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须领众复匡徒,无事天真佛一躯。
扬下屠刀知广额,策开眉睫见宝卢。
宋人什袭藏顽石,胡贾千金市世珠。
大地有禅吾亦老,故山归去作樵夫。

【注】:客珠崖怀罗浮寄山中诸子三十韵

何须领众复匡徒,无事天真佛一躯。

扬下屠刀知广额,策开眉睫见宝卢。

宋人什袭藏顽石,胡贾千金市世珠。

大地有禅吾亦老,故山归去作樵夫。

注释:

(1)客珠崖怀罗浮:在珠崖山怀想罗浮山。珠崖,即今广东雷州半岛的徐闻县。

(2)何须领众复匡徒:何必带领众人再去帮助什么。领众,率领众人。复匡徒,再次匡扶。

(3)无事天真佛一躯:无为是自然本性,如同佛陀一样,没有世俗的束缚和烦恼。无事,指无欲无求。天真,天然,不经雕饰的自然状态。佛,这里指禅宗修行者。

(4)扬下屠刀知广额:放下屠刀,知道宽厚仁慈是心胸宽广的表现。扬,举起、放下。屠刀,杀生的工具。

(5)策开眉睫见宝卢:展开眉毛和眼角,看到珍贵的宝物。策,展开的意思;眉睫,眉毛和眼睛。

(6)宋人什袭藏顽石:宋人将珍贵的石头小心收藏起来,生怕被偷盗。宋人,宋朝的人。

(7)胡贾千金市世珠:胡人商人花费千金购买世间的珍珠。胡贾,指西域商人。

(8)大地有禅吾亦老:大地间存在禅意,我也会老去,但仍然会追求精神上的修养。禅,禅宗,佛教的一种修行方法。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本性和禅宗修行的追求。诗人以禅宗修行者的身份,通过观察和思考人生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来领悟生活的真谛。

诗人通过“何须领众复匡徒”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事纷争的超脱,强调无为是自然本性,如同佛陀一样,没有世俗的束缚和烦恼。这种思想体现了诗人对于禅宗修行的理解,禅宗讲究的是随缘自适,顺其自然,而不是人为干预。

诗人用“扬下屠刀知广额”来比喻放下屠刀,知道宽厚仁慈是心胸宽广的表现。这一比喻生动地描绘了禅宗修行者的高尚品质和博大胸怀。

“策开眉睫见宝卢”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通过展开眉毛和眼角,看到珍贵的宝物,从而领悟到禅宗修行中的微妙之处。这里的“宝卢”指的是禅宗修行者心中的佛性,只有真正领悟到这一点,才能达到心灵的自由和解脱。

“宋人什袭藏顽石”与“胡贾千金市世珠”两句分别描绘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珍贵物质的追求和珍视。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物质欲望的批判态度,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物质的丰富和财富的积累,而在于内心的修炼和精神的自由。

“大地有禅吾亦老”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的理解和接受。他认为尽管自己也会老去,但仍然会追求精神上的修养,就像大地间存在禅意一样。这种思想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死轮回的超越态度和对于精神追求的执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