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有佳人,《考槃》歌在涧。别来今几时,岁月忽已晏。
相思不得书,矫首望飞雁。
秋日杂诗
介绍
《秋日杂诗》是清代诗人张佛绣创作的诗作。
字抱珠,青浦人,是清朝时期的一位文学家。《秋日杂诗》以其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和内心的感受。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颂,更是作者心境的真实写照。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刻画,读者能深刻体会到作者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相关推荐
注释: 山中有佳人,《考槃》歌在涧。别来今几时,岁月忽已晏。 相思不得书,矫首望飞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远方的佳人的,表达对佳人的思念之情。 “山中有佳人,《考槃》歌在涧。”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山林中住着一位美人,她唱着《考槃》这首歌。 “别来今几时,岁月忽已晏。”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自从我们分别以来已经过了多长时间?时间过得真快啊! “相思不得书,矫首望飞雁。”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
秋日杂诗 新谷望将熟,无田安可希。饥驱儿女去,同拾遗穗归。 注释:望着秋天的新谷即将成熟,没有田可耕种又怎能生存下去呢?迫于饥饿,儿女们被驱赶着去田野里拾取那些遗留下的稻穗回家。 鸟雀争喧啄,不忍相逐飞。夕舂朝作饭,朝舂夕作糜。 注释:鸟儿们争相啄食,我不忍心追赶它们而离开。晚上舂米做早饭,白天舂米做成粥来吃。 赖此保朝夕,我心实伤悲。爰思古之人,贫贱甘如饴。 注释:幸好有这些谷物可以维持生活
【解析】 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以下要点。首先要明确本诗的韵律形式、每句诗所表达的意思,以及诗中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然后根据这些内容进行逐句分析,最后将整首诗歌的内容概括出来,并作简要的赏析即可。 本诗为五言律诗,其格式是:四组对偶句,八行共二十八字。前四句是全篇的主干,后四句是全篇的关键
译文 秋日杂诗 羲和运行天上的晷仪,候虫和着岁月阴暗。 昔日作为莎鸡鸟羽翼,如今化作蟋蟀的悲鸣。 感慨那萧瑟凋零的季节,触动了心中栖迟不前的情愫。 旅人在外他乡漂泊,相思之情难以入眠梦同枕。 登高远望以一目尽览,只见丘与山岭连绵起伏。 清泠之水含广泽之清,悲壮之商声印在遥林之中。 结轸而归,归来之时当轩抚琴,弹奏一曲高山流水。 幽兰许久不再演奏,谁又能知这清音之美? 注释 - 羲和
【注释】今日:今天。郊原:乡野之地。杖藜:拄着拐棍。粳稻:即水稻,泛指谷物。社鼓:古代祭祀时用的大鼓。豚、鸡:家畜。田家:农家。真乐:真正的快乐。洵(xùn)足:确实足以。幽栖:幽静的隐居生活。俯仰:形容对世事看得很透彻。百年中:一生之中。朱门:红漆大门。多:很多。兴废:兴盛或衰败。不及:比不上。蓬茅:草屋。 【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是诗人晚年退居后所作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全诗如下: 秋日杂诗 廓处乏欢悰,出门眺长衢。悲风吹落日,四顾无行车。 蹉跎失盛年,感慨独嗟吁。况我在樊笼,六翮不得舒。 抚剑思西迈,安能守故庐。淮阴困闾里,马生恋边隅。 桑梓岂我志,蓬藿非我虞。行行舍此去,去去浮云俱。 注释: 1. 廓处乏欢悰:指心情郁闷,欢乐之情已无。 2. 门楼:这里泛指官府。门楼是古代官署、府第前的一种建筑形式,有门有楼。 3. 长衢
向夕长廊散步迟,砧声清切动凉飔。 一绳宾雁初辞塞,三匝栖乌未定枝。 秋意到门桐叶觉,客心中夜砌虫知。 朝来买取黄华好,却忆东皋旧短篱。 注释: 1. 向夕:傍晚。长廊:指宽敞的走廊。 2. 砧声:捣衣的声音。清切:清脆而悦耳。凉飔:微风。 3. 一绳:比喻少。宾雁:大雁。辞塞:离开边塞。 4. 三匝:指三次绕树。栖乌:栖息在地上的乌鸦。定枝:筑巢。 5. 秋意:秋天的气息。到门:降临在门口
秋日杂诗 檐间余滴弄新晴,斗室闲观见物情。 带露残蝉多羽调,阅人老树少商声。 风寒卢水波痕减,霜落津门蜃气明。 却喜书斋省缘扑,窗蝇就冻帐蚊清。 注释: - 檐间余滴弄新晴:雨后的水滴挂在屋檐上,阳光照射,形成一种清新的感觉。 - 斗室闲观见物情:在斗室里静静地观察周围的事物,感受它们的情感。 - 带露残蝉多羽调:残留的露水使蝉的翅膀变得湿滑,声音变得更加柔和。 - 阅人老树少商声
【解析】 这是一道考查诗歌内容、手法赏析类的题目,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要求分析诗句的内容。最后总结出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艺术手法即可。 本诗首联点出时间是秋天;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秋意浓重的意境;颈联以“孤云”为线索,写了作者的闲情逸致;尾联则用“檐鹊”之景
