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 第三十六回 · 绣鸳鸯梦兆绛芸轩 识分定情悟梨香院

话说贾母自王夫人处回来,见宝玉一日好似一日,心中自是欢喜。因怕将来贾政又叫他,遂命人将贾政的亲随小厮头儿唤来,吩咐他“以后倘有会人待客诸样的事,你老爷要叫宝玉,你不用上来传话,就回他说我说了:一则打重了,得着实将养几个月才走得,二则他的星宿不利,祭了星不见外人,过了八月才许出二门。”那小厮头儿听了,领命而去。贾母又命李嬷嬷袭人等来将此话说与宝玉,使他放心。那宝玉本就懒与士大夫诸男人接谈,又最厌峨冠礼服贺吊往还等事,今日得了这句话,越发得了意,不但将亲戚朋友一概杜绝了,而且连家庭中晨昏定省亦发都随他的便了,日日只在园中游卧,不过每日一清早到贾母王夫人处走走就回来了,却每每甘心为诸丫鬟充役,竟也得十分闲消日月。或如宝钗辈有时见机导劝,反生起气来,只说“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这总是前人无故生事,立言竖辞,原为导后世的须眉浊物。不想我生不幸,亦且琼闺绣阁中亦染此风,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因此祸延古人,除四书外,竟将别的书焚了。众人见他如此疯颠,也都不向他说这些正经话了。独有林黛玉自幼不曾劝他去立身扬名等语,所以深敬黛玉。
闲言少述。如今且说王凤姐自见金钏死后,忽见几家仆人常来孝敬他些东西,又不时的来请安奉承,自己倒生了疑惑,不知何意。这日又见人来孝敬他东西,因晚间无人时笑问平儿道:“这几家人不大管我的事,为什么忽然这么和我贴近?”平儿冷笑道:“奶奶连这个都想不起来了?我猜他们的女儿都必是太太房里的丫头,如今太太房里有四个大的,一个月一两银子的分例,下剩的都是一个月几百钱。如今金钏儿死了,必定他们要弄这两银子的巧宗儿呢。”凤姐听了,笑道:“是了,是了,倒是你提醒了。我看这些人也太不知足,钱也赚够了,苦事情又侵不着,弄个丫头搪塞着身子也就罢了,又还想这个。也罢了,他们几家的钱容易也不能花到我跟前,这是他们自寻的,送什么来,我就收什么,横竖我有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红楼梦 · 第三十六回 · 绣鸳鸯梦兆绛芸轩 识分定情悟梨香院”这一文学作品是出自《红楼梦》的第三十六回

在曹雪芹笔下,这不仅仅是一次寻常的相遇,而是情感与命运交织的深刻写照。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精致的环境描绘,曹雪芹展现了宝玉和黛玉、宝钗之间微妙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

这一回主要描述了宝玉与黛玉、宝钗等人物之间的互动以及宝玉对黛玉的感情深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宝玉不仅在物质上得到了黛玉的帮助,更在精神上得到了支持和鼓励。

这一回中还穿插了宝钗与宝玉之间的对话,这不仅展示了宝钗的性格特点,也间接揭示了宝玉对黛玉感情的变化。宝钗的言行举止和宝玉对她的态度,都反映出两人在情感上的微妙关系。

这一回通过丰富的情节设置和细节描写,展现了大观园中的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从宝钗邀请黛玉到怡红院,到宝玉在梦中遇见黛玉,再到宝玉和黛玉在梨香院的相会,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情感的张力和故事的深度。

从文学角度来说,第三十六回不仅是《红楼梦》的重要章节之一,其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它以其深刻的主题、复杂的人物性格以及精巧的情节结构,成为了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爱情小说不可多得的经典案例。通过这一回的描述,曹雪芹不仅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也反映了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因此,这一回不仅是《红楼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红楼梦》第三十六回不仅是一个关于情感的故事,更是一次对人性、社会和命运的深刻探讨。通过对这一回的分析,人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红楼梦》的艺术魅力,也能够从中领悟到更为丰富的人生哲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