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早梅
译文
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条。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
人们不知道寒梅靠近溪水而提早开放,以为那是经过冬天而尚未消融的白雪。
介绍
《早梅》是唐代诗人张谓创作的一首七绝。和其它咏梅诗不同,这首诗着重写出了“早”字,“早”指梅花开放之早。全诗通过转折交错、首尾照应的笔法,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寻觅的认识过程,并且透过表面,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
注解
寒梅:梅花。因其凌寒开放,故称。宋柳永《瑞鹧鸪》词:“天将奇艳与寒梅。乍惊繁杏腊前开。”
迥(jiǒng):远。
村路:乡间小路。唐李群玉《寄友》诗:“野水晴山雪後时,独行村路更相思。”
傍:靠近。
不知:一作“应缘”。应缘,犹言大概是。
发(fā):开放。
经冬:经过冬天。一作“经春”。
销:通“消”,融化。这里指冰雪融化。
赏析
明代钟惺、谭元春《唐诗归》:钟云:到作迟想,妙!妙!
北宋官方编撰《宣和书谱》:(昱)作字有楷法,其用笔类段季展,然筋骨太刚,殊乏婉媚,故雅德者避之。尝自书其自作《早梅》诗云:“应缘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消”。岂有得于此者?宜其字特奇崛,盖是挟胜气以作之耳。
相关推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冕的《早梅》。 一 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注释:一株傲立在寒冷环境中的梅花,如同洁白的玉石一般挺拔。它远远地生长在村庄的路上,靠近溪流的桥边。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注释:不知道是因为临近溪流的水,使得花儿提前开放;也怀疑是不是冬天的冰雪还未完全消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寒梅在冰雪中顽强绽放的情景。首句“一树寒梅白玉条”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在严冬里独自绽放的坚韧精神,同时表达了对梅花高洁品格的赞美。 译文: 天生根性独特异,万物皆难与之陪。 自古以来迎春早,严冬斗雪开。 艳寒宜雨露滋润,香冷隔尘埃。 堪把依松竹,良涂一处栽。 注释与赏析: 1. 天然根性异:这里的“根性”指的是梅花的本性和特性。梅花与其他植物不同,它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即使在严寒中也能绽放。 2. 万物尽难陪:这句表达了梅花的独特之处
【注】 ①“早梅”:指腊梅花。②“寒开”:即“寒开花”。③“镜台”:妇女梳妆用的镜子。 【赏析】 此诗写闺中少妇对早梅的欣赏,赞美其不畏严寒、傲雪斗霜之精神。全诗四句,每句五字,韵脚相同,一韵到底,读来铿锵悦耳,音韵和谐,朗朗上口。 前两句写园中梅花,是说园中已有了腊梅花,每年这个时候它都冒着严寒绽开了。这里以“寒开”二字突出腊梅花不怕寒冷的特点。
早梅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注释: - 早梅:梅花通常在春季开放,而这里的“早梅”则特指在冬季开放的梅树。 - 发高树:梅树挺拔地生长在高处。 - 迥映楚天碧:形容梅花在远处的楚天空阔的碧蓝背景中格外鲜明。 - 朔吹:北方寒冷刺骨的风,这里指的是北风。 - 飘夜香:夜晚风中飘散梅花的香气。 - 繁霜滋晓白
《早梅》 注释: - 万木冻欲折:万木,众多的树木;冻欲折,被冰雪压得快要折断。 - 孤根暖独回:孤根,独自的一根树;暖独回,独自回暖。 - 前村深雪里:前村,前面的村庄;深雪里,在深深的雪地里。 - 昨夜一枝开:昨夜,昨晚;一枝,一枝花。 - 风递幽香去:风吹送梅花的香气到远处去。 - 禽窥素艳来:禽,鸟类;窥,偷看;素艳,纯白而鲜艳的花朵。 - 明年如应律:明年,未来一年;如应律
