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失鸥边约,应羞鹤上人。
竹荒青翼短,书远墨题亲。
世事方尝胆,时贤谩饮醇。
国疑谁为嗣,公子急振振。
次韵李参政
介绍
魏了翁,南宋时期的文学家、理学家,他的诗词作品中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思想。以下是详细介绍:
- 作品背景:魏了翁的这首《次韵李参政》是在李壁朝阳阁落成之际所作的词。李壁,字季章,是南宋时期的一位官员,他在文学上颇有建树,尤其是在词的创作方面有着独特的风格。
- 创作特点:魏了翁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他的词风清新、雅致,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同时,他的语言简洁明了,富有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
- 艺术价值:魏了翁的这首词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而且在艺术上也具有很高的价值。它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抒发作者的情感,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同时,它也反映了南宋时期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 影响评价:魏了翁的这首词对后世文学和诗词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许多后来的诗人都受到了他的影响和启发,在他的诗词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因此,魏了翁的这首词被认为是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魏了翁的这首《次韵李参政》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且在艺术上也具有极高的价值。它展示了魏了翁作为文学家的风采和才华,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灵感源泉。
相关推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以下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次韵李参政 诗句释义: 这首诗是作者对李参政的回应。 译文: 我失去了在海边与朋友相聚的日子,我羞于与鹤相伴的高人为伍。 竹荒青翼短 诗句释义: “竹荒”形容环境荒凉,“青翼短”可能是指竹子已经变得枯萎,翅膀短小。 译文: 周围的竹子已经变得荒凉,它们的翅膀也变得很短小。 书远墨题亲 诗句释义: “书远”指的是书信的距离遥远
【解析】 此诗是一首七绝。首句“怕放红楼目”中的“红楼”,指代的是诗人的居室(或寓所);“目”即眼睛的意思,诗人以目视之,故用“怕放”。次句“浮云断复连”,写远看和近视壶的云气,与“红楼”遥相呼应,也暗示了诗人的心境:近处是“壶聚拓”(即壶口),远处又是“如县”(即壶口之上,状如悬瓮)。三四句“耿耿自许国,悠悠谁讯天。天心那可识,拄颊看晴川。”这两句写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天命的追求
次韵李参政 湖畔三顷秫,酿成聊独斟。 积薪伤汲直,求旧感迟任。 梦里牛山峻,吟边雁泊深。 两乡明月夜,应照旧登临。 注释: 湖畔:湖边的草地或湿地。 三顷:表示数量,一顷等于十亩。 秫:高粱。 酿:酿造。 聊:姑且。这里指暂且。 独斟:独自喝酒。 积薪:堆积起来的柴禾。 汲直:汲取水井的水。 求旧:寻求过去的事情。 感迟任:感到任职时间太短。 梦里牛山峻:梦境中,牛山显得非常陡峭。 吟边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很特别,需要逐句释义并附上注释和赏析。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六月不知暑 - 这句的意思是“即使是在六月这个炎热的季节,我竟然感觉不到一丝暑气”。这里的“暑”是指炎热的夏天,而“不知”则表示对此毫无感觉。 2. 湖风涨晚林 - “湖风”指的是湖面上吹来的微风,而“涨”在这里可能是指湖面因风起波浪或湖水上涨。整个句子描述的是傍晚时分,湖面上风起云涌的景象。 3.
