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水看山东复东,片云无住寸心同。
出逢岐路谁家子,钓尽江波何处翁。
覆顶千丝难禁雪,当门两齿不关风。
身闲投老知何日,独倚孤筇问碧空。
客珠崖怀罗浮寄山中诸子三十韵
介绍
。
《客珠崖怀罗浮寄山中诸子三十韵》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全篇共三十二句。
作者简介
- 黄庭坚(1045年9月2日—1105年8月30日),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江西宗匠,又号雨花集主。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茶学家。
作品内容
《客珠崖怀罗浮寄山中诸子三十韵》是黄庭坚的一首七言古诗,全篇共三十二句。
客珠崖怀罗浮寄山中诸子三十韵
客珠崖上望天涯,云海茫茫无断家。
万壑千岩何曾有,九重天上空飞花。
烟波浩渺天一涯,水光潋
相关推荐
【注释】 客珠崖:在今广东阳春县,古称珠崖。怀罗浮:即怀罗浮山,在今广东新会县东南20公里。寄:寄托、留念。山中诸子:诗人的好友。三十韵:诗篇的韵数是三十。 【赏析】 《怀罗浮山中诸子》是唐代文学家张九龄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的闲适生活态度。首联写诗人隔着水望见东面和北面连绵不断的青山,心中感慨万千;颔联写诗人在岐路旁遇见一位钓鱼的人
客珠崖怀罗浮寄山中诸子三十韵 海涛近枕夜淙淙,旅梦乡心未易降。 乘月一归云里洞,挂帆犹记寺临江。 三身衣覆枯僧榻,四壁灯明古佛幢。 香印半销人定后,飞虫何事触明窗。 译文: 海浪在枕边拍打着,夜晚的涛声不绝于耳,我的思乡之情难以平息。 我乘着月光回到云里洞,还依稀记得那座寺庙靠近江边。 三个身体穿着僧服覆盖在破旧的僧人床上,四周的墙壁上挂着古老的佛像。 香炉中的香已经燃尽,只剩下最后一丝余烬
【注】:客珠崖怀罗浮寄山中诸子三十韵 何须领众复匡徒,无事天真佛一躯。 扬下屠刀知广额,策开眉睫见宝卢。 宋人什袭藏顽石,胡贾千金市世珠。 大地有禅吾亦老,故山归去作樵夫。 注释: (1)客珠崖怀罗浮:在珠崖山怀想罗浮山。珠崖,即今广东雷州半岛的徐闻县。 (2)何须领众复匡徒:何必带领众人再去帮助什么。领众,率领众人。复匡徒,再次匡扶。 (3)无事天真佛一躯:无为是自然本性,如同佛陀一样
客珠崖怀罗浮寄山中诸子三十韵 注释:我住在珠崖,心中思念着罗浮。寄居在山林之中,与朋友们相聚。 译文:我住在珠崖,心中思念着罗浮。寄居在山林之中,与朋友们相聚。 赏析:此诗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留恋。同时,诗中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大好随身五尺藜(藜:一种植物),临行遗落石房西。 注释:我带着一把五尺长的藜草
注释: 1. 洞里主人去不来:指隐居在山中的隐士们,他们不轻易出来与世俗之人交往。 2. 好山抛向白云堆:形容山之美,如同被抛向云层之上般美丽而不可及。 3. 岩花落尽空中雨:描述岩花凋零,雨水飘洒在空中的景色,给人一种空灵、清冷的感觉。 4. 野火烧残劫外灰:野火焚烧后,留下的灰烬仿佛是经历了一场浩劫后的遗迹。 5. 虚室岂宜终日闭:强调隐居生活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不应长时间关闭门窗
【解析】 此诗是诗人在罗浮山期间写给山中诸子的诗。诗人以溪山为喻,以“非舌”和“身”来表现山的清静、超脱,表达自己远离尘嚣的愿望。 【答案】 客珠崖怀罗浮寄山中诸子三十韵 溪山非舌亦非身,久去重来见益亲。 四百峰中开别院,三千里外结芳邻。 苔生碧砌青如染,镜锁明窗净不尘。 为报诸方参学者,罗浮深处近无人。 译文: 溪山虽然不是我的舌头也不是我的身体,但是我已经很久没有到罗浮山来了