【注释】 1. 早梅:指在早春时节绽放的梅花。 2. 寒梅白玉条:形容梅花像洁白的玉石一样,枝条晶莹剔透。 3. 迥临:远远地靠近。 4. 村路:乡村的道路。 5. 傍溪桥:靠近溪水的桥边。 6. 疑是经春雪未销:怀疑是不是春天刚下的雪还没有融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春时节的乡村景象,通过对梅花、溪流和道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首句“一树寒梅白玉条”
解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商隐,他以咏物寄情为诗风,善于借助自然景物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慨。此诗通过梅花的形象和行为,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译文: 早梅如同缀有雪花般,枝干挺拔而含蓄着情感。在严寒中,它依然淡雅地妆饰,展现出美丽的笑颜。它的花香四溢,使得春天早早来临;素雅的花瓣在月光下绽放,与月亮相映成辉。 迁谪之客站在岭头,看到这娇美的梅花,不禁感到悲伤而婉转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本题时,先要理解诗歌内容,然后结合注释,把握诗句意思,最后分析诗人的情感。 “早梅”是题目,点明了诗歌的内容,这是一首咏梅诗。“江南近腊时,已亚雪中枝。”意思是在江南临近腊月的时候,梅花已经胜过了积雪中的枝条。(腊:指冬季)“一夜欲开尽,百花犹未知。”“一夜”指一夜之间。梅花一夜就要盛开完毕了,而其它百花还不知道呢!(犹:尚、未)。“人情皆共惜
解析与注释: 1. "照夜直为明月侣" - 描述的是梅花在夜晚开放,独自照亮黑暗,仿佛是明月的伴侣。这里的“直”和“侣”都表达了一种独立而坚定的态度,暗示了梅花不畏严寒,独自绽放的特性。 2. "倚风先作艳阳媒" - 梅花借助风的力量,率先开放,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这里的“艳阳”是指温暖的阳光,梅花通过这种开放,成为了迎接春天的使者。 3. "多情欲著红妆面" - 梅花有着强烈的生命力
【注释】 尚居阑菊殿:还住在百花的尽头,即在百花之中。阑,花篱;菊殿,指菊丛中。 岂占杏桃先:岂能抢先占得早开的杏花、桃花呢? 梅自伤迟暮:梅花自怜年岁已晚。 人犹作早看:人们仍然早早地观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借咏梅花自况,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青春不再的感慨。 首句“尚居阑菊殿”,言其虽居百花之尾,但并不自卑,反而以百花为伴。第二句“岂占杏桃先”,意谓自己虽然不比早春的杏花
【注释】 乔林:高大的树林。 天意:上天的旨意。 始知:才发觉。 和羹事:调制羹汁的事,比喻做官之事。 百花头上开:梅花在百花之上开放。 赏析: 《早梅》是一首咏物诗,借梅花傲雪斗霜之姿,赞颂了不畏严寒、迎难而上、乐观向上的精神。全诗以“早梅”为题,托物言志,表达了自己不慕名利、傲然挺立、奋发向上的情怀。 首句“雪压乔林冻欲摧”,描写了早梅生长环境的险恶和恶劣,同时暗示出早梅不畏严寒
【注释】: 才:刚刚;了又:刚过去,又过来;群木:指众多的树木;叶叶空:树叶凋落殆尽;吹尽:吹散;依然新白抱新红:白色的梅花依然傲立在枝头,红色的梅花紧紧抱在一起。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早梅的诗。“东风才了又西风”,“了”字下得巧妙,既写出了风的频繁变换,也表现出诗人对风中之花命运的关注和同情。群木山中叶叶空,写早梅生长之地,一片荒凉,没有其他植物。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
解析与注释: 1. 早梅 - 冥寞: 形容梅花的孤独与寂静的美。 - 元崖宅有神: 指梅花生长在悬崖上,仿佛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 冷香寒色: 描绘梅花散发的香气和清冷的颜色。 - 漏天真: 透露出一种纯真无邪的美。 2. 感深暖日常为力,杰出飞霜恐后春 - 感深暖常为力: 即使外界环境温暖,也难以使梅花绽放。这里强调了梅花坚强不屈的特性。 - 杰出飞霜恐后春: 梅花在严寒中独自开放
