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伏恢炎绪,珍符属绍兴。
武功归艺祖,仁治法昭陵。
弓堕龙髯断,云蟠鹤驭升。
巍巍名不有,清庙若为称。
高宗皇帝挽词
介绍
《高宗皇帝挽词》是由宋代诗人李祥创作的文学作品。
李祥是宋代的著名诗人之一,他的诗作多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高宗皇帝挽词》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环境。
相关推荐
【注释】 赤伏:唐高宗年号。恢炎绪:恢复炎帝的基业。珍符:吉祥的征兆或象征,绍兴:南宋王朝建立后改越州为绍兴府,故称。艺祖:指唐高祖李渊。艺祖庙:即李渊庙。昭陵: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弓堕龙髯断:用弓弩射断龙髯(龙须),比喻武功赫赫。云蟠鹤驭升:用云彩缭绕着神车升上天空。巍巍名不有:名声伟大,无人可比。清庙:祭祀先祖的庙宇。 【赏析】 此诗是追忆和颂扬宋高宗赵构的挽词。 首联:“赤伏恢炎绪
【注释】高宗皇帝挽词:这首诗是追忆和哀悼高宗皇帝的诗。 七月来同轨,因山俭德昭——从七月初一起,皇帝的德行就被人们所称赞。 尧丧三载慕,禹葬百神朝——在尧帝去世三年后,百姓们都仰慕他的品德;在禹王死后百日,天下百姓都来朝拜他。 寂寞龙楼閟,凄凉凤辇遥——皇帝的龙楼(指皇宫)已经变得寂静无声了;皇帝乘坐的凤辇(帝王车驾)也已经飘远了。 臣民纷雨泣,血洒浙江潮——全国各地的老百姓都伤心得流泪不止
【注释】 建炎:指高宗即位。恢:恢复,光复。圣统:即“圣统”,指帝业。太上:指高宗皇帝。极尊名:最高的尊号。夏祀:夏朝的祭祀。参天:形容时间长久。参天永:永远如天。尧勋:尧帝的功勋。冠古荣:古代最荣耀的事迹。艰难:困难。成帝业:完成帝业。付托:委托、交付。本皇明:本朝皇帝的明智。俯阅:俯身观看。人间世:人世间。飙游:疾速的飞行。跨:超越。九清:九天之上。 【赏析】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整体结构。诗由四句组成,每句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内涵。 1. 寿历开金策:这里的“寿历”指的是皇帝的寿命,而“开金策”则暗示着皇帝通过某种手段延长了自己的生命。这反映了对皇帝长生不老的期望。 2. 皇欢奉玉颜:这里描述的是皇帝对美玉般的容颜的喜爱,以及他对这种美丽容颜的珍视。这也反映了皇帝对美的极致追求。 3. 难谌天道远: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皇帝相信天道的存在
诗句解读 1 赫奕中兴事 - “赫奕”意味着辉煌显赫,“中兴”指国家重新获得稳定与繁荣。此句表达的是国运的复兴和昌盛。 2. 洪图久系隆 - “洪图”指宏伟的计划和蓝图,“久”表示长时间,“系隆”即长久而伟大。这句描绘了国家的长期繁荣规划和目标。 3. 垂裳三纪后 - “垂裳”意为衣裙下垂,象征皇帝或君主的尊严与权威,“三纪”即三十年,此处指时间,意在说明历经长时间的治理或统治。 4.
