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孙策自霸江东,兵精粮足。建安四年,袭取庐江,败刘勋,使虞翻驰檄豫章,豫章太守华歆投降。自此声势大振,乃遣张纮往许昌上表献捷。曹操知孙策强盛,叹曰:“狮儿难与争锋也!”遂以曹仁之女许配孙策幼弟孙匡,两家结婚。留张纮在许昌。孙策求为大司马,曹操不许。策恨之,常有袭许都之心。于是吴郡太守许贡,乃暗遣使赴许都上书于曹操。其略曰:“孙策骁勇,与项籍相似。朝廷宜外示荣宠,召还京师;不可使居外镇,以为后患。”使者赍书渡江,被防江将士所获,解赴孙策处。策观书大怒,斩其使,遣人假意请许贡议事。贡至,策出书示之,叱曰:“汝欲送我于死地耶!”命武士绞杀之。贡家属皆逃散。有家客三人,欲为许贡报仇,恨无其便。一日,孙策引军会猎于丹徒之西山,赶起一大鹿,策纵马上山逐之。正赶之间,只见树林之内有三个人持枪带弓而立。策勒马问曰:“汝等何人?”答曰:“乃韩当军士也。在此射鹿。”策方举辔欲行,一人拈枪望策左腿便刺。策大惊,急取佩剑从马上砍去,剑刃忽坠,止存剑靶在手。一人早拈弓搭箭射来,正中孙策面颊。策就拔面上箭,取弓回射放箭之人,应弦而倒。那二人举枪向孙策乱搠,大叫曰:“我等是许贡家客,特来为主人报仇!”策别无器械,只以弓拒之,且拒且走。二人死战不退。策身被数枪,马亦带伤。正危急之时,程普引数人至。孙策大叫:“杀贼!“程普引众齐上,将许贡家客砍为肉泥。看孙策时,血流满面,被伤至重,乃以刀割袍,裹其伤处,救回吴会养病。后人有诗赞许家三客曰:“孙郎智勇冠江湄,射猎山中受困危。许客三人能死义,杀身豫让未为奇。”却说孙策受伤而回,使人寻请华佗医治。不想华佗已往中原去了,止有徒弟在吴,命其治疗。其徒曰:“箭头有药,毒已入骨。须静养百日,方可无虞。若怒气冲激,其疮难治。”孙策为人最是性急,恨不得即日便愈。将息到二十余日,忽闻张纮有使者自许昌回,策唤问之。使者曰:“曹操甚惧主公;其帐下谋士,亦俱敬服;惟有郭嘉不服。”策
三国演义 · 第二十九回 · 小霸王怒斩于吉 碧眼儿坐领江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作家罗贯中所著,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中国历史上的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以及这一时期的各种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的故事。
《三国演义》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风云,还通过生动的故事、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示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以及战争背后的人性冲突和道德选择。例如,孙策自霸江东、建安四年袭取庐江、击败刘勋、虞翻驰檄豫章等情节。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孙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也表现了他作为一位领袖的人格魅力和坚定意志。
《小霸王怒斩于吉 碧眼儿坐领江东》这一回目,描述了孙策如何因嫉妒而怒斩于吉的事件。在曹操面前表现出对孙策的尊重和欣赏,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孙策的忌惮和忧虑,认为孙策的势力过于强大,可能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地位。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轨迹。孙策的形象尤为突出,他不仅是一个勇猛的战士,更是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政治家。通过他的言行举止,读者可以感受到一种英勇和智慧并存的气质。同时,《三国演义》也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无论是正面的英雄人物还是反面的角色,都让人印象深刻。
《三国演义》是一部具有深刻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作品。它不仅反映了三国时期的历史现实,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通过对这部文学作品的研究和解读,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认识人性,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