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宝钗分明听见林黛玉刻薄他,因记挂着母亲哥哥,并不回头,一径去了。这里林黛玉还自立于花阴之下,远远的却向怡红院内望着,只见李宫裁、迎春、探春、惜春并各项人等都向怡红院内去过之后,一起一起的散尽了,只不见凤姐儿来,心里自己盘算道:“如何他不来瞧宝玉?便是有事缠住了,他必定也是要来打个花胡哨,讨老太太和太太的好儿才是。今儿这早晚不来,必有原故。”一面猜疑,一面抬头再看时,只见花花簇簇一群人又向怡红院内来了。定眼看时,只见贾母搭着凤姐儿的手,后头邢夫人王夫人跟着周姨娘并丫鬟媳妇等人都进院去了。黛玉看了不觉点头,想起有父母的人的好处来,早又泪珠满面。少顷,只见宝钗薛姨妈等也进入去了。忽见紫鹃从背后走来,说道:“姑娘吃药去罢,开水又冷了。”黛玉道:“你到底要怎么样?只是催,我吃不吃,管你什么相干!”紫鹃笑道:“咳嗽的才好了些,又不吃药了。如今虽然是五月里,天气热,到底也该还小心些。大清早起,在这个潮地方站了半日,也该回去歇息歇息了。”一句话提醒了黛玉,方觉得有点腿酸,呆了半日,方慢慢的扶着紫鹃,回潇湘馆来。
一进院门,只见满地下竹影参差,苔痕浓淡,不觉又想起《西厢记》中所云“幽僻处可有人行,点苍苔白露泠泠”二句来,因暗暗的叹道:“双文,双文,诚为命薄人矣。然你虽命薄,尚有孀母弱弟,今日林黛玉之命薄,一并连孀母弱弟俱无。古人云‘佳人命薄’,然我又非佳人,何命薄胜于双文哉!”一面想,一面只管走,不防廊上的鹦哥见林黛玉来了,嘎的一声扑了下来,倒吓了一跳,因说道:“作死的,又扇了我一头灰。”那鹦哥仍飞上架去,便叫:“雪雁,快掀帘子,姑娘来了。”黛玉便止住步,以手扣架道:“添了食水不曾?”。那鹦哥便长叹一声,竟大似林黛玉素日吁嗟音韵,接着念道:“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尽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紫鹃听了都笑起来。紫鹃笑道:“这都是素日姑娘念
红楼梦 · 第三十五回 · 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红楼梦》中的第35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是关于两位小丫环白玉钏和黄金莺的故事。这一情节不仅揭示了人物性格,也体现了宝玉与黛玉之间的情感纠葛。下面将详细介绍该回的内容:
- 故事背景
- 主要事件:在这一回中,白玉钏和黄金莺这两个角色成为了故事的中心。白玉钏是金钏儿的妹妹,而黄金莺则是另一个重要的小丫头。她们的行为和互动构成了本回的主要内容。
- 社会环境:贾府作为大观园的主人,其内部关系错综复杂。白玉钏和黄金莺作为府中人,其日常行为和选择自然受到外界的密切关注。同时,宝玉、黛玉等人物的情感纠葛也为这一回增添了更多的戏剧性。
- 人物性格
- 白玉钏:白玉钏在故事中以其善良和忠诚著称。她对母亲和哥哥的关心显示了她内心的柔软和孝顺。尽管面对黛玉对她的冷漠态度,白玉钏并未采取过激的行为,而是选择了忍耐和尊重。
- 黄金莺:黄金莺则以其机智和机敏闻名。她在上一回的表现展现了她聪明的一面,同时也为这一回的“巧结梅花络”提供了线索。
- 色彩运用
- 色彩的象征意义:在这个故事中,色彩不仅仅是视觉上的装饰,更是情感和性格的象征。例如,白玉钏和黄金莺的色彩搭配,以及他们所穿的衣服颜色都暗示了他们的性格特点。
- 色彩对比:通过对比白玉钏的纯洁和黄金莺的娇俏,作者展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和命运。这种鲜明的对比也是《红楼梦》中常见的艺术手法,用以增强文本的层次感和深度。
- 情感纠葛
- 宝玉的感情:宝玉作为故事的主要角色之一,他对黛玉的情感复杂而微妙。黛玉对他的冷淡态度,使得宝玉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苦。这为宝玉与黛玉之间的关系增添了更多的戏剧性和冲突。
- 家族压力:王夫人作为贾母的代表,对家族事务有着严格的管理和控制。这使得宝玉在处理家庭事务时不得不考虑到王熙凤的利益,从而影响了他和黛玉的关系。
- 象征意义
- 莲花的象征:莲叶羹是故事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代表着纯洁和美好。白玉钏亲手尝试莲叶羹的场景,不仅是一个动作描写,更是一个情感的象征,体现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人的关怀。
- 梅花的象征:梅花代表了坚韧和不屈。黄金莺巧结梅花络的形象,暗示了她的机智和独立,以及她在复杂环境中保持自我的能力。
- 文学价值
- 人物塑造:《红楼梦》中的人物性格被赋予了丰富的细节和深刻的心理描述。白玉钏和黄金莺的性格塑造,不仅让读者对他们有了深入了解,也使得整个故事情节更加生动和有趣。
- 情感表达:宝玉与黛玉之间复杂的情感关系,通过这一回的描述得以展现。作者通过对两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封建社会中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
- 文化内涵
- 家族观念:在贾府这样的封建大家庭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和地位决定了每个人的生活轨迹。白玉钏和黄金莺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期望和限制。
- 女性命运:在《红楼梦》中,女性角色的命运往往受到家族和社会的双重影响。白玉钏和黄金莺的经历展示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 审美体验
- 视觉美感:在《红楼梦》中,作者通过精致的场景描写和色彩运用,创造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白玉钏和黄金莺的形象以及她们的服饰,都是视觉美的体现。
- 情感共鸣:故事中的情感纠葛和人物的命运,触动了读者内心深处的情感。读者在阅读这一回时,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感受到人性的复杂和多样。
可以看出《红楼梦》第三十五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不仅丰富了小说的情节,也为理解宝玉和黛玉的关系提供了一个重要窗口。《红楼梦》作为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其深刻的人文精神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至今仍吸引着无数读者去探索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