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驾遵长途,绵邈途难寻。
我行一何艰,山川阻且深。
洿泽无夷轨,重峦有层阴。
零雨淹中路,玄云蔽高岑。
俯悼孤行兽,仰欢偏翔禽。
空谷回悲响,流风漂哀音。
羁旅淹留人,怅望愁我心。
杂诗二首 其一
介绍
《杂诗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组七言古诗。第一首写对国家民族的忧虑,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第二首抒发了自己孤独漂泊之感,反映了他穷困潦倒的生活状况。
第一首“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这一句,描绘了一幅细腻而生动的画面:细雨中,鱼儿欢快地跃出水面;微风中,燕子斜掠天际。这种生动的描绘,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仿佛让人能够感受到鱼儿的欢快和燕子的灵动。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自由。
“斜飞度两岸,来往成一家。”这句诗也表现出了燕子的灵动与自由,它们在天空中飞翔,时而斜飞过两岸,时而在天空中穿梭往来,形成了一种和谐而有序的景象。这种景象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更给人以心灵上的共鸣。
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自由,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相关推荐
【注释】: 命驾遵长途,绵邈途难寻。 我行一何艰,山川阻且深。 洿泽无夷轨,重峦有层阴。 零雨淹中路,玄云蔽高岑。 俯悼孤行兽,仰欢偏翔禽。 空谷回悲响,流风漂哀音。 羁旅淹留人,怅望愁我心。 【赏析】: 《杂诗二首》是西晋诗人左思的作品。这是第二首,写旅途所见的景物和所感之情。 首二句“命驾遵长途,绵邈途难寻。”写旅途之远,道路之难。“命驾”,指驾车出行。“遵”,循。“长途”,形容路途遥远
【注释】 桑妾:指女子,古代称妻子为“桑妾”或“妾”。倾筐未盈把:把筐子装满。排却不肯舍:推开了,不再留恋。悲苦多:痛苦很多。陈诉:倾诉。愁忧不销冶:忧愁不能消解。寒雁归所从:大雁南飞的方向。半途失凭假:中途失去了凭借和依靠。壮情:豪情壮志。抃(biàn):跳跃的样子。捍朝社:《诗经》中有《王风》,是卫国的诗篇,其内容与“朝”“社”有关。云汉:星名之一,指银河。渐:同“监”,监视。周雅
杂诗二首其一 混沌本无象,末路多是非。 达士志寥廓,所在能忘机。 耕凿时未至,还山聊采薇。 虎豹对我蹲,鸑鷟旁我飞。 仙人空中来,谓我勿复归。 格泽为君驾,虹蜺为君衣。 西游昆崙墟,可与世人违。 注释 1. 混沌本无象:混沌,古代神话中的原始混沌状态,象征混乱和无序。无象,指没有明确的形态或界限。 2. 末路多是非:末路,指人生或事物走向衰败的末端。是非,指是非之争,即好坏
诗句原文: 雨后清寒满袖风,雁声南去暮云浓。秋来杞菊能多少,欲助盘餐自不供。 译文: 雨后清寒满衣袖,雁南飞时天边云渐重。秋天来了,枸杞和菊花又能有多少,想要帮忙准备饭菜,自己却无法提供。 赏析: 这首诗是魏文帝曹丕的《杂诗二首》中的一首,通过描绘雨后的景色和雁南飞的情境,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雨后清寒满袖风,雁声南去暮云浓"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的画面,清新的空气中带着微凉
【注释】 瓦瓶:陶制的花瓶。 担山泉:指用陶制的花瓶从山上背来泉水,以供烧水。 石鼎:即铁釜,用金属制成的煮食器。 岩菊:指山中的野菊花。 燎:用火点燃。 松桂:松树和桂花,常作为香料使用。 茅屋:茅草盖的房屋。 清芬:香气清雅。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野外采菊时的生活情景。首句写诗人从山上背回泉水,第二句写用泉水煮岩菊,第三句写点燃松桂枝,第四句写清香满屋。整首诗语言简洁、朴素自然
【注释】 湄(méi):水边。小舟:小船。舣:停泊。山回:山峦起伏,曲折如屏。曲江:指湘江,这里代指家乡。深:幽静深远。 【赏析】 《杂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之一。共二首,此其一为第二首,作于上元二年(761)春天。诗中描写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江南春色图。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意境优美。“白露沙滩浸绿湄”,点明时间、地点和天气。白露时节,天气转凉,沙滩湿润,一片绿意;“小舟”二字
