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宝玉下学回来,见了贾母。贾母笑道:“好了,如今野马上了笼头了。去罢,见见你老爷,回来散散儿去罢。”宝玉答应着,去见贾政。贾政道:“这早晚就下了学了么?师父给你定了工课没有?”宝玉道:“定了。早起理书,饭后写字,晌午讲书念文章。”贾政听了,点点头儿,因道:“去罢,还到老太太那边陪着坐坐去。你也该学些人功道理,别一味的贪顽。晚上早些睡,天天上学早些起来。你听见了?”宝玉连忙答应几个“是”,退出来,忙忙又去见王夫人,又到贾母那边打了个照面儿。
赶着出来,恨不得一走就走到潇湘馆才好。刚进门口,便拍着手笑道:“我依旧回来了!”猛可里倒唬了黛玉一跳。紫鹃打起帘子,宝玉进来坐下。黛玉道:“我恍惚听见你念书去了。这么早就回来了?”宝玉道:“嗳呀,了不得!我今儿不是被老爷叫了念书去了么,心上倒像没有和你们见面的日子了。好容易熬了一天,这会子瞧见你们,竟如死而复生的一样,真真古人说‘一日三秋,这话再不错的。”黛玉道:“你上头去过了没有?”宝玉道:“都去过了。”黛玉道:“别处呢?”宝玉道:“没有。”黛玉道:“你也该瞧瞧他们去。”宝玉道:“我这会子懒待动了,只和妹妹坐着说一会子话儿罢。老爷还叫早睡早起,只好明儿再瞧他们去了。”黛玉道:“你坐坐儿,可是正该歇歇儿去了。”宝玉道:“我那里是乏,只是闷得慌。这会子咱们坐着才把闷散了,你又催起我来。”黛玉微微的一笑,因叫紫鹃:“把我的龙井茶给二爷沏一碗。二爷如今念书了,比不的头里。”紫鹃笑着答应,去拿茶叶,叫小丫头子沏茶。宝玉接着说道:“还提什么念书,我最厌这些道学话。更可笑的是八股文章,拿他诓功名混饭吃也罢了,还要说代圣贤立言。好些的,不过拿些经书凑搭凑搭还罢了;更有一种可笑的,肚子里原没有什么,东拉西扯,弄的牛鬼蛇神,还自以为博奥。这那里是阐发圣贤的道理。目下老爷口口声声叫我学这个,我又不敢违拗,你这会子还提念书呢。”黛玉道:“我们女孩儿家虽然不要
红楼梦 · 第八十二回 · 老学究讲义警顽心 病潇湘痴魂惊恶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红楼梦》是一部脍炙人口的中国古典文学巨著,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这部作品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通过主要人物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复杂。接下来将简单介绍第八十二回中“老学究讲义警顽心 病潇湘痴魂惊恶梦”这一情节:
- 主要内容概述
- 情节背景:这一回讲述了贾府中的一位老学究给贾宝玉讲解经书的故事。宝玉因听不进去而感到烦闷,但贾母和黛玉都对此表示理解和支持。
- 主要角色:贾宝玉(宝玉),贾母,黛玉,老学究。
- 情节发展:在老学究的讲解中,宝玉突然想起了黛玉,急忙去找她,却不小心让黛玉吃了一惊。这一情节展示了宝玉对黛玉的情感。
- 人物关系解析
- 宝玉与黛玉的情感纠葛:宝玉与黛玉之间的情感纠葛是小说的重要线索之一。在第八十二回中,宝玉对黛玉的感情再次被提及,尤其是他对黛玉突然出现的反应,显示了他的内心波动。
- 贾母的角色定位:贾母在小说中是一个慈祥而又严厉的长者形象。在第八十二回中,贾母的态度体现了她的关心以及对宝玉的教育和引导。
- 老学究的角色作用:老学究作为教育者,他的讲解和宝玉的听课状态反映了当时读书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在这一回中,老学究的讲课成为了连接宝玉和黛玉情感的一个重要环节。
- 主题思想探讨
- 爱情与学业的冲突:第八十二回通过宝玉对黛玉的思念以及贾母的教育态度,探讨了在封建社会背景下,爱情与学业如何相互影响。宝玉的情感反应和贾母的期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人物性格的刻画:通过对宝玉和黛玉以及其他角色的心理描写,曹雪芹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使得《红楼梦》的人物关系更加立体和真实。
- 社会阶层的象征: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的命运反映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同时也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人性的光辉。
- 文学艺术手法分析
- 对话的运用:在《红楼梦》中,对话是展示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的重要手段。在第八十二回中,宝玉与老学究的对话充满了哲理和生活智慧,同时也展现了两人的性格特点。
- 场景描写的细腻:曹雪芹通过对潇湘馆等场景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既温馨又带有忧郁的氛围,为故事的发展增加了深度。
- 象征意义的运用:许多诗词歌赋在《红楼梦》中都有深远的象征意义,如“好了!如今野马上了笼头了”等句子,不仅描绘了故事情节,还富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 历史背景和社会影响
- 历史背景:《红楼梦》成书于清乾隆年间,这一时期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为小说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 社会影响:《红楼梦》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也对中国的白话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了解了《红楼梦》第八十二回中“老学究讲义警顽心 病潇湘痴魂惊恶梦”的具体情节后,读者可以进一步探索以下几个方面:
- 人物心理的深入解读:通过分析宝玉、黛玉及其他角色的心理活动,理解他们在特定情境下的感受和反应。
- 社会文化的深入了解:学习《红楼梦》中的文化元素和社会背景知识,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习惯。
- 文学艺术的欣赏:欣赏《红楼梦》的艺术魅力,包括其精妙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通过对《红楼梦》第八十二回“老学究讲义警顽心 病潇湘痴魂惊恶梦”的具体情节分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这部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和价值。《红楼梦》不仅是一部反映封建社会的小说,更是一部具有深刻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的作品。通过对这一情节的学习,读者能够更好地把握小说的主题,理解作者对于人性、情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