早梅 贾少难逃赋鵩灾,终童不载使缨回。 只须浪作争春态,留取孤芳殿后开。 注释: 贾少:这里指贾岛(字阆石,一说姓陆,字无功,一字业,范阳(今北京西南)人)。“贾”是其字,“少”是对年幼的谦称。 鵩:一种鸟,也用作古地名。 终童:终南县人,唐代诗人,与韩愈同榜进士。“终童”也是对终南山(在陕西秦岭中段)的代称。 缨:古代系帽的丝带。 浪:随意、无拘束地。 争春态:竞相向人们展现春天的美好景色。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要点和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诗作,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其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圈出诗句中的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并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进行分析。最后,将诗歌的内容、情感以及技巧分析表达出来。本题中,“早梅”是诗人咏叹的对象,“早梅”即梅花;“雪径”即雪地小径;“清寒”形容小路旁梅花的清冷高洁
《早梅》是宋代诗人李錞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 雄蜂雌蝶两纷纷,梅子花香着莫人。 风急落芙无藉在,已应先减几多春。 ``` 我们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1. “雄蜂雌蝶两纷纷”:描述了雄蜂和雌蝶在春天里忙碌的景象。 2. “梅子花香着莫人”:描绘了梅花散发出的香气弥漫整个空间,但没有人能够闻到。 3. “风急落芙无藉在”:形容风吹得猛烈,梅花无法依附,随风飘落。 4.
《早梅》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如下: ``` 千林阒无伴,独秀益孤明。 索笑延幽赏,闻香失宿酲。 天教清到骨,我岂淡无情。 睡起黄昏月,花边洗破觥。 ```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千林阒无伴”: - “阒”意为寂静无声,形容周围的树林非常安静,没有任何声音,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 - “千林”指的是众多的树林,强调了数量之多。 - 整体表达了一种在众多树木中只有自己格外突出
早梅 何事悲摇落,空林有早春。 光辉一笑粲,领略万花新。 看去疑山雪,攀来效席珍。 妙香风送远,秀影月传真。 肌冷冰难斫,妆初粉未匀。 商量开瘦蕊,剩得占芳辰。 注释: -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梅花的景象。 - “何事悲摇落”,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认为梅花能够承受严寒和风雨的摧残,却能展现出更加美丽的花朵。 - “空林有早春”,形容梅花在寂静的树林中早早地绽放,给春天带来了生机。 -
【解析】 “江南”句:江南地区,在冬天接近腊月的时候梅花盛开。梅:指梅花。亚:靠近。枝:指树枝。 “一夜”句:一夜之间想要开放得全部凋零,百花还没有知道。 “人心”句:人们的心意空自相互怜惜,上天的意思不让开迟。 “莫讶”句:不要惊讶没有艳丽的花,芳香的筵席最好吹着笛子。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写梅花不畏严寒、孤标独傲、不与百花争春的特点来表现梅花的高洁品格。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
【解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小诗,诗人通过描绘早梅的形貌特点和精神风貌,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数萼初含雪”“孤清画本难”,写梅花刚绽放,还带有雪花,显得格外清高、脱俗;“有香终是别,虽瘦亦胜寒”写梅花虽然凋零了,但清香犹存,它胜过了寒冷的冬天。 【答案】 译文:梅花才几朵花苞上还挂着雪,孤芳自赏的梅花难入画师的法眼。梅花虽然凋谢了,但它依然散发着淡淡的香味,在寒冬中也显得格外美丽
