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光未是识瞿云,关吏何曾见老聃。
四十九年无一字,五千言下尽虚谈。
岳边万派全归海,岛外千峰自向南。
一个孤僧天畔立,不知谁与盍朋簪。
【注释】
客珠崖怀罗浮寄山中诸子三十韵
饮光未是识瞿云,关吏何曾见老聃。
四十九年无一字,五千言下尽虚谈。
岳边万派全归海,岛外千峰自向南。
一个孤僧天畔立,不知谁与盍朋簪。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秋,作者时在浔阳郡(即今江西九江),因有感而发。诗人在《题浔阳江楼》诗中说:“忆昔游江渚,结友在湓城。”可见,此诗所抒发的正是他与友人相会时的情景和情怀。
一、二句为第一层,写友情之深厚。“饮光”指酒,“识瞿云”谓能认识瞿昙子(梵名瞿昙,意译“须菩提”,佛教传说中的菩萨),“关吏”指守关的官吏,“老聃”指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末年人。“关吏何曾见老聃”意思是说,关吏哪里见过老子呢?言外之意,自己已非世俗之人,而是超脱尘世的高士,与关吏的身份迥异。“四十九年无一字”一句,化用李白《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其一:“不教横吹管,休吹怨笛声。但看百炼刚,宁拜绕朝英。”其意为:四十九年来没有写过一个字,这五百字的文章全是空话。言外之意,诗人以老聃自比,认为自己虽然才疏学浅,但是志向高远,胸怀坦荡,不拘俗格,不随流俗,故能写出如此大文。
三、四句为第二层,写友情之深厚。“五千言”指《道德经》。言下之意,自己的文章虽写得好,然而只是空谈,毫无价值。“岳边万派全归海,岛外千峰自向南”两句的意思是:庐山东南面是大海,西北方是鄱阳湖,东南方是长江,西南面是皖河和修水,北面是赣江。“一个孤僧天畔立”,意思是说:我独自一人立在天边,就像孤独的僧人一样。“不知谁与盍朋簪”两句的意思是:不知道是谁与我一同把朋友的帽带系上。“盍朋簪”是“盍朋簪履”的倒文,语出《论语》,意为:何不一起把朋友的帽带系上?言外之意,自己一人在天畔站立,无人相伴,只有孤寂而已。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向往和珍视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无奈和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