说身差贵,曾何事胜前。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份的不满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任说”指的是随意诉说,“身差贵”表示自己地位不高但仍然有价值。“曾何事胜前”则是在反问,自己曾经有过的成就或经历是否胜过了过去。 2. 所经都少味,渐老又加年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题考核的范围是“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五云瞻晓日,万里隔沧洲’两句诗”,然后分析这两句的诗句内容、情感及运用的表现手法。“五云”句,诗人在楚泽泛舟,仰望天空,只见五色云霞,这是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无限眷念之情。 【答案】 五云瞻晓日,万里隔沧洲。
元旦 营园将阅岁,半亩尚荒芜。 未就青门隐,空惊白日徂。 儿童嬉爆竹,亲友劝屠苏。 捡点春来事,惟应有荷锄。 注释: ①元旦:农历新年第一天。 ②营园:指建园种花。 ③将阅岁:将要度过一年。 ④半亩:一半的农田面积。 ⑤未就青门隐:没有像陶渊明那样归隐。 ⑥白日徂:白日即将过去。徂,逝去。 ⑦儿童:孩子们。 ⑧爆竹:指燃放爆竹。古代习俗在除夕夜燃放爆竹驱邪迎神。 ⑨亲友:亲朋,朋友。 ⑩劝
元旦 倚楼清晓望,海岳变春阴。 万里孤臣梦,经年病客心。 宦情妨懒慢,身世阅升沉。 为问檐前柳,春风信几深。 注释与赏析 - “倚楼清晓望”:早晨站在高楼之上,眺望远方,心情显得有些忧郁和寂寞。 - “海岳变春阴”:大海和山岳在春天的变换中变得暗淡无光,象征着一种失落或无奈的情绪。 - “万里孤臣梦”:身处异乡的自己如同一个被放逐的孤臣,梦中也常常是思乡之情。 - “经年病客心”
【注释】 近:不久前。封章报:指皇帝的诏书。 能容:能够容忍。恋五湖:留恋在江湖间。五湖,即太湖、洮湖、洞庭湖、鄱阳湖、青草湖。 久归人事变:长期在外的人会遭遇许多变故。久,长时间。 多病主恩孤:因年老体弱而得到朝廷厚爱的孤独。多病,年纪已高。主,指君主,这里指唐玄宗。恩,恩宠。 春似还家客:春天好像回家的游子。 年同过隙驹:岁月如穿过缝隙的骏马般迅速逝去。 总无欢赏事:没有高兴的事可以欣赏。欢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1-2句 译文:每年都在元旦,只有这个身体,我漫不经心地跟随着世俗的尘埃。 注释:元旦,指的是每年的第一天。岁岁正逢只此身,表示每一年都在元旦这一天。漫教随俗步余尘,意为不刻意追求世俗的生活方式,而是顺其自然地生活。 第3-4句 译文:聚会时,熟悉的人很少,新交的朋友不多。弹琴时,新冠总还是旧相识。 注释:弹得新冠总旧人,这里的“新冠”可能是指疫情或者某种特定的环境
【注释】 晴旭:晴朗的早晨。 和光:阳光柔和。 竹扉(fēi):竹制的门。 儿曹:儿女,年轻人。 彩绮:彩色的丝织品。 蓝尾篝(gōu)新酒:用蓝尾装饰的酒杯盛着新酿的酒。 桃符:用桃木雕刻的避邪符咒。 万年天子圣:万岁天子是神圣的,这里指皇帝。 丹墀:宫殿前的台阶或平台。 【译文】 朝阳初升,天空万里无云,阳光灿烂,照耀大地,万物复苏,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清晨,人们推开竹制的大门
《元旦》 蓝尾初醒守岁卮,衣冠喧动拜年时。 东风入户无尘榻,淑气催花出好枝。 莫羡青云堪染鬓,犹馀白雪可赓诗。 年来霂霢真时雨,且护龙孙补敝篱。 注释: 1. 蓝尾初醒守岁卮,衣冠喧动拜年时:这句描绘了新年伊始,人们穿着整洁的服饰,热闹地庆祝春节的场景。"蓝尾"可能是对某种装饰品的描述,"守岁卮"则可能是指守着除夕夜的酒壶,这里用来象征辞旧迎新的意思。"衣冠喧动"形容人们的衣着整齐
【译文】 东风昨夜吹来,带来了春天的消息,把幸福送进了城市。 依靠你的春阳的力量,千家万户都打开了门窗。 【注释】 元旦:新年的第一天。 仗:凭借。 千门万户:指众多的家庭。 赏析:这首诗是写元旦的情景。诗中运用拟人手法,把东风、春阳人格化。诗人抓住“东风”的特点,以“到”“入城”等词描绘出一幅东风报喜图。接着用“仗”字赞美春阳的力量,表现了作者对新春的喜爱之情。最后一句“千家万户”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元旦节的诗。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天上寒星敛曙钟,海隅佳气溢晴空。 - 注释:“寒星”指的是星星,“曙钟”是指早晨的钟声,“海隅”指海边,“佳气”通常指吉祥的气息,“晴空”则意味着晴朗的天空。整句话的意思是,在元旦的时候,天空中的星辰开始收敛光芒,而远处的海面上洋溢着美好的气息。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天文景象来表达对新年新气象的美好愿望。 2. 东华涌出瞳眬日
这首诗是元代李存诗作《元旦》,全诗为:三元迭运吾闻语,三正三王别作元。 岁岁逢元他自喜,家家称贺到人门。 得非元者善之长,将谓善为道所存。 大道有无终始在,欲从康节觅天根。 逐句释义: 1. 三元迭运:这里指天地万物的运行交替。 2. 三正三王:指历法中的三个正数和三个余数,即“上元”、“中元”、“下元”。 3. 别作元:分别有其独特的意义。 4. 岁岁逢元:每年都会遇到这个元,表示吉祥。 5.
