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其二

陆海蓬壶自有山。
光风霁月未应悭。
但将歌舞酬佳节,却信阴晴是等闲。
花照夜,烛烘盘。
明年公更酒肠宽。
奉陪黄伞传柑宴,莫忘红妆拥座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鹧鸪天其二》是一首近现代的作品,由叶嘉莹所创作。此词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深深喜爱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渴望。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创作时代背景:作为近现代的作品,《鹧鸪天其二》的创作背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在20世纪中叶,中国经历了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这一时期的文化氛围与之前的古典时期有着明显的差异。在这样的背景下,叶嘉莹以个人的视角和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探索,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思想状态和情感体验。
  2. 艺术风格与特点:《鹧鸪天其二》展现了叶嘉莹独特的艺术风格。她巧妙地运用“鹧鸪天”这一词牌,通过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词句,将自然景观与人的内心世界紧密相连。词中不仅描写了秋夜的月色、寒虫的声音以及远山的轮廓,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眷恋。这种通过具体景象来抒发感情的方式,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诗词的抒情传统。
  3. 情感表达与主题:《鹧鸪天其二》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表达。叶嘉莹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如“鸣桡细雨沧洲远”和“系舸斜阳画阁明”,展现了对自然景色深深的喜爱。同时,结尾处“几时还得去寻盟”则透露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归宿的探索。这些情感的表达不仅展现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世界,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和心理状态。
  4. 文化价值与影响:《鹧鸪天其二》作为近现代的文学经典,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叶嘉莹作为该作品的创作者,她的艺术成就和文化贡献使她成为当代杰出的文学家之一。此外,这首词也被视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瑰宝,被广泛传颂并多次被引用和赏析,成为了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鹧鸪天其二》不仅是叶嘉莹个人情感和艺术风格的体现,也是近现代中国文化转型期文人心态和情感状态的生动写照。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并持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化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