【诗句释义】 次韵李参政:此句指诗人应李参政之邀,为之作诗。 月暗书中色:月光昏暗,使得文字的色泽变得晦涩,难以辨认。 霜雕镜里年:如同镜子被霜雪雕刻般,岁月在镜中显得格外清寒,无法察觉时间的流逝。 滔滔时易失:时间如流水般逝去,不可逆转。 落落意难传:情感复杂难以表达,如同落叶难以随风飘散。 信己终违俗:坚持自己的信仰与观点,最终可能违背世俗观念。 随人谩辱先:追随他人
这首诗的翻译如下: 幸有鹤山房,图书绕梦香。 注释:幸运的是我有一个鹤山的书房,里面环绕着书香。 赏析: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书房环境,表达了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幸有鹤山房"中的"幸"字,表达了诗人对拥有这个书房的珍惜和感激之情;"图书绕梦香"则形象地描绘了书房中书籍散发出的淡淡墨香,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知识的世界。 况惭闻道浅,何苦为人忙。 注释:况且我对于道的理解很浅薄
【解析】 此诗作于诗人任参政期间。李参政即李师中,字子仪,号晦斋,洛阳人,曾与苏轼、苏辙同登进士第。元丰二年(西元一〇七九年)以集贤殿修撰知陈州,卒官。 次韵李参政:这首诗的体裁是七言律诗。首联写李师中在北山草堂讲学的情形;颔联写月色皎洁,照彻山川,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象;颈联写夜深月明,寒气袭人,笼罩着整个山林,令人顿生归隐之意;尾联写人生如棋局,胜负全凭运气,作者感慨万分。 【答案】 译文:
次韵李参政 有鸟云飞鱼跃渊,圣贤见处自天悬。 流阴卒卒谩空过,斯道寥寥谁适传。 人境恰逢如择地,主宾良晤岂非天。 二章发我无穷思,不慊遗编对圣贤。 注释: ①有鸟:比喻贤才。②云飞:喻指贤能之士出仕为官。③鱼跃渊:比喻贤才在朝中任用。④天悬:天上的星辰。⑤流阴:流逝的时光。⑥斯道:这门学问。⑦人境:人间世界。⑧二章:这里指《诗经》中的《大雅·文王》、《大雅·大明》。⑨主宾:主人和客人。⑩不慊
春事何须羯鼓催,好春全看未花时。 雨馀庭院湖光湿,人倚阑干夕暝迟。 正会意时俄起起,到忘言处谩期期。 雁湖饮散人归后,曾问梅花复几枝。 注释解释: - 春事何须羯鼓催:春天的事务不需要用战鼓的节奏来催促。 - 好春全看未花时:真正的美好春天在于尚未开花的时候。 - 雨馀庭院湖光湿:雨后庭院湖面波光粼粼,显得湿润。 - 人倚阑干夕暝迟:有人靠着栏杆,在傍晚时分迟迟不愿离去。 - 正会意时俄起起
这首诗是作者对朋友李参政的一次应和之作。下面是逐句的解读: 诗句解析: 1. "滔滔陆海与潘江,得似韩渠受籍泷" - 此句形容的是广阔的地域和众多的江河。"滔滔"形容水势浩大,而"陆海"则指陆地和海洋。"潘江"和"韩渠"可能指的是两条河流,"受籍泷"可能是一个地名或特定的地方。 2. "天下美官容易得,世间清论苦难降" - 这句话表达了在官场中名利容易得到,但高洁的名声却难以保持。 3.
【注释】: 次韵李参政:即李元宾。李元宾,字明允,宋宗室,官至中书侍郎。这首诗是作者与李元宾唱和之作,应是作者送别友人后作。 山色醉痕边:山色如醉,酒意犹存。醉:醉酒,这里指山色醉人,好像醉酒一般。 溪声客枕前:溪水潺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仿佛就响在枕旁。枕前:枕边,枕旁的床上。 山溪元自旧:山溪的水流从不曾改变,就像人的友情一样,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改变。 人已别经年