【注】:元旦,古代的节日。荆南,指荆州地区。柏酒,柏木做的酒。桃符,用桃木板画门神或贴在门上。九天阊阖,指皇帝所居的宫殿。簪裾,古代官吏的礼服。 1. 鄂台两度庆兹辰 - 鄂台:鄂王台,位于湖北省武昌。庆兹辰:庆祝新的一年。 2. 又见荆南物候新 - 荆南:荆州以南的地区。物候:物候变化。 3. 柏酒照儿初得岁 - 柏酒:用柏木酿造的酒。照儿:婴儿。初得岁:刚刚迎来新年。 4. 桃符随俗谩宜春
诗句解读 1 “岁逢元旦觉春还” - 描述了在新年之际,春天的到来和万物复苏的景象。 2. “桎梏年年在此间” - 表达了对过去一年的回顾,以及感受到的时间循环和不变的束缚感。 3. “白日应须点残雪,浮云但此绕燕山” - 描绘了冬去春来的景象,雪开始融化,白云环绕着山峦。 4. “颠危喜见淳风转” - 表示在混乱或危险的情况下看到了希望和纯正的风气。 5. “变态才知世路艰” -
【注】 元旦:农历正月初一。 南国:指江南地区,即今江苏、浙江一带。 浮云:喻朝廷的官宦。 钓台:山名,在浙江桐庐县西南,相传是大禹治水时铸九鼎的地方。 縻芜:一种草,又名香草。 老屋:指作者的居所。燕:燕子。此处借指作者自己。 万里:极言距离之遥远,意谓作者远在边地。 岁改:年更替。 三年:作者在此地为官已三年。 沧溟(cānɡmínɡ):大海。君恩:君主的恩德。 沧溟不似君恩阔
扶桑枝上晓云红,玉历颁春斗柄东。 龙虎风云千载会,衣冠玉帛万方同。 柳芽转暖晴光动,花蕊迎旸淑气融。 自是升平开泰运,相期吾道永兴隆。 【注释】 1. 扶桑:神话中的太阳之国,即东方的国度。 2. 玉历颁春:指新年的开始,颁春就是颁布日历的意思。 3. 斗柄东: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东方,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4. 龙虎风云:比喻国家的兴旺发达和英雄豪杰的聚集。 5. 衣冠玉帛:形容文治武功
【注释】 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鹦鹉杯:相传为汉代张骞从西域带回的名贵金杯。 柏叶:古人以为柏叶有辟邪气之效。 小姑:指新娘。 【赏析】 此诗写于元日,时当春节。首句点明节日。 “春光曙色起新妆”,春光明媚的早晨,曙光初现,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诗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晨图,渲染出一派生机勃勃、万象更新的景象。“新妆”是新年的装饰,用“妆”字,显得新颖别致;用“曙色”和“新妆”
注释: - 元旦:新年的第一天。 - 元日晴明好:新年的第一天,天气晴朗美好。 - 林泉天地宽:森林和小溪的景色,仿佛无边无际。 - 竞看新草木:争相观看刚刚发芽和生长的新植物。 - 犹忆旧衣冠:仍然怀念过去的衣服和头饰。 - 野鸟啼春昼:春天的阳光下,野鸟鸣叫。 - 山僧耐晓寒:山上的僧人能够忍受寒冷的早晨。 - 莫愁时序改:不要担心季节的变化。 - 不尽碧云团:像绿色云朵一样美丽的景象。
元旦 岁首江南久客身,宦情寥落道情深。 极知佳丽非吾土,且喜逢迎有故人。 城上雪痕经腊在,水边梅蕊觑年新。 呼童早蜡登山屐,莫负陶家漉酒巾。 注释: 1. 岁首江南久客身:新的一年刚开始,就身在江南,远离家乡。 2. 宦情寥落道情深:官宦之情淡泊,而道情深沉。 3. 极知佳丽非吾土:非常知道这里的美景并不是我的故乡。 4. 且喜逢迎有故人:暂且高兴的是遇到了老朋友。 5. 城上雪痕经腊在
元旦 上日冥冥雨,中宵且未休。 薄游双剑在,羁宦一身留。 养鹤怜初志,屠龙悔壮谋。 著书聊假日,元不坐穷愁。 注释: 1. 上日冥冥雨:指的是新年的第一天下着蒙蒙细雨。冥冥,形容雨下得很大;上日,指新正月初一日。 2. 中宵且未休:指的是到了半夜时分,雨还没有停的意思。中宵,指深夜;且,尚且;休,停止。 3. 薄游双剑在:意思是说虽然我身在他乡,但是随身携带着两把剑。薄游,即漂泊的游子;双剑