诗句一:“汉帝伤心地,羹墙梦正劳” 译文: 汉帝(指宋高宗)伤心地回忆起过去的往事,在梦中也还在为国事忧虑。 注释: 1. “汉帝”指的是南宋的高宗皇帝赵构。 2. “伤心地”和“羹墙梦”表达了高宗对往昔统治时期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前国家动荡不安状态的哀愁。 3. “正劳”则强调了他日夜为国家的未来而担忧的心理状态。 诗句二:“珠藏超赤水,鼎在泣乌号” 译文:
【注释】 高宗:指唐玄宗李隆基。龙輴动,映日的龙辇在行进中惊动了阳光。喧天凤吹休,喧天的凤笛声停止了。桥仙融路碧,桥上的仙女融入了碧绿的道路。梧野结云愁,梧桐叶上聚集起愁雾。万叶休符衍,树叶间传来了休止符。三年孝制修,皇帝为祖母杨氏服丧已三年。臣民瞻祖载,百姓瞻仰祖辈所乘坐的车驾载着先皇去往远方。恸哭拜江流,悲痛地痛哭,向着长江流淌的方向跪拜。 【赏析】
【注释】 仓猝:匆忙。 扶宗社:指辅佐国家。 艰危启圣神:在艰难危险的情况下,有神圣的力量来拯救。 归驾御:返回皇帝的车驾。 狂狡愿和亲:狂乱奸诈的人愿与外族人和好。 泛扫妖氛净,恢张治化新:扫除妖邪的氛气,恢复治理国家的新秩序。 三纪:三十年。古代把十年为一纪。 头白尽遗民:年老的臣子都是老百姓。遗民,遗民,遗散的民众。 【赏析】 此诗为高宗皇帝挽词。高宗即宋孝宗
周、汉是中国古代的两个盛世,唐、虞是古代的两个圣王,内禅是指皇帝退位让贤。髀消从马腹,屣脱等鸿毛,意思是形容自己的功绩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像马蹄下的尘土和鸿毛一样。弓剑悲长在,羹墙慕转劳,意思是感叹自己虽然有功勋却得不到赏识或者重用。龙髯攀莫及,四海共呼涛,意思是希望自己能够像龙一样飞升上天,但却不能如愿以偿,只能感叹世事无常,四海的百姓都在为他的去世而悲痛。 赏析:这是一首悼亡诗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一句 - 关键词:兼爱无南北(“兼爱”指包容一切的爱,无南北则表示无论东方还是西方) - 译文:无论东西方,都能包容所有的爱。 第二句 - 关键词:全能冠古今(“全能”指具备所有能力,“冠古今”意味着无与伦比) - 译文:这样的能力是空前绝后的。 第三句 - 关键词:典坟供夜览(“典坟”可能是指经典书籍,“夜览”表明在夜晚翻阅或学习这些书) - 译文
云集燕城扰,龙翔汉业兴。 风燃燎衣火,雪拥渡河冰。 险难成戡定,忧劳付纂承。 百年馀父老,呜咽望原陵。 注释: - 云集燕城扰:聚集的云朵在燕城上空盘旋,扰动着人们的心情。 - 龙翔汉业兴:如同龙飞翔般,象征着汉朝的事业蓬勃发展,兴旺发达。 - 风燃燎衣火:风吹过,使衣物燃烧起来,比喻困难和挫折像火焰一样燃烧。 - 雪拥渡河冰:大雪压在河面上,使得河水结冰,比喻困难重重,阻碍重重。 -
我们来分析这首《高宗皇帝挽词》。 第一句:“历数钦尧命” - 关键词: - “历数”:指帝王的天命或皇权的延续。 - “钦”:恭敬、尊崇之意。 - “尧命”:指尧帝(即舜帝)的命令或遗德。 - 译文与注释: 这句的意思是:历代帝王都恭敬地继承和延续了尧帝(舜帝)的圣命。这里体现了对尧舜时代理想的怀念与尊崇。 第二句:“讴歌乐舜归” - 关键词: - “讴歌”:歌唱。 - “舜归”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皇帝的挽诗,其中包含了许多关键词和典故。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1. "鳌极恩难报":这句意味着皇帝的恩情难以回报。在古代中国,皇帝被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其恩泽广大而深厚,因此无法回报是一种深深的无奈。 2. "龙髯恨莫扳":这句话的意思是皇帝的遗愿无法实现。龙髯是皇帝的象征,表示皇帝的威严和尊贵,但皇帝的遗愿却无法被实现,这让人感到悲痛。 3. "兴平三纪内"