注释: 天公富有万物,秋事不曾贫乏。 静观岁月的更替,动观天地的仁爱。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诗,诗人用“天公富万有”来表达自己对天公(老天爷)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秋天的喜爱。 “秋事不曾贫”一句则是诗人在描绘秋天的景象。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在这个季节里,人们并不会感到贫困。因为秋天的景色是如此美丽,让人心旷神怡。 “静阅岁时信,动观天地仁”两句则是诗人在描绘他是如何度过这个季节的
次韵李参政 莫使儿辈觉青紫纷,马前金罢亚鸟外玉奫沦 莫使儿辈觉青紫纷,从渠青紫纷,意喻不应让子孙们只知追逐名利,忽视了学问与德行。从渠青紫纷,形容世俗的纷扰,强调超脱尘世的态度。 马前金罢亚,鸟外玉奫沦,描述在权力与富贵面前依然保持清醒,不被表象所迷惑。马前金罢亚,指权位之上仍能保持谦逊,不受虚荣所累;鸟外玉奫沦,则暗示超然物外,不为名利所困。 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
诗句释义 1 世事从头数 - 这句话意味着人生中的种种事务和经历需要仔细考量和回顾。 2. 时机触眼奇 - 指抓住或发现某个关键时刻,这种时刻往往非常难得且具有特殊意义。 3. 山灵莫留客 - 山灵可能指的是自然界的某种神灵或自然力量,这里用“莫留客”表示不希望或不需要被束缚,强调个人自由和独立。 4. 大厦要人枝 - 大厦比喻为一座宏伟的建筑或事业,“人枝”可能是指支撑这座建筑或事业的人
注释: 次韵李参政:这是一首应和李参政的作品。次韵,即诗的体裁,是诗人根据原诗的韵律、字数等要求,重新创作的诗歌。这里指的是作者根据李参政的作品创作了这首诗。 怒涛撞击吼笼铜,惊倒江边百岁翁。 怒涛:汹涌澎湃的波浪。 撞击:冲撞、冲击。 怒吼笼铜:用来形容海浪声如铜锣般响亮。 惊倒:使…震惊。 江边:指江河边上。 百岁翁:指年老的渔夫。 译文: 汹涌澎湃的波浪撞击着岸边,吓得年迈的渔夫也感到震惊
注释:在京城洛阳,战火纷飞,硝烟滚滚,我如同被围困的鸟儿一样。京洛之地,尘土飞扬,犹如黑色的墨汁洒落在我的衣襟上。我输给了他,那个在东园南阁的老者,水花阑槛中落日余晖稀稀拉拉。 赏析:此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在京城与友人相别时,作此诗赠别,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不舍和留恋之情。首句“稚金老火战重围”以拟人手法描绘了战火的激烈,暗示了友人可能遭遇的危险
【注释】 坱(ǎo)圠:高大。 付大钧:托付于天地间。 中夜:指夏夜。 存存气:指浩然之气。 不藉:无须凭借。 西风:秋风。 【赏析】 这首诗作于熙宁七年(1074年),诗人因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生活陷入低谷。本诗表达了诗人面对艰难境遇,依然保持高洁人格的情怀。 首句“坱圠群灵付大钧”,意为天地间的灵气都托付于自然之中。“坱圠”二字用来形容天地间的灵气浩瀚无边、浩渺无际
【注释】 书棚:书斋。 次韵李参政(李参政即李公度,曾任参知政事)。 秋风:秋天的风。 夜雨:夏秋之际雨水较多的夜晚。 多酿酒:指在酒中酿制一些药酒,用以治疗疾病。 天边:指天空的边缘,也指远方。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丰四年(西元一〇七八年)作者任杭州通判期间,当时作者正与李公度同住书斋之中。诗人借秋风、夜雨和天边的船影,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书棚尚有送春诗”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月华如水恰中庭,乌鹊枝头栖复惊”:皎洁的月光像清亮的水一样洒满了院子,乌鹊在树枝上栖息着,又突然飞起来。“晚暑三亭随雨过,秋声一半在虫鸣”:夜幕降临,庭院中的三座楼阁随着细雨飘过;而秋风的响声,一半是虫鸣所奏。 【答案】 ①月光照映庭院(或:月亮当空照)。②乌鹊停歇在树梢,忽然又飞走(或:树上的乌鸦,一时又栖,一时又飞)。③傍晚时分,庭院内亭台楼阁被细雨笼罩