【注释】 南枝:指梅花的南边枝条。 北枝:指梅花的北边枝条。 有两般:两种不同的意思。“一种”指“南枝”,意思是“北枝”没有这种意思。 吹笛:指吹奏笛子。 倚阑干:靠在栏杆上,即凭栏远眺。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抓住早梅在冬春季节里不同方位的枝条所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借以比喻人世间的不同遭遇和不同性格的人。全诗语言浅显,却含义隽永。 首句写早梅在冬春之交向阳与背阳的不同表现
《早梅》 荒村野水小春时,纵有梅开人未知。 几度携筇无觅处,今朝映竹忽横枝。 脱非入骨清香动,恐被传神淡墨欺。 酸意中含和鼎实,相期远到诵黄诗。 注释: 荒村野水小春时:荒凉的村庄,野外的水塘,小的时候。 纵有梅开人未知:即使梅花开放了,也没有人知道。 几度携筇无觅处:好几次带着手杖到处寻找却找不到地方。 今朝映竹忽横枝:今天在竹林中看到梅花突然斜着生长出来。 脱非入骨清香动
【解析】 “蜂蝶”是“知”的谐音,“竹外疏花”即指梅花。这首诗以“纷纷蜂蝶莫教知”,点出“早梅”的孤傲、高洁之性。诗人不写梅花开得繁密、艳丽,而只写疏枝上几朵梅花在寒风中独自开放,突出了梅花的清雅高洁。这两句既与首句遥相照应,又为次句“待到枝头春烂熳,便如诗到晚唐时”蓄势;同时,也使整首诗的格调显得高雅脱俗,富有诗意。 【答案】 译文 不要让蜜蜂和蝴蝶知道,竹丛外的几朵梅花正在盛开
诗句:似无还有暗香来,知是春风到早梅。 译文: 在寒冷的冬天,梅花依然顽强地开放,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让人忍不住想要靠近欣赏。这种香气来自于春天的气息,正是那温柔的春风将梅花唤醒,带来了新的生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末春初的景象,赞美了梅花不畏严寒、傲然绽放的精神。诗人以“似无还有暗香来”开篇,用“暗香”来形容梅花的芬芳,既表现了梅花的清高脱俗,也暗示了其内在的坚韧不拔。接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进行赏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诗歌的内容大致了解,再根据选项进行分析。 “贾少难逃赋鵩灾”一句中,“贾少”指作者的少年时期,贾少即年轻时的贾岛。贾岛是唐朝著名诗人,他一生清贫,以苦吟闻名。他曾因落第进士而心情抑郁,后在洛阳与陆羽、刘长卿等结社作诗,号为“郊寒社雨”。贾岛的诗多写荒凉萧瑟的景色,表现他的孤寂和苦闷。“赋鵩灾”,贾岛有首著名的七律《哭女》
《早梅》是唐代诗人张谓所作的一首七绝。诗中描绘了一树洁白如玉的寒梅,在冬日里独自开放的景象。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诗歌原文: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2. 诗句解析: - “一树寒梅白玉条”:这句通过“白玉条”形容梅花的颜色和质地,给人以纯净、高洁的感觉。 - “迥临村路傍溪桥”:描述了梅花与环境的相对位置,突显了梅花远离尘嚣
注释: 早梅:即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之一,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 扶筇(qiú)拄月:扶着手杖,依靠月光行走。筇是一种竹子制成的手杖。拄月,形容夜晚独自行走。 前溪:前面的小溪。 问讯:问候。江南第一枝:指江南地区最美的梅花,也是中国最有名的梅花。 驿使不来羌管歇:驿使不来了,羌管也随之停止吹奏。 等闲开落只春知:轻易地开放和凋谢,只有春天知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画面
【注释】荷:荷花。皪:花枝上露水润泽的样子。暖风:温暖的气息。 【赏析】此诗描绘了早春初梅傲然挺立,不畏严寒的生机。全篇语言朴实无华,不事雕琢,而含蕴丰富,耐人咀嚼。“荷已全凋菊未残,一枝的皪照江干。”首句点出时令。早春时节,正是百花凋谢、万物复苏的时候,荷花已经全都枯萎凋零,菊花也还未完全凋败。诗人抓住这个特定的时间,用“荷已全凋”和“菊未残”来表现时序的特点。第二句是说早梅在这时节中独自盛开