诗句释义 夷夏均哀涕 - "夷"和"夏":这里指的是中原的汉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 - "均哀涕":表示双方共同哀悼。 空同只故仙 - 空同:指汉代的王乔,传说他乘白鹤升天。 - 故仙:死去的仙人。 衣冠趍禹穴 - 衣冠:指官员或士大夫的服饰。 - 趍(jué):追随、前往。 - 禹穴: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的洞穴,也指墓地。 云日惨尧天 - 云日:形容天空阴暗无光。 - 惨尧天
【注释】 ①内禅尧咨舜:指孝文帝拓跋宏在太和十九年(495)接受太皇太后冯氏的禅让,改元为太和。尧咨舜:尧舜,传说中古代圣明君主;咨,咨询,征求意见。 ②中兴夏配天:指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国势强盛,政治清明。 ③鸿名光宝册:指孝文帝拓跋宏的功绩,被载入史册。鸿名:伟大的名声;光,照耀;宝册:珍贵的册籍。 ④奎画动星躔:指孝文帝拓跋宏的功德被天上星宿感应,奎宿出现异常现象。奎,星座名
【注释】 高宗皇帝挽词:指唐代玄宗(李隆基)在位时,宰相姚崇、宋瞡等为避宠信的杨贵妃之害,请求将玄宗废为太上皇,另立太子的故事。高宗,即玄宗;挽词,哀悼词。 休兵久:指姚崇等要求玄宗退位之事。 仁恩及物深:指玄宗对臣民的恩德,遍及四海。 九龄终帝梦:指玄宗晚年昏庸误国的事。 衰衣始自今:指姚崇等人请求玄宗退位之事。 圣学高于古:指玄宗有很高的学问,超过古代的帝王。 衰衣始自今
【注释】: 1. “先汉”:指西汉王朝。运:天命,皇命。屯,屯聚,积聚。 2. 令周历再新:使周朝的年数重新开始。这里指汉朝取代了西周。 3. 必:一定,必定。知:了解,知道。天地泰:天和地都太平无事,天下大治。 4. 帝王真:指皇帝是真正的君主、英主。真,实。 5. 立极:建立最高原则。绵三纪:延续了三十年。绵,延续,延长。 6. 垂鸿:古代传说中一种大鸟,这里借指汉武帝(刘彻)。更:经历
英明如艺祖(英明:才智过人;艺祖:指北宋太祖赵匡胤,字元朗,宋州毫县人,后周时官至太师、中书令。) 慈厚类仁宗(慈厚:仁慈和厚道;仁宗:即宋真宗赵恒,宋太祖第四子,年号景德元年,封天僖皇帝,谥号仁祖。) 民隐深忧恻(民隐:百姓的疾苦;恻:同情心) 天骄入益容(天骄:对少数民族统治者的称呼;益:更加) 前芳尝北指(前芳:先朝的荣耀;尝:曾经) 鸣镝自回功(鸣镝:古代兵器名,用铜制造,上有铃铛;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所作,表达了对唐高宗皇帝的赞美之情。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 智超黄屋表:智超,即李峤,字智超。黄屋,古代天子所坐的车,用金饰黄屋以象征天子。这里指的是智超被尊为“黄屋表”,即被尊为天子的代表或象征。 - 不以位为怡:怡,愉快、满足。这句话的意思是智超并不因为自己的地位而感到快乐。 - 罢省斋居事:罢省,减少或取消。斋居,斋戒后的居住。在这里
