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与众往,疾驱只自尘。
徐行听所之,何者非吾身。
却过白鹤峰,鸡犬来相亲。
筑室依果树,有无通四邻。
安眠岂有足,良夜惟恐晨。
晨朝亦何事,倦对往来人。
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
介绍
《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这组诗共有十一首诗,分为两组:一组为五言诗,共八首,另一组为六言诗,共三首。这些诗作都是以陶渊明的诗歌为题材,通过苏轼的才华和想象力来重新创作,表达了他对陶渊明诗歌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这组诗被认为是苏轼文学创作中的代表作之一。它展示了诗人的才华和创造力,以及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此外,这组诗也体现了诗人对陶渊明诗歌的深厚情感和敬意。
相关推荐
这首诗是苏轼与友人和子瞻共同创作的一首杂诗。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大道与众往,疾驱只自尘。 疾驰向前,只是自己被尘埃所遮蔽。 徐行听所之,何者非吾身。 慢慢行走,倾听内心的声音,发现身边一切皆是自我。 却过白鹤峰,鸡犬来相亲。 越过风景如画的白鹤峰,看到邻里之间和谐相处。 筑室依果树,有无通四邻。 在果树下建房,生活与周边邻居相连通。 安眠岂有足,良夜惟恐晨。 夜晚安然入睡,唯恐天亮时无法继续。
【注释】: 1. 三谪远:苏轼在黄州、汝州和惠州三次被贬。 2. 庾岭:指江西赣江之东的庾岭,是当时苏轼的归途。 3. 谁怜东坡穷:苏轼曾自嘲“我生不逢尧舜世,本以无才愧祖龙”,又自比“东海虽苦恶,归便难重游”。 4. 垂老徙此景:苏轼晚年流寓于广东惠州时,曾感叹自己一生坎坷,晚年流落南方,心情十分郁闷。 5. 幸无薪炭役:苏轼曾说:“吾居儋耳二岁,有薪不得,有火不得,虽有名马,无所置足。” 6
【译文】 我来到这恶年头,一斗米价贵如珠。何时才能抬头看看,岁月无情守着我的心房。想起那东坡翁,忍饥挨饿在海边。希望他不要讲饥,稷可以调节阴阳。玉池中有清水,养肥了肠子满中肠。 【注释】 适:到、来(到、至)。恶岁:不吉利的年头。斗米:一斗米的价钱。如珠:像珍珠一样珍贵。举头看:抬起头来看看。守心房:守着心里的空房。指心中无主。念我:想到我。忍饥海:忍受饥饿就像在海里一样。海中央:比喻心中。稷
下面是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1. 故山纵得归,无复昔遗老: - 表达归乡的欣喜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 “故山”指故乡或已久居之地方。这里强调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眷恋。 - “遗老”指的是过去的年长者或老一辈的人。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老一辈人的尊敬和怀念。 2. 家风知在否,后生恐难保: - 询问家族的传统是否还在延续。 - “家风”指的是家族的传统和文化。 - “后生”指的是年轻的一代。 -
【注释】 子瞻:苏轼的字。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以隐逸生活著称。 蛰虫:冬眠的昆虫。 奋豫:奋发。 鶱翥(zhù jué):高飞。 嗟:叹息。 枯槁:干枯。 孰:谁。 北迁:北方迁移。 百虑:许多忧虑。 信:确实。 梦幻如:像梦境一样虚幻。 筑室:建造房屋。 占籍:在户籍簿上登记。 生灭处:生生死死的地方。佛教语。 纵浪:放任自流。 大化:宇宙万物,泛指世界。 【赏析】 这是一首杂诗
【注释】: 尝闻左师言,少子古所喜。 二儿从两父,服辱了百事。 佳子何关人,自怪馀此意。 看书时独笑,屡与古人值。 他年会六子,道眼谁最驶。 衣钵傥可传,田园不须置。 【赏析】: 这是一首杂诗。诗人以自己的儿子和陶渊明的儿子相提并论,并以此表示对陶渊明的推崇,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家庭琐事、世俗名利的厌倦之情。 “尝闻左师言,少子古所喜。” 左师,即左丘明,春秋时期的鲁国史官,相传曾著有《左传》一书
舜以五音言,二雅良褊迫。 变风犹井牧,驱人遂阡陌。 周馀几崩坏,况经甫与白。 崎岖收狂澜,还付滥觞窄。 蒙庄泾渭杂,恐有郭象客。 壁藏待知者,金石闻旧宅。 【注释】 和:和诗。子瞻:苏轼之字。陶渊明:《归去来》辞。 二雅:《诗经》“大雅”、“小雅”。 变风:指《风》中的变体。《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井牧:井田制的制度名。春秋时鲁国实行。 周馀
这首诗是苏轼的杂诗,共十一首,和陶渊明的《杂诗》相合。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1. 大道如衣食,六经所耕桑。 注释:大道理就像穿衣吃饭一样,是我们生活的基础;而《六经》则是耕作和种植的象征,代表我们生活的实践。 2. 家传易春秋,未易相秕糠。 注释:家族传统中,《易经》(易经)被视为经典,但并不因此认为《春秋》等其他书籍不值得阅读。 3. 久种终不穫,岁晚嗟无粮。 注释
五年寓黄阁,盛服朝玄端。 愧无昔人姿,谬作奇章迁。 还从九渊底,回望百尺巅。 身世俱一梦,往来适三餐。 天公本无心,谁为此由缘。 从今罢述作,尽付逍遥篇。 注释: - 五年:指作者在黄阁(中书省)的任职时间。 - 寓黄阁:居住于黄阁内。 - 盛服朝玄端:穿着华丽的官服去朝拜。 - 愧无昔人姿:感到自己不如古人。 - 谬作奇章迁:错误地创作了许多奇特的文章而升迁。 - 还从九渊底
译文: 我大哥曾经在朝中,多次想请您到会稽来。 发誓要老在阳羡,洞天隐于苍崖下。 时事大错,怎能再守此怀? 区区如芥子般小,哪有两须弥山。 举眼就能看见你,哪来的离别感伤? 坐着尻舆驾神马,谁去驾驭与羁绊? 缓辔过蓬莱,海波看增亏。 注释: 1. 吾兄昔在朝:我大哥曾经在朝中。吾兄,指苏轼。朝,朝廷。2. 屡欲请会稽:多次想请您到会稽来。会稽,古地名,今浙江绍兴。3. 誓将老阳羡,洞天隐苍崖
红炉厄夏景,团扇悲秋凉。 来鸿已遵渚,去燕亦辞梁。 冰蚕怀冻薮,火鼠安炎乡。 曲士漫谈道,夏虫岂知霜。 物化何时休,叹息此路长。 注释: 1. 红炉厄夏景:红炉(红色的火炉)在炎热的夏天里显得有些压抑。 2. 团扇悲秋凉:用团扇比喻自己感到悲伤、凄凉。 3. 来鸿已遵渚:大雁已经飞到小洲上,表示时间的流逝。 4. 去燕亦辞梁:燕子也离开了高高的梁柱,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5. 冰蚕怀冻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