【注释】: 1. 一气独先天地春:指梅花的开放早于其他花卉,独占了春天。 2. 两三花占十分清:指梅花在百花中显得格外美丽和清新。 3. 冰霜不隔阳和力:比喻梅花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能够抵御严寒和霜冻。 4. 半点机缄妙化生:形容梅花在寒冬中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宛如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在早春时节独自绽放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梅花坚强生命力和独特美态的赞美之情
【解析】 (1)《早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作。此诗写早梅不惧严寒,独自盛开于冰雪之中,以“柴门”、“草莱”为背景,以东风为媒介,将早梅置于一个清新而优美的环境中,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品格。首联“一径萦迂入草莱,柴门虽设不曾开”,描写了冬日里柴门紧闭的景象。柴门紧闭,说明屋内有人,而屋内人不在,说明屋内无人。柴门虽设,却不曾开启,暗示着屋内主人已经远去。 (2)颔联“东风自泄春消息
【注释与赏析】: 篱笆下的菊花已经枯萎,香气飘向了南方。 花工或许没有私心,但春风知道吗? 译文: 在篱笆下,菊花凋零,它们的芬芳飘散到南方的枝头。 花儿们或许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但我仍要问一问春风,是否知晓这背后的秘密。 赏析: 这首诗以菊花为中心,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万物相互影响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对早梅与南枝的描绘,巧妙地展现了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微妙联系。同时
孟冬天地闭,萼绿数花开。 - 注释:孟冬,即初冬,形容寒冷的天气;闭,关闭或凋谢的意思,这里指冬日的花朵闭合;萼绿,绿色花萼;数开,指多次开放。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初冬的景象,花朵在寒冷中依然绽放,展现出生命力。 步绕溪上见,香从谷中来。 - 注释:步,散步;溪上,溪流旁边的小路上;见,看到;香,花朵的香味;谷中,山谷之中。 - 赏析:诗人漫步于溪边小路,闻到了远处山谷中传来的花香
【注释】 破:凋谢。几树:几枝。羌笛怨:指《梅花落》的乐曲声。汉宫妆:指汉武帝时王昭君出塞,以毛笔涂脂画眉,故称“王妆”。 【赏析】 这是一首写早梅的诗。全诗四句,每句五字,平仄相间,对仗工整。前两句是说梅花刚刚绽放就已凋谢了;三四句是说梅花虽在微风中吹来阵阵清香,但那香气却渐渐消散无踪;最后两句则写人们并不担心羌笛所奏《梅花落》的曲子会惹人怨恨,更不害怕汉朝王昭君远嫁匈奴时的那种化妆
【注释】 江南:指长江以南。冬十二月:指冬末,即农历的十一月。溪上:指溪边。三两花:两三枝梅花。载取:指用小船运来。小舟香影:指梅的香气在船上留下影子。棹:划船桨。 【赏析】 此诗是写江南冬日溪边梅树的。首句写梅树,次句写梅枝,末句写人。全诗构思新颖别致,语言清新明快,读来琅琅上口,有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寻常的冬日黄昏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早梅(第一句):“雪窗忽见两三花,便觉诗情渐有涯。” - 注释:在寒冷的雪窗中突然看见了两三朵梅花,这让作者感到诗的灵感渐渐有了边际。 - 赏析: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象(雪窗中的梅花),引发内心的感慨和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感悟,从而引出了“诗情”这一主题。这里的“雪窗”和“梅”形成了清寒、孤寂的画面,而“两三花”则增添了生机与希望,使得原本冷清的场景变得生动起来。 2.