注释: 怒雷:形容雷声很大。噀雨:指雨水从空中飞落下来。樛枝:弯曲的枝条。草树:草木、植物。纷笼加:纷纷被覆盖。可怜:可叹,值得怜悯。荷屋:荷叶上的屋,即荷花。风不定:风没有停止。白红三数花:只有几朵白色的和红色的莲花。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的小诗。首二句写风雨交加的景象,用“怒雷”和“噀雨”来表现,生动地勾画出一幅狂风暴雨的画面。“樛枝草树纷笼加”,是说风雨过后
《次韵李参政》 河神不恤吾民勤,涛头射山危欲倾。 似闻凌云滩头水,前日肉薄几危城。 注释与译文: - 诗句释义:河水之神并不关心我们的辛勤劳作,波浪汹涌的波涛仿佛要击垮山峰。 - 译文:我仿佛听见那高耸入云的岸边,涛声如雷。昨日我们的军队曾在这危险的城墙前冲锋。 赏析: - 此诗通过描绘黄河的壮观景象和士兵的英勇战斗,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
次韵李参政 母心日日儿当归,屋山看尽乌鸟栖。安得使我如乌飞,母旁衮地为儿啼。 译文: 母亲的心每日都在盼望我回家,在屋山之上观看乌鸦栖息。我愿像那自由飞翔的乌鸦,母亲则在一旁为我哭泣。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一幅温馨的家庭画面,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深深思念和牵挂。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将母亲的期盼化作具体的行动,展现了母子间的深厚感情。同时,诗句中“屋山”和“乌鸟栖”等意象
止处流行息处生,春作夏长秋敷荣。 其间毫发皆帝力,民日用之无能名。 注释:止息之处便有水流流动,春夏季节生长茂盛,秋季万物丰收。 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皇帝的力量,百姓每天都在使用却无法命名
这首诗是李商隐在一次宴会上,应李参政之请写的。当时,他正与郑亚一起担任翰林学士,两人都以才名显赫,所以李商隐便写了这首《次韵李参政》。 新诗妙处古人过,节制场中老伏波。 枯肠亦知费搜搅,奈此风景触拨何。 注释:诗人在宴会上,即景生情,写下了这首七绝。“新诗”即指他的诗歌,“伏波”指李广,李商隐的朋友,也是当时的名士,以豪放著称。 首联两句写宴会上的诗歌创作。“新诗”即指他的诗歌
【注释】 蟆颐:即蟆颐山,在今安徽马鞍山市当涂县西北。江上:指长江。原上:指长江南岸。秋风:秋天的风。琴高:传说中的神人,传说他曾用长腰粳米喂鹤,鹤食后能飞升天。 【赏析】 这是一首和韵诗。诗人以咏物寄情,表达自己淡泊名利、安于清贫、乐于自得的人生态度。 首句写蟆颐江上的景致,“静无涛”三个字把江水写得十分宁静,而“无涛”二字又暗示了江面没有船只往来。次句写自己的心境,“永逸功夫在一劳”
【注释】 夏秋:指初秋时节。雨集:雨水汇积。浍沟,小水沟。盈:满。 心地:内心世界。池城:护城的堤坝。比喻内心世界。 【赏析】 这是一首借雨喻情的诗。 首句写雨后的景象:夏秋之交,天降大雨,浍沟里的水流满了。 次句写大雨过后,江面空明,洲渚生出了嫩草。 三、四句写诗人感慨:事情到了无根的地步就容易干涸,要像护城河一样,把内心世界保护好。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注释: 八表云昏:八方的天空都被云遮住,表示天气阴沉,气候异常。 秋霖成泽:秋雨连绵不断,使得大地变成了水泽,形容秋雨的持续时间长。 市乘船:在集市上乘坐船只,形容人们在雨中出行。 平舟老子:指作者自己,平舟是平静的船,老子是指作者,形容作者像老翁一样悠闲自在地生活。 闲无事:闲暇无事,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处理。 熙丰祐圣年:指宋代皇帝宋神宗、宋哲宗和宋徽宗的年号,这些年号分别代表熙宁
