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燕青辞别贯忠道:“恐宋先锋悬念,就此拜别。”贯忠相送出门。贯忠相送出门。贯忠道:“兄长少待!”无移时,村童托一轴手卷儿出来,贯忠将来递与燕青道:“这是小弟近来的几笔拙画。兄长到京师,细细的看,日后或者亦有用得着处。”燕青谢了,教军人拴缚在行囊内。两个不忍分手,又同行了一二里。燕青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不必远劳,后图再会。”两人各悒怏分手。

燕青望许贯忠回去得远了,方才上马。便教军人也上了马,一齐上路。不则一日,来到东京,恰好宋先锋屯驻军马于陈桥驿,听候圣旨,燕青入营参见,不提。

且说先是宿太尉并赵枢密中军人马入城,已将宋江等功劳奏闻天子。报说宋先锋等诸将兵马,班师回军,已到关外。赵枢密前来启奏,说宋江等诸将边庭劳苦之事。天子闻奏,大加称赞,就传圣旨,命皇门侍郎宣宋江等面君朝见,都教披挂入城。

【诗句】
水浒传 · 第九十回 · 五台山宋江参禅 双林镇燕青遇故
次日,燕青辞别贯忠道:“恐宋先锋悬念,就此拜别。”贯忠相送出门。贯忠道:“兄长少待!”无移时,村童托一轴手卷儿出来,贯忠将来递与燕青道:“这是小弟近来的几笔拙画。兄长到京师,细细的看,日后或者亦有用得着处。”燕青谢了,教军人拴缚在行囊内。两个不忍分手,又同行了一二里。燕青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不必远劳,后图再会。”两人各悒怏分手。

【译文】
第二天,燕青向贯忠告别说:“恐怕宋将军担心,就此告辞。”贯忠送燕青出了门。贯忠说:“你兄长请稍等!”过了一会儿,村里的孩童拿来一卷手卷递给燕青说:“这是我最近画的几幅画。你去京城的时候,慢慢欣赏吧,以后或许还能派上用场。”燕青表示感谢,让士兵把这幅手卷绑在马鞍上。两人依依不舍地告别,又一起走了一二里路。燕青说:“‘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不要麻烦您远送,以后有机会再见。”两人各自忧郁地分开。

燕青目送贯忠走远了,才骑上马,让士兵也上了马,一起上路。没过多久,他们来到了东京,正好碰上宋先锋屯驻军马在陈桥驿,等待圣旨,燕青进入营帐参见,就不提了。

再说先前宿太尉和赵枢密率领的士兵入城,已经把宋江等人的功劳报告给了天子。报告说宋先锋等人的军队班师回朝,已经到达关外。赵枢密前来禀报,说宋江等人在边疆劳累的情况。天子听到报告,大加赞赏,就传下圣旨,命令皇门侍郎宣召宋江等人面圣朝见,都让他们穿戴整齐入城。

【注释】

  • “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的故事。
  • “第九十回”:指小说《水浒传》中的第九十个故事章节。
  • “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东北部,是一座著名的佛教圣地。
  • “双林镇”:可能是小说中某个具体的地名或虚构的地方。
  • “燕青”:《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绰号“浪子”。
  • “贯忠”:这里指宋江的朋友,可能是小说中的人物名。
  • “陈桥驿”:《水浒传》中的具体地点,位于今天的河北省境内。
  • “皇门侍郎”:可能指的是皇帝身边的官员,负责传达皇帝的命令。
  • “披挂”:古代将领出征前要穿戴盔甲和战袍,这里指穿着军装。
  • “都教披挂入城”:意思是所有军队都要穿上盔甲进城,显示对天子的尊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宋江及其战友们归京途中的情景。从诗中可以看出,宋江和他的战友们历经艰辛,终于凯旋归来。诗中描述了他们在旅途上的所见所感,以及与当地百姓的交流。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他们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对朝廷的感激之情,体现了他们的英勇和智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