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 · 第九十回 · 五台山宋江参禅 双林镇燕青遇故

诗曰:
韩文参大颠,东坡访玉泉。
僧来白马寺,经到赤乌年。
叶叶风中树,重重火里莲。
无尘心镜净,只此是金仙。
原来五台山这个智真长老,是故宋时一个当世的活佛,知得过去未来之事。数载之前,已知鲁智深是个了身达命之人,只是俗缘未尽,要还杀生之债,因此教他来尘世中走这一遭。本人宿根,还有道心,今日起这个念头,要来参禅投礼本师。宋公明亦然是素有善心,时刻点悟,因此要同鲁智深来参智真长老。当时众弟兄亦要同往,宋江难以阻当,就与军师众皆计议,只除公孙胜道教外,可委副先锋掌管军马。四哨无人,可差金大坚、皇甫端、萧让、乐和一同卢俊义管领大队军马,陆续前进。
宋江与众将,只带一千人马,同鲁智深来到五台山下。就将人马屯扎下营。先使人上山报知。宋江等众弟兄,都脱去戎装惯带,各穿随身锦绣战袍,步行上山。转到山门外,只听寺内撞钟击鼓,众僧出来迎接,向前与宋江、鲁智深等施了礼。数内有认的鲁智深的多,又见齐齐整整百余个头领跟着宋江,尽皆惊羡不已。堂头首座来禀宋江道:“长老坐禅入定之际,不能相接,将车切勿见罪,恕责则个!”遂请宋江等先去知客寮内少坐。供茶罢,侍者出来请道:“长老禅定方回,已在方丈专候,启请将军进来。”宋江等一行百余人,直到方丈,来参智真长老。那长老慌忙降阶而接,邀至上堂,各施礼罢。宋江看那和尚时,六旬之上,眉发尽白,骨格清奇,俨然有天台方广出山之相。众人入进方丈之中,宋江便请智真长老上座,焚香礼拜,一行众将,都已拜罢。鲁智深向前插香礼拜。智真长老道:“徒弟一去数年,杀人放火不易。”鲁智深默默无言。宋江向前道:“久闻长老清德,争耐俗缘浅薄,无路拜见尊颜。今因奉诏破辽到此,得以拜见堂头大和尚,平生万幸。智深和尚与宋江做兄弟时,虽是杀人放火,忠心不害良善,善心常在。今引宋江等众弟兄来参大师。”智真长老道:“常有高僧到此,亦曾闲论世事循环。久闻将军替天行道,忠义于心,深知众将义气为重。吾弟子智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浒传·第九十回·五台山宋江参禅 双林镇燕青遇故”是《水浒传》中的一个故事情节,描述的是宋江和燕青在智真长老的指点下,前往五台山参禅,并在双林镇遇到了故人燕青

五台山是《水浒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点,其智真长老具有预知未来的能力。在这一章节中,宋江与鲁智深一同来到五台山参禅投礼本师。通过这次参禅活动,宋江不仅获得了精神上的净化和提升,也加深了他与梁山好汉们的情感联系。

在双林镇,燕青遇到了他的老朋友——施恩。燕青与施恩重逢后,共同回忆起了他们的往事,这段回忆充满了温馨与感慨。这不仅展现了人物之间的深厚友情,也反映了《水浒传》中对人物关系和情感纠葛的深刻描绘。

这一章节不仅是《水浒传》精彩情节的一部分,也是对人物性格、命运以及人际关系的深刻探讨。通过这些丰富的情节和细节,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水浒传》这一经典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并从中领悟到更多的人生哲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