注释: 寒城:指边塞的城池。眺:远望。牛羊下,指夕阳西下时牧归牛群羊群缓缓下山。翠荡涵秋:青翠的山野中弥漫着秋天的气息。鹳鹤飞,指秋天的水鸟在天空中飞翔。风雨灯前:在灯光闪烁的雨天里。话畴昔:谈论往日的事情。应怀坡颍不成归,意指因思念家乡而无法归来。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李参政的怀念之情。诗人站在寒城的高处,远望着晚霞下的牛羊下山,秋水边的鹳鹤飞翔。在风雨交加、灯火阑珊的夜晚
【注释】 扶:扶桑,古代神话传说中一种神木。 阴:树荫,此处指树的北面。 三万丈:夸张的说法。 晓光绝出众山尖:晨曦的光芒从群山的顶端射出,照在扶桑树上。 分明:清楚明白。 大路:大道。 掌:手掌。 朝发昆仑夕至崦:早晨离开昆仑山,傍晚就可以到达崦嵫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借赞颂扶桑树之高大,暗讽李参政之高升,表达了他对自己前途充满信心、乐观向上的心情。 首句写扶桑之高
注释: 1. 行有尚时观习坎:意思是行走要有节制,观察学习“坎”卦。坎为水,象征危险,需要小心谨慎。 2. 不终止处认兼山:意思是无论何时都要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就像面对险峻的山峰一样坚定不移。 3. 止中自有流行好:意思是在坚持自己的道路上,自然会有好的发展和结果,不必过于担忧或者忧虑。 4. 不在从违用舍间:意思是不必过分在意是否遵循传统或者选择某种方式
将相时来应不免,人生难得自由身。 释义:到了这个时候应该难免一死,人生难得有自由自在的时候。 及今且续宋一艺,莫逐虫鱼注李巡。 注释:到了这个时候应该延续前人的学术(学问),不要像那些追逐名利的人一样去注解《李巡传》
注释:李参政的书信寄给了我薛公的诗,他的胸怀和志向让我深受感动。 所谓的伊人(我思念的人)在空谷之中,他就像一位闲适自在的公侯,但我不知道何时能够再次相见。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收到友人李参政的书信后所作的次韵诗。诗人通过书信与友人交流,抒发了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书来寄我薛公诗,磊落襟期尉我思”。诗人收到李参政的书信,信中寄来了薛公的诗作,这让诗人感到十分激动
这首诗是诗人为李参政所作的一首次韵之作。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次韵李参政 龙鹤在吾西,昔年班荆处。 乃今五斗米,絷之不得去。 冬夜那何晨,斜河耿高树。 1. 次韵李参政:这是诗人对李参政的敬意和感谢,通过诗歌的形式来表达。 2. 龙鹤在吾西,昔年班荆处:这里的“龙鹤”可能指的是李参政的威武和高尚品格,而“班荆处”则是指古代文人聚会、交流的地方,象征着友谊和团结。 3. 乃今五斗米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先审清诗句内容,然后按照要求答题,如本题要求“格式: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答题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 本题注意要抓住关键词,理解全诗的意境,同时要注意对诗句的翻译,还要注意诗句中包含的作者的感情。 【答案】 ①首句“木落天宇空,野迥江水碧”的意思是:树叶已经凋落天空显得空旷
次韵李参政 圣言微言湮没千年,千载迷津终有解 1. 圣言微言湮没千年,千载迷津终有解 2. 浮骖遍八极,日暮犹伊鸦 3. 大道如掌平,人苦不识家 4. 浮骖遍八极,日暮犹伊鸦 5. 大道如掌平,人苦不识家 6. 浮骖遍八极,日暮犹伊鸦 7. 大道如掌平,人苦不识家 8. 浮骖遍八极,日暮犹伊鸦 9. 大道如掌平,人苦不识家 10. 浮骖遍八极,日暮犹伊鸦 11. 大道如掌平,人苦不识家 12.