【注释】 海气苍茫:指海上的雾气。日色曛:形容天色昏暗无光。客珠崖怀罗浮(在广东,今属惠州):作者曾于宋神宗元丰二年(西历1079年)任定州知州,因触犯朝中权贵,被贬至广东珠崖(今广东省雷州市),故称珠崖。罗浮山在广东省博罗县南郊,是著名的道教名山之一。寄:寄信。几回:多少次,屡次。底事:为何。君:你。 【赏析】 此诗作于元丰二年(西历1079年)。作者时年48岁,从惠州贬至琼州(今海南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感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準、丹、雪、琼、璧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答案】 野老经年别古坛,东林岑寂叶重蔕。 鹤藏雪里微窥顶,鸡斗蓬中自正冠。 月满铁城人过少,腊残琼琯客归难。
【注释】 客珠崖:寄居于珠崖。珠崖即今广东徐闻,在海南岛东北。怀罗浮:怀想罗浮山。 罗浮山:在今广东博罗县西北,为南粤名胜,传说中有仙人罗浮洞。 寄山中诸子:寄居在山里的朋友们。 三十韵:诗的篇数。 【赏析】 这首七律是诗人晚年隐居山中时作,以抒发对山水风物的热爱之情。 一、二两句,写自己入山后的情状与感受。“当时”,指初入山时。“一入”,即一旦进入。“便忘还”,意说一旦入山之后
【注释】 客珠崖:客居珠崖。珠崖,今广东徐闻县南之海中。怀罗浮:怀想罗浮山。罗浮,在今广东博罗、龙门一带,一名东樵山,相传有道士炼丹于此。寄山中诸子:寄身于山林中的诸位朋友。山中诸子,指李渤、李汉等人。三十韵:诗共三十二句,每四句为一句为一句,计得三十个韵脚,故曰三十六韵。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当时作者任江州司马,被贬到江州(今江西九江)
【注释】 客珠崖怀罗浮:在客地(指珠崖)怀念着罗浮山。 三条篾束十四腰:形容自己身体瘦弱,像一条细绳系在腰间。 云水相投因系屋:形容隐居生活清静舒适,就像云与水相投一样自然而然。 蕨薇将罄便移寮,林下还思挂一瓢:指隐居山林的生活。 人间未易开双眼,林下还思挂一瓢:意思是说,即使身居山林,也难以摆脱俗世的纷扰,依然思念着世俗的名利。 早晚闲身定归去,小山丛桂不须招:意思是说,早晚都要回去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九十春秋强半过:诗人感叹自己的年纪,已过九十春秋的一半,表达了岁月无情的感慨。 2. 住山时节苦无多:在山上居住的时光非常少,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隐居生活的遗憾。 3. 海滨自顾垂垂老:面对海边的景色,诗人感到自己的生命如同垂老的海风,暗示着生命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 4. 林下还思踏踏歌:在树林下,诗人怀念过去唱歌的日子
【解析】 本诗作于诗人晚年。首联“一钵雕胡七碗茶,衲僧随分有生涯”,是说自己虽身居山中,却依然过着简朴的生活,每日吃几碗茶,与和尚们一起修行。颔联“摩醯顶上开新眼,香象云中瘗旧牙”,是说自己虽然已经悟道,但仍然要像和尚一样修行,在头顶上点上摩醯灯来照明;而香象则象征着佛教的普渡众生,云中埋藏的是佛牙,即佛祖的牙齿。颈联“结社更思修白业,还山不拟煮黄芽”,是说自己虽然在山上结社修行
【注释】 客珠崖怀罗浮寄山中诸子三十韵:客居珠崖(今海南岛),怀念着在罗浮山(今广东博罗县)的友人。珠崖,泛指南方。珠崖,古地名,在今海南省。罗浮山是著名的道教名山,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这里以“珠崖”和“罗浮”代指南方。 止有云霞覆短床,不留馀物在空囊:止,只;馀物,多余的东西;空囊,指没有其他东西可以带走。 因探泉脉移茶灶,为爱松风结草堂:探,寻找;泉脉,泉水的流向;移,转移;结草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作品。下面是诗句的解释和译文: 客珠崖怀罗浮寄山中诸子三十韵(注释:客,我;珠崖,地名,在今广东雷州半岛上;罗浮,山名,在今广东博罗县北) 多谢山翁远寄声,别来林下几阴晴。(注释:多谢,感谢;山翁,指作者的朋友) 阶前扫叶云容乱,树底窥花雀尾横。(注释:阶前,门前;扫叶,清扫落叶;云容乱,云彩纷乱;窥花,偷看花儿;鹊尾,鹊的尾巴;横:下垂) 拾得仙砂无法煮,种成鬼芋待时烹