【注】高宗皇帝挽词:这首诗是诗人对唐高宗李治的哀悼词。李治,唐代第七位皇帝。 九龄几协梦,三载忽缠丧(“三载”指三年) 九龄,即李旦。李旦曾与唐高宗李治共理朝政,后改任太子、相王,封为唐中宗。九龄几协梦:唐中宗曾梦见自己和唐高宗共同执政。 地卜周巡旧,山因禹穴傍(“周巡”指周游四方)。 周巡旧:指唐中宗即位后,曾到各地巡视。 禹穴傍:指唐中宗即位前,曾在嵩山一带居住,因此说禹穴傍。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火德兴王统,天威詟犷夷。 - 火德: 古代认为五行中,木、火、土、金、水各有其代表的德性,其中火象征文明和光明。 - 王统: 指帝王的统治或者统治权。 - 天威: 指的是上天赋予的力量或威严。 - 詟:屈服。 - 犷夷: 指野蛮民族,这里指北方的游牧部落。 - 译文: 随着火德之君兴起,使得远方的蛮夷也不得不臣服。 - 注释: “火德”在古代中国哲学中,火象征着温暖
【注释】 整顿乾坤:治理国家。后:皇后,皇帝。边烽:边境上的烽火。 和亲:和亲是古代的一种外交手段,指送公主或宗室女到敌国为妻,以缓和两国的紧张关系。北虏:指北方少数民族。 温凊乐东朝:冬暖夏凉,在东汉朝享受安乐的生活。 历数:帝王所传的正统历史,这里指帝统。躬传舜、尧:亲自传位给有德之人。 会稽:古地名,今浙江绍兴一带。天仗路:天子的车驾行经之路。 伤心彩云遥:彩云远去,令人伤心。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需要把握关键句,结合重点词语进行理解分析。本诗大意是:大业是由我来完成的,中兴超越了百王。忧虑勤奋了三纪,长寿到了九龄。丢弃了天下,乘驾着云气返回到帝乡。典谟不应该泯灭,奎画焕发尧章。 注释: 大业由身济:指大业成功。 中兴迈百王:中兴,指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迈百王,指超过了历代帝王。 忧勤三纪治:指在位三年,治理国家很有政绩。 寿考九龄长:指长寿
湖鼎丹成日,中天瑞鹤迎。 此句描绘了一幅盛大的皇家仪式场景,湖水如同炼丹炉一般,丹药炼成了金色的灵丹妙药,天空中出现了祥瑞之气,象征着吉祥和美好。 愁云迷帝幄,泪雨洒都城。 这句诗表达了高宗皇帝在失去爱子时的心情,他的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忧愁,而那些悲伤的情绪则化作了泪水,流下了都城。 黼翣增摧割,龙輴忽启行。 黼翣是古代帝王出行时的仪仗,它被用来象征皇权
【注释】 草昧千龄旦:指宋太祖赵匡胤在公元960年黄袍加身,建立宋朝。 飙回九县尘:指金朝完颜亮南侵,被岳飞、张俊大败于朱仙镇,金军北撤,中原地区暂时安定。 皇天开我宋:指宋朝的建立,是天意所归。 丹极下真人:指南宋初年,高宗赵构即位,他任用主战派抗金。 指顾山河定:指1127年,金国被灭亡后,宋朝又收复了失地。 断鳌重立极:指南宋末年,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赵昺跳海,与宋朝一起灭亡。 更与物为春
【解析】 “赤伏”句,意为赤伏帝起兵兴王业,四十年巍巍壮观。“佛狸”句,意为佛狸王刚刚送死,天马却要争先。“自厌”句,意为自己讨厌战争,亲自掌握造化之权。“此疆”句,意为这片疆域并入你的疆场,恩德遍及深渊泉水。 译文: 赤伏帝起兵兴王业,四十年成就巍巍壮丽的伟业。 佛狸王刚刚送走死亡,天马就要争先恐后地争夺胜利。 你厌恶战争,亲自掌握造化之权。 这片疆域并入你的疆场,恩德遍及深渊泉水。 赏析:
逐句释义: 1. "不谓神仙窟,今时异昔时。" - 这句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现实的遗憾,感叹时间的变迁,以及仙人居所的变迁。 2. "鼎湖龙去远,社首凤来迟。" - "鼎湖"指传说中的神山,这里用来象征仙境;"凤"则象征着美好和祥瑞。这句话意味着曾经的仙境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世俗的世界。 3. "顾毕三年制,惊闻七月期。" - 这里的"顾"意为回顾过去,"毕"可能是指完成了或结束了某事
【注释】 1. 梦断尧千岁:指唐高宗死后,武则天临朝称制。 2. 神游汉五陵:指唐高宗在位期间,曾到洛阳游览过汉高祖刘邦的陵墓。 3. 洛京元在望:指洛阳是古都,故有“望”的感觉。 4. 禹穴:古代传说中治水英雄大禹的墓地。 5. “仗卫凄烟合”二句:指皇帝的车驾和仪仗队在烟雾中行进,笳箫吹奏的声音冻雨凝结。 6. 漫磨千丈石:指皇帝陵墓上的石碑,高耸入云。 7. 颂中兴
【解析】 “高宗皇帝挽词”,题下原注:唐高宗。 第一联,“拨乱中兴事,艰难创业同。”“拨乱中兴”即平定祸乱,恢复中原。 第二联,“好生天地德,立极帝王功。”“立极”即建立极则,指建立帝王事业。 第三联,“与子基图永,居尊福禄崇。”“与子”指唐高宗与太子李弘。 第四联,“一朝违大养,悽怆栎阳宫。”指唐高宗驾崩时的情景。 【答案】 译文: 平定祸乱,恢复中原的大业是拨乱平治的大事
诗句释义与赏析 深入理解《高宗皇帝挽词》中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 1. 画翣排仙仗,龙輴去莫攀 - 解释:描述高宗皇帝身后的仪仗队,以及随从人员对已故皇帝的追念之情。 - 分析:此句通过“画翣”与“龙輴”展现了帝王葬礼的庄严与哀荣,而“去莫攀”传达了人们内心的不舍与缅怀。 2. 衣冠藏汉庙,弓剑閟桥山 - 解释:反映高宗皇帝在汉庙安息,其生前使用的兵器和装饰被妥善保存。 - 分析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赏析。解答时,要通读全诗,了解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同时要注意诗歌中的意象和典故,并联系诗句加以分析作答。 “大历开真主,群雄控六飞。”这两句是说:在唐玄宗时期,国家开始出现转机,出现了贤明君主,天下豪杰都掌握了军权。 “山河千载业,天地一戎衣。”这两句是说:山河大地千年的业绩,只有一件戎衣。 “复古边疆定,销兵圣母归。”这是说:收复了边境
【注释】: 1. 高宗皇帝挽词:为物聊经世,本无黄屋心。重明得传器,大业若遗簪。典册褒崇极,庭闱孝养深。昊天归德报,不使二毛侵。 2. 高宗(公元504年~558年)即刘裕,南朝宋武帝。字寄奴,小名寄,东晋王朝开国皇帝,南北朝刘宋王朝的建立者。 3. 经世:治国安民。 4. 黄屋心:指帝王的心意。 5. 重明:古代传说中的三珠连珠玉璧,是祥瑞之物。传器:传递玉璧之意。 6. 大业:伟大的事业。
【注释】八秩:八十岁。归希有:希世,希求。感具衣:即“具服”,指丧服。鼎湖:传说中的神山名,在今湖北境内。《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葬于桥山,其孙帝喾葬于毫,其玄孙虞舜葬于苍梧之野,皆在今湖南。汉武帝时曾巡游此山,见神龙驻立,后遂称帝王为“天子”。三灵:指尧、舜、禹。具服:穿丧服。汾水:黄河支流,流经山西,注入渭河。羽卫:皇帝的仪仗队,羽,指羽毛装饰。愁无色:形容仪仗队失去往日的光彩。风云惨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