这首诗是一首描述作者对自己在元旦的感慨的诗。下面是对每一诗句的具体解释和赏析: 1. 年到知非非己频,惭无大力救时迍。 - “年到”指的是新年的到来。 - “知非非己频”表示对是非、对错的反思,认为自己不能改变任何事情。 - “惭无大力救时迍”表达了一种惭愧,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帮助国家或改善时局。 2. 诗书仍向青毡旧,冠带聊从白发新。 - “诗书”指书籍
【注释】 元旦:即农历正月初一。元旦诗:指新年所作的诗文。骚,《楚辞》的一种体裁。鼓角:古代军中用以报时或战鼓的乐器。摧:毁坏、破坏。维翰砚:指唐代韦应物所画的“墨池”,又名“玉山”。中行:指春秋时晋国的大夫介子推。步兵:指晋朝陶渊明。臈:酒器。刍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形。韶光:美好的时光。翘首:仰望。白云三千里:形容天高远。郭公:指东汉名士郭泰。郭泰少有才学,为人清正廉洁,不屑与世俗交游
元旦 老天留我报君身,惆怅蹉跎又一春。 几度丹心连血呕,数茎白发带愁新。 回思往事真堪笑,自幸更生似有神。 璞在不妨仍泣献,踟蹰无计达枫宸。 注释: 1. 元旦:古代的新年,即春节。 2. 老天留我报君身:指命运或天意安排某人去完成某项任务或使命。 3. 惆怅蹉跎又一春:意为岁月流逝,又迎来了新的一年。 4. 几度丹心连血呕:形容忠心耿耿到极点,甚至不惜牺牲生命。 5. 数茎白发带愁新
【诗句解读】 元旦:农历新年的第一天,通常在公历1月1日。 五云:天空中五种颜色的云彩,象征吉祥。 佳气:美好的气息,比喻吉祥如意。 昌辰:吉祥的时刻。 凤历:即“凤历新颁”,指新的历法颁布。 又一春:新的一年开始。 月建:指月亮运行的方位,与十二生肖相对应。丙寅是属虎年。 正始:开始,这里指新年伊始。 甲子:天干地支纪年法中的“甲”年,即属兔年。 运维新:运转更新。 九重天:指皇帝所居之处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浏览全诗,抓住重要词句,最后结合题目要求作答。此诗为作者元旦观雪后即景所感。首联写诗人清晨起来,见床头堆着厚厚的书籍,而屋外则彤云密布,晨光映照在篆烟之上。颔联写诗人晚起移屐到溪边去散步
【注释】 履端:元旦的早晨。 万方钟鼓乐清时:全国上下都在欢度佳节。万方,指四方;钟鼓,泛指音乐、乐器;乐,以“乐”字为动词。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诗题中的“元旦”,即农历正月初一日。此诗是作者在元旦所作,表达了对新年新生活的美好祝愿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元日”一诗,历来有无数诗人为之挥毫泼墨,而这首诗,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脱颖而出。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抒发了对新年新生活的热爱之情
诗句解释: - 元旦: 指的是新年的第一天。 - 红烛光中度岁除: 在点燃的红色烛光中度过了新年。这里的“度岁除”可能是指庆祝新年的活动,如燃放鞭炮、挂灯笼等。 - 云鬟略整不须梳: 整理好发髻之后不需要再去梳理。这里的“云鬟”可能是指女性的头发,而“梳”则表示梳理头发。 - 清晨献罢椒觞后: 在清晨向神灵或祖先敬献完美酒(椒觞)之后。这里的“献罢椒觞”可能是指祭拜仪式结束后的行为。 -
【注释】 钗荆(jiān jīng)裙布:用荆条编成的裙,用布制成的衣服。深居:久居家中。机窗试笔初:指开始写作或绘画。机窗:有纱的窗户。吟罢频斟新岁酒:指作诗之后,频频举杯饮酒。年华有信春来去:“年华”指岁月,“有信”意为有定数,“春来去”意即春天到来而离去。时事无凭云卷舒:意指世事变化无常,如云卷舒一般无法捉摸。龙钟:形容年纪大行动不便。缘:因为,由于……还了:偿还了。 【赏析】
元旦 爆竹声中一岁捐,干戈流恨入新年; 自关门户逃宾刺,偷整衣冠拜祖先。 故里沐猿堪一笑,空山拾橡又三迁。 焚香且把苍生祝,早扫妖氛慰倒悬。 注释: 1. 爆竹声中一岁捐:在鞭炮声中辞旧迎新。 2. 干戈流恨入新年:战争的创伤和遗憾随着新年而来。 3. 自关门户逃宾刺:形容人们逃离家门,躲避战乱。 4. 偷整衣冠拜祖先:在战乱中,人们偷偷整理衣冠,向祖先致敬,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敬仰。 5.