【注释】 故人:老朋友。万里外:远隔万里之外(指远离故乡)。夜梦:夜晚的梦境(梦见故人)。忽在兹:忽然出现在这里。一去二十年:自从分别已经二十年了。宛若平生仪:就像平常的样子。宛,好像,如同;仪,仪表、仪态。因悲久离别:因为悲伤长久的别离(与故人分别已久)。再拜:再次跪拜。前吐辞:上前陈述自己的心声。举手双涕下:举手擦泪。自诉长相思:自我诉说长久的思念。觉来天一涯:醒来之后,天地相隔一天涯
【注释】 杂诗二首其一:杂诗二首,指《杂诗》共二首。王胥习格熊,黄公善厌虎。王胥是春秋时鲁国人,善于养虎。黄公是战国时楚国人,善于射虎。“格”和“厌”是捕杀野兽的意思。血气一时衰,终为黠兽苦。意思是说,人的气血一时衰竭了,终究会被狡猾的野兽所害。 安身贵明哲,鸷猛奚足数。意思是说,安于现状,重视明智,那么凶猛的老虎又算得了什么。 鲁缟本非坚,犹能敌强弩。鲁缟是古代的丝织品。强弩是强有力的弓和弩机
注释: 漠漠江天淡淡秋,一声长笑下中流。 青蘋风急丝纶晚,人在芦花缺岸头。 译文: 江天辽阔、秋意浓淡,一声长笑传来,在中流荡漾。 青蘋风急如丝的暮色降临,我站在岸边,眺望着那片芦苇。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边景色和人物活动的诗歌,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 首句“漠漠江天淡淡秋”,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江天宽阔、秋意浓浓的场景,给人以宁静、深远的感觉。
【解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诗的前四句写“四序问寒暑,光景讵能同”的时令之异、物候之殊,进而感叹时光易逝、年华如梭、光阴不再,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光阴不再的感慨之情。接着,诗人以“观化人”为题,抒发自己对人生的看法:要早看破红尘,看清世态炎凉,不要被外物迷惑,而要追求高洁的志向,不要沉溺于世俗之中(或“要认清社会现实,看清人情冷暖”。此题中的“道黄石”、“归赤松”是典故,黄石公是汉初隐士
译文 西山郁郁苍苍,高耸入云霄。 松树不知岁月,下有千年茯苓。 瑶草纷披如繁星,白日秘藏寒暑更。 何者是三老翁,游戏层城来游历。 绰约皆异姿,矫若烟鸿惊四顾。 琳馆抚方诸,蹑蹑恣天行。 苍龙翼兰枢,白鹄游珠庭。 青童启双扉,晔晔飞电生。 中有龙峤经,芝简秘丹楹。 长跪问要言,含意了不经。 竦身向青霄,一举凌大清。 踊跃往从之,云雾忽杳冥。 寤来翳山茨,庶几通精灵。 静处以须之,叹息空屏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赏析作者情感及理解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明确题干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考生要先翻译诗歌,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最后赏析诗歌。 首先翻译诗歌,要注意关键字词的落实,如“窘迫”、“同众趋”、“发步”,“荆棘”等; 其次要概括诗歌内容,如第一句“世路多窘迫”
这首诗是辛弃疾的《杂诗二首·其一》。全诗共四十二句,分为十一句。下面是逐句的注释和赏析: 1. 辛俞从栾子,宁畏大戮施(注释:辛俞跟随栾子行动,宁愿忍受极大的羞辱。) 译文:辛俞追随栾子行事,宁可忍受巨大的耻辱。 赏析:这句表达了辛俞对追随有名望人物的忠诚,愿意承受巨大困难和羞辱。 2. 栾布事梁王,冒险犹陈词(注释:栾布侍奉梁王,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也坚持陈述自己的看法。) 译文
《杂诗》其二 西陆移脩晷,素节多寒阴。 端居屏营虑,凄气惨人心。 浮飙委时卉,零露伤青林。 仰见孤雌翔,玄鸟无遗音。 蟋蟀何愁苦,终夜长哀吟。 感物兴慨叹,忧思孰能任。 【注释】 1. 西陆:指秋天。西陆,秋季。2. 脩晷(guǐ):修长的时间。晷,日影,古代计时器具,用木柱支着,晷杆上刻有刻度。3. 素节:即秋月,秋季的月亮。4. 寒阴:即寒阴天。5. 端居:指独居或闲居。6. 营:同“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