《早梅》 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 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 注释: - 万树:众多的树木。 - 寒无色:形容冬天的树木都失去了生机,没有颜色。 - 南枝:指梅花生长的地方。 - 独有花:只有梅花独自开放。 - 香闻流水处:香气飘散到流水的地方。 - 流水:这里可能是指小溪、山泉等自然景观。 - 影落野人家:梅花的影子落在了野外人家的房舍上。 赏析: 《早梅》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不假阳和力” - 这句诗表明梅花不需要依赖春天温暖的阳光和水分,它自有生长的力量。这里的“阳和力”指的是春天的温暖和雨水,而“不假”表示梅花无需这些条件也能独立成长。 2. “孤生造物先” - “孤生”在这里指的是梅花独自开放而不与其他花争艳,“造物”指的是自然界的造化,即自然的法则或力量。这一句强调了梅花的独特之美,它不受外界条件的限制,而是凭借自身的力量绽放。
【注释】 ①破萼:梅花开放。羯鼓催花,形容梅花开得早而快。 ②晓风:早晨的风。 ③怪他玉骨崚嶒甚:奇怪他这么高傲,在天寒地冻的时候,它不开花。 ④不到天寒总不开:没有到冬天,梅花是不会开的。 赏析: 这首诗写梅花不畏严寒,不与桃李争春,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 首句“破萼无须羯鼓催”,用“羯鼓”比喻春天的鼓点(指报春的声音),说梅花不需羯鼓催促就自然开放,表现了梅花凌寒独放的特点。
【注释】 早梅:春天里先开的梅花。占断:独占,这里指独占春风。银钩:比喻新月。玉尘:指雪花。 清标:高洁的品格。 繁华境:指繁华富丽的环境。 桃李:泛指桃花和李花,是常见的比喻对象。 后时:晚于别人,不如人。 【赏析】 此诗写早梅傲霜斗雪、凌寒独放的风姿,以清新高洁之笔调赞美其“占断春风第一枝”的高贵品质。首句以“早梅”开得最早来点出题目的题咏对象,二句写早梅在春风中独占鳌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早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释义: 1. “无限含春意” - 表达了梅花在冬日里依然散发出春天的气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2. “朔风吹未开” - 描述了寒冷的冬天,北风凛冽,梅花尚未开放。 3. “不知残雪里” - 暗示了梅花生长在积雪覆盖的土地上,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4. “已有暗香来” - 虽然梅花还未完全开放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种独特的梅花,它的美丽和独特之处在于它不模仿其他花卉,而是保持了自己的个性。这首诗的翻译是: ``` 早梅 娇艳的红色羞于效仿其他花朵而低头, 它独自在生命的末路展现出自己的精神。 溪山深处苍崖之下,数朵梅花悄然绽放, 无需依赖春光的照耀也能独自盛开。 ``` 注释: - 姹紫嫣红耻效颦:形容梅花的颜色鲜艳,与其他花朵不同,不愿像其他花一样低垂着头。 - 独从末路见精神
【注释】: 1. 梦寐难忘姑射姿:梦见了姑射山的梅花,它美丽如仙女。 2. 春山无伴每相思:春天里只有梅花陪伴着我。 3. 谁将暖律翻三弄:是谁把温暖的阳光调成了三弄曲? 4. 却遣芳魂逗一枝:却让美丽的花朵吸引到了一枝。 5. 浅濑影疏人小立:在浅浅的水潭边,影子稀疏,人站立着。 6. 曲帘香动鸟先知:鸟儿飞过来,是因为闻到了香味。 7. 赏疏不待花如雪:欣赏时不需要等到花朵开得如同雪花一样。
早梅 大地春回发早梅,一枝先向百花开。 清香自足留天壤,岂为和羹结子来? 注释与赏析: 1. 大地春回发早梅,一枝先向百花开。 - 解析:春天来临,万物复苏之际,梅花率先盛开。这里的“早梅”象征着坚韧不拔、迎难而上的精神品质,即使在百花尚未绽放的时节,它依然独自盛开,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 赏析:此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早梅”不畏严寒、勇敢开放的品格,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精神的赞美和敬仰。
早