【注释】 客珠崖怀罗浮寄山中诸子三十韵:在珠崖,即今广东南澳岛。珠崖是古代地名,这里泛指南方。罗浮山在今广东省博罗县东北,山中有许多古迹,如罗浮洞天等,诗人借以表达自己向往之情。 洞门流水碧泠泠,经过人间不暂停:洞门,指山中的水帘洞。泠泠,形容流水声音清越。“不暂停”指水势汹涌。 溪舌广长当下见,雷声浩大静中听:溪水流动发出的声音很大,所以用“广长”来描绘它。 逶迤入海成波澜,迢递看山隔杳冥
【注释】 珠崖:今海南岛。罗浮:山名,在今广东惠州市东北。山中诸子;指作者的朋友。孤峰云外有千层,竹杖扶身独自登:形容山势高峻,云雾缭绕。竹杖:用竹子做的手杖。千层,形容山峰重重叠叠。孤峰:指孤立的山峰。云外:指山峰耸入云端之外。 绝壁诛茅成矮屋:指在峭壁上凿石为屋。绝壁:陡峭的山壁。诛茅:砍伐茅草。矮屋:指用石头砌成的小屋。诛,同“斫”。 当门红树挂枯藤:指在门前的树木上挂着枯萎的藤萝。当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客珠崖怀罗浮寄山中诸子三十韵》。下面是诗句的逐一释义以及相应的译文和赏析: 1. 独木桥边水自流 —— 描述了一座独木桥旁,水流自然地流淌。 - 注释:独木桥,指用一根木头搭成的简易桥梁。 - 关键词:“独木桥”和“水流”。 - 赏析:这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赞美。 2. 闲鸥野鹤目相投 —— 描述了闲适的鸥鸟和野鹤在天空中的相遇。 - 注释
【注释】 客珠崖怀罗浮寄山中诸子三十韵:在珠崖山中怀念友人罗浮,寄给他山中的各位朋友共三十首诗。珠崖山,在今广东阳江县西北; 罗浮 ,在今广东惠州市东北;峄阳谷,在山东曲阜东南。 桐树:落叶乔木,树干通直,纹理致密。 孤根深:孤立地生长在深山之中。 蒙君斫作囊中琴:指诗人把一棵孤高的桐树砍下来,制作成一具精美的琴。 旁观一唱复三叹,静听七弦成五音:比喻自己与朋友们的友情,如同这桐木制成的琴
【注释】 客珠崖怀罗浮寄山中诸子三十韵 饮光未是识瞿云,关吏何曾见老聃。 四十九年无一字,五千言下尽虚谈。 岳边万派全归海,岛外千峰自向南。 一个孤僧天畔立,不知谁与盍朋簪。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秋,作者时在浔阳郡(即今江西九江),因有感而发。诗人在《题浔阳江楼》诗中说:“忆昔游江渚,结友在湓城。”可见,此诗所抒发的正是他与友人相会时的情景和情怀。 一、二句为第一层
客珠崖怀罗浮寄山中诸子三十韵 瘦弱的身形衰败的样子常常笑窥镜奁(镜子。奁,古代女子梳妆用的镜台),世上的人们相遇难免会嫌忌。 天生穷骨格,不须人羡美髭髯。 林间得病常欹枕,海外无寒亦下帘。 正忆故山此时节,梅花和雪压重檐。 【注释】 ①客:客居他乡。珠崖:指今广东省南澳岛。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置珠崖郡,治所在今广东省南澳县西南。罗浮山在今广东省博罗县东北,相传是仙人罗公远炼丹的地方
客珠崖怀罗浮寄山中诸子三十韵 细写新诗寄岭南,区区谁识是空函。 止啼黄叶从君玩,无口匏瓜且自缄。 风转谷声鸣众籁,日回竿影下长杉。 何人领取居山去,脱却平生鹘臭衫。 注释: 1. 细写新诗寄岭南:在岭南(指中国南方)细致地写下新诗。 2. 区区谁识是空函:这封空泛的书信有谁能够理解。 3. 止啼黄叶从君玩:让那些黄了的树叶听你玩乐。 4. 无口匏瓜且自缄:“无嘴”的“匏瓜”就自己封住嘴巴。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