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上得马来,前行的众头领,已去了一箭之地,见宋江和贯忠说话,都勒马伺候。当下宋江策马上前,同众将进发。

话分两头:且说燕青唤一个亲随军汉,拴缚了行囊。另备了一匹马,却把自己的骏马,让与许贯忠乘坐。到前面酒店里,脱下戎装冠带,穿了随身便服。两人各上了马,军汉背著包裹,跟随在后,离了双林镇,望西北小路而行。过了些村舍林岗,前面却是山僻曲折的路。两个说些旧日交情,胸中肝胆。出了山僻小路,转过一条大溪,约行了三十余里,许贯忠用手指道:“兀那高峻的山中,方是小弟的敝庐在内。”又行了十数里,才到山中。那山峰峦秀拔,溪涧澄清。燕青正看山景,不觉天色已晚。但见:

落日带烟生碧雾,断霞映水散红光。

原来这座山叫做大伾山,上古大禹圣人导河,曾到此处。《书经》上说道:“至于大伾”,这便是个证见。今属大名府浚县地方。话休繁絮。且说许贯忠引了燕青转过几个山嘴,来到一个山凹里,却有三四里方圆平旷的所在。树木丛中,闪著两三处草舍。内中有几间向南傍溪的茅舍。门外竹篱围绕,柴扉半掩,修竹苍松,丹枫翠柏,森密前后。许贯忠指著说道:“这个便是蜗居。”燕青看那竹篱内,一个黄发村童,穿一领布衲袄,向地上收拾些晒乾的松枝榾柮,堆积于茅檐之下。听得马啼响,立起身往外看了,叫声奇怪:“这里那得有马经过!”仔细看时,后面马上,却是主人。慌忙跑出门外,叉手立著,呆呆地看。原来临行备马时,许贯忠说不用銮铃,以此至近方觉。

水浒传 · 第九十回 · 五台山宋江参禅 双林镇燕青遇故
【诗句】: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描写梁山好汉的故事为主,其中《水浒传》第九十一回至九十五回讲述了宋江在五台山参禅的故事。
【赏析】:
此诗描述了宋江和贯忠在双林镇的旅程开始,他们骑马前行,众头领已在一箭之地之外。接着,诗中提到了燕青让许贯忠乘坐自己的骏马,并自己换下了戎装冠带,换上便服。两人骑上马,军汉背着包裹跟随在后面,离开了双林镇,向西北小路行进。途中经过了许多村庄和小溪,到达了一个山僻小路,然后转过一条大溪,约行了三十余里,最终抵达了一个名为“蜗居”的地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宋江和贯忠在旅途中的冒险和探索。从准备行囊到更换装备,再到进入一个陌生的地方,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冒险精神。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对人物动作和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作者对于旅行的热爱和对于自然的敬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