诗句释义: 1. 瓜田一亩芥花开,几处穰穰斗蝶来。 - 瓜田: 指的是田地边缘的地方,通常用来比喻容易引发注意或争议的场所。 - 芥花: 芥菜的花,这里用作隐喻,指微不足道的事物。 - 穰穰: 形容很多的样子。 - 斗蝶来: 指许多蝴蝶围绕在一起翩翩起舞,常用以形容热闹的场景或人群。 2. 惊鬼拟团羊髓饭,避兵难觅鹊巢灰。 - 惊鬼: 惊吓到如鬼般恐怖,此处可能是指某种突发的惊恐或危险情况。
这首诗是明朝初年的诗人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和对个人境遇的无奈。下面逐句进行释义: 1. 新朝甲子旧神州:新朝是指明朝建立初期,甲子是指天干地支纪年的一种方式,旧神州即指中国。这句话意味着在新的朝廷统治下,仍然怀念过去的祖国,感慨时光飞逝。 2. 老子心期算略酬:老子在这里可能是作者自喻,意为自己的期望和抱负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心期即心中所想,算略酬即愿望得以实现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新年景象的诗,表达了作者对新年的美好期待和祝福。下面是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1. 辉辉灯火曙光连,气淑风条景物鲜。 注释:明亮的灯火和曙光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清新的春风拂过,使万物显得生机勃勃。 赏析:首句以明丽的景色为背景,营造出一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早晨。诗人通过“辉辉”二字,传达了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带给人的喜悦和温暖。 2. 双阙禁钟鸣朔旦,千门春贴迓芳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元旦作》。这首诗以“元”字为韵,首句押韵。整首诗语言朴实而感情真切,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状况。 译文: 早晨,雀鸟在庭院中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春风又吹过了一年。三十年后,我终于回到了家乡,但刚取得一点成就就感到惭愧。我举杯向母亲敬酒,烧香祝福太平。衣冠楚楚的人谁来向我道贺?门外响起了马铃的声音。 注释: 1. 啅雀噪前庭:啅雀,一种小鸟,叫声像啾啾喳喳。前庭,庭院
【注释】 元旦:即新年,旧历新年。白项乌啼接曙晖,指天刚亮时,乌鸦鸣叫迎接黎明的到来。条风依约满圜扉,是形容风儿吹动着门扇,好像有意地在为新年的来临作准备。 非关潘岳为郎拙,自是虞翻与世违。潘岳(字安仁):西晋文学家,著名诗人。这里说他做官不行;虞翻:南朝宋学者、文论家。“郎”指官员。 沧海尚悬逋客泪,清霜宁为贱臣飞。逋客:泛指流寓他乡的人,此处指作者自己。三春:春季三个月,这里借指新的一年
注释: 元旦:新年的第一天。 广廷扬九奏,玉帛丽朝光:在广庭上演奏九种乐器,五彩缤纷。 恭己临四表,垂衣驭八荒:自己坐在皇宫内,治理四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新年的盛世景象,歌颂了国家繁荣、民族富强的美好愿景。首句“元旦”点题,为全诗定调。次句“广庭扬九奏”,形象地描绘了宫廷内外欢庆的场景。接着,“玉帛丽朝光”展现了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安居乐业。后两句“恭己临四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元旦》。下面是逐句解释: 1. 曈昽祥旭肇开晨,便觉韶华应律新。 - 清晨时分,太阳初升,带来了新的一天。 2. 仙木骈罗屏镂宝,瑞霙稠叠阁翔银。 - 屏风上雕刻着各种仙木图案,雪花像银色的羽毛一样密集地飘落。 3. □㢝万户同民乐,玉帛千方与物春。 - 家家户户都沉浸在欢乐和和平之中,人们享受着春天带来的美好时光。 4. 保泰持盈心倍切,钦哉自勖勖臣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