诗句解析 1 秋夜不能寐,况是潇潇雨。:“秋夜”指的是秋天的夜晚,“不能寐”即无法入睡。这里的“潇潇雨”形象地描写了夜晚细密的雨声,增添了几分清冷与孤独感。 2. 滴沥声未歇,唧唧蛩音缕。:此处“滴沥声”指雨水落在地面上的声音,“唧唧蛩音缕”则形容蟋蟀在夜间鸣叫的声音(蛩音,即蟋蟀的叫声)。 3. 辗转听萧瑟,苦忆东坡语。:这里“萧瑟”形容声音或气氛显得凄凉、悲凉
霜日普无精,晖晖动寒色。 开轩延朝气,清露泫然入。 中庭无草木,秋光胡由得。 凉风在户牖,何时不相及。 天时固鞧迫,人事待比饬。 悠悠岁暮怀,感之百忧集。 匪唯衣裳单,我民念食息。 年少爱春华,历兹终嘿嘿。 庄杀天地然,慨叹中肠直。 何须酤美酒,浊醪犹足挹。 黄菊以乐饥,相将葆贞德。 注释: 1. 霜日普无精,晖晖动寒色:霜日普无精,形容天气寒冷,万物失去了生机。晖晖动寒色,阳光虽然明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杂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晨雀噪檐端,啁啾不能休 - 注释:晨鸟在屋檐上叫个不停。 - 赏析:描述了晨鸟的叫声,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2. 寄言谓晨雀,尔鸣将焉求? - 注释:我告诉晨鸟,你的啼叫究竟为了什么?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晨鸟行为的思考,可能是对其叫声的不解。 3. 飘摇风雨急,何用事绸缪 - 注释:风雨交加,动荡不安
【注释】 花宫:即花萼相辉之阁。青螺:古代一种圆形酒杯,形如青色的螺壳。方外招寻:指佛家超然物外。九日过: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陶公:陶渊明,字元亮,东晋末至南朝宋初的文学家,诗人,辞赋家,隐士。“入社”是参加祭祀、宴会的意思。小阮:即阮咸,东汉人,魏晋之际清谈家。“独和歌”是独自歌唱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为作者隐居在山中时所作。全诗写秋景,以“禅室”为背景,写自己闲居的生活。
秋日杂诗 秋气入我楼,西风报初寒。 郊原过微雨,景物肃以闲。 澄泓泛遥波,苍翠浮重峦。 草荒露华白,林媚枫叶丹。 海燕去不息,落木纷江干。 荣瘁有代谢,节往独无还。 自非达观人,谁能弭忧端。 注释: - 秋气入我楼:秋天的凉意已经渗透到了我的居所中。 - 西风报初寒:凉爽的秋风预示着初秋的到来。 - 郊原过微雨:郊外的原野上,刚刚下过一场细雨。 - 景物肃以闲:景色显得安静而肃穆。 -
秋日杂诗 读书一万卷,不救苍生穷。 借问昔所读,今与石田同。 露泠蝉不语,草吟乱百虫。 时物自迁变,君子忧忡忡。 何以缓斯忧,埋之酒杯中。 酒边落清响,不知是秋风。 醉咏松竹间,萧洒开心胸。 注释: 1. 读书一万卷:形容博览群书,知识渊博。 2. 不救苍生穷:即使有再多的学问,也无法改变百姓的困苦生活。 3. 借问昔所读:询问过去的所学所读,指的是自己曾经读过的书。 4. 今与石田同
秋风肃以清,策策鸣窗纸。 中有兀坐人,幽忧漫不理。 索之无其端,觅之无其委。 既同乱茧丝,复似洪河水。 浩淼绝垠堮,澒洞少涯涘。 何以消遣之,惟有杜康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的萧瑟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受。首句“秋风肃以清”,便勾勒出秋天的凉爽气息,随后通过“策策鸣窗纸”形象地表达了风声的清脆与悠扬。然而,尽管外界环境显得清晰宁静,诗人的内心却充满忧虑与不安,“中有兀坐人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诗歌内容进行辨析。 (1) 袅袅风中兰,鲜鲜霜里菊。过期即雕残,非候不茂育。枯菀故有时,春秋各自足。独彼枯树株,一世少煦燠。雨露朝不濡,鸟雀夜不宿。百孔与千创,蝼蚁穴其腹。那更生稊华,已矣休妄瞩。
秋日杂诗 绿树何葳蕤,膏泽发其荣。 美人竞采摘,皓腕攀繁英。 娇爱比金翠,簪鬓光晶莹。 采摘所不及,枝耸入青冥。 惊飙一夕起,飘飘堕沟塍。 长谢娉婷侣,但与蛙黾并。 为我语花枝,且可近檐楹。 欲令美人摘,休作高峥嵘。 注释: 1. 绿树何葳蕤:形容绿树茂盛、郁郁葱葱。 2. 膏泽发其荣:指树液滋润使其茁壮生长。 3. 美人竞采摘:美女们争先恐后地采摘。 4. 皓腕攀繁英
诗句赏析: 秋日杂诗,感受诗人情感世界 1. 清商沁骨髓,发为酸楚吟 - 诗句解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切感受。"清商"可能指的是秋风或者音乐中的清亮旋律,它们能深入骨髓,激发出诗人内心的酸楚和哀愁。"发为酸楚吟"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季节转换、自然景象变化而引发的情感波动。 2. 物理有推激,欲制难可禁 - 诗句解析:“物理”指自然的规律或法则,“推激”表示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