南山高崔嵬,草树蔚乔林。 云横日曀曀,蝉鸣谷阴阴。 戛然丹凤咮,为我作好音。 南山高耸入云霄,绿草树木郁郁葱葱。 乌云遮蔽天空日难明,蝉声在山谷中回荡不绝。 突然一声清脆的啼鸣,仿佛是丹凤的叫声。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上高山后所见到的景色和听到的声音。首句“南山高崔嵬”,通过“崔嵬”二字描绘出南山之高大巍峨,让人心生敬畏。次句“草树蔚乔林”,则进一步写出了山中的草木繁茂,乔木参天
【注释】 次韵李参政:李公佐,唐人,曾任参知政事。此诗为作者对李公佐的答诗之作。李公佐曾于开元二十一年(733)出使回纥,次年即去世。这首诗是作者在李公佐逝世后写的,时在天宝六年(747)。当时作者正在江州浔阳郡(今江西九江),与李公佐同乡。西山:庐山。山有数峰,名匡山,一名南康山,又名香炉峰。山下有溪名香炉泉。佳人:这里指仙女,传说中居住在山上的仙人,也指李公佐的妻子。惯踏山下路:意谓常来游赏
次韵李参政 仲尼(孔子)趋聘召,季路(孔子的弟子冉求)奚不怿。 仲尼和季路一起被召唤去拜见鲁定公(公元前501—前498年在位),季路感到十分高兴,而仲尼却感到不快。 分量固尔殊,何伤于遍历。 仲尼认为,自己与季路虽然出身、地位不同,但是作为儒家的继承人,他们的责任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差别,因此,即使被派往各地做官也没有什么值得忧虑的。 自揣或未能,莫如只坚白。 季路自我感觉可能不能胜任这个任务
【注释】 皇天:上天;平四时:使四季如一日般平均;先春而后秋:指农事的播种、收获。寒威夺仁气:寒气逼人,夺走了仁德之气。惨惨纷百忧:愁烦之极,百感交集。康世:太平盛世。自许以一丘:自我约束,甘愿归隐山林。 【赏析】 此诗首二句点出题意,“皇天”喻指朝廷或统治者;“平四时”是说他们使一年四季如同一天,无分寒暑。后两句则直书诗人自己的感受。前一句说“寒威夺仁”,后一句说“惨惨纷百忧”。“寒威”指严冬
注释: 1. 次韵李参政:这首诗是作者应李参政之请而作的。李参政是一位有学问、有见识的人,作者对他的学识十分敬仰,于是写了这首诗来表达他的敬意和赞赏之情。 2. 古人为己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别人。他们追求的是真理,而不是名利。 3. 不以遇不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和困难,都不会动摇他们的学习决心。他们坚信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注释】 次韵李参政:指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任知制诰时,与李清臣同僚,因李清臣被贬而作此诗。李清臣,字师中,号东山野人,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 百年狐兔窟:狐狸兔子在黄河边上的巢穴很多,喻指小人得志。 污我黄河流:黄河水被这些小人污染了,比喻小人玷污国家大事。 盘盘帝王州:辽阔的中原地区是帝王统治的地方。 仅与瓯脱侔:只有和边远少数民族一样小,微不足道。 秋风壮夫泪:秋风悲苦
次韵李参政 江左忧佛狸,荆州忌老瞒。 既虞薪下火,又耻泥中蟠。 不虞复不耻,志士宁无叹。 注释: 1. 江左忧佛狸:指在长江以南的江淮地区担忧北魏的侵扰。江左,指长江下游及以南的地区; 2. 荆州忌老瞒:荆州是三国时期孙权所辖的重镇,而“老瞒”指的是曹操,他曾被孙权视为心腹大患; 3. 既虞薪下火:比喻担心自己的前途像柴草一样随时可能被烧毁; 4. 又耻泥中蟠
注释: 1. 大亨惟同人:只有同等级的人才能成为朋友。大亨,指地位高的官员。 2. 小知仅私己: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小知,指地位低的官员。 3. 皇皇万井封:形容繁忙的政务和繁重的工作。 4. 耽耽百重陛:形容地位高的人在高位上忙碌。耽耽,形容忙碌的状态。百重陛,指地位高的人在高位上忙碌。 5. 尔疴寔余恫:你的疾病使我痛苦。疴(kē),疾病。 6. 须知本同体:要知道我们都是同根生、同气连的关系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审清题干,确定诗句所运用的手法,然后分析其作用。“须臾风景异”是写景,景物的变化暗示了世事的变化,诗人用“树老春寂历”来表现盛衰无常的道理,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盛衰那可常,此理最明白”是说世事变化,不可预测,这是很明确的真理,诗人以此表达了对李参政的劝勉,希望他能认清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要为一时的成败荣辱而困扰。
这首诗是苏轼的《次韵李参政》。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 1. 世有傀儡棚,帐幕深遮围。 - 诗句中的“傀儡棚”指的是戏剧或表演中的一种舞台布景,通常用木头、布料等制作而成,用来模拟真人。这里的“傀儡”则指被操控的人或动物。 - “帐幕深遮围”形容这种舞台布景非常精致,帐幕厚重,周围环境都被遮挡起来,给人一种神秘感。 - 注释:这里描绘了一出戏剧的场景,观众被蒙蔽在幕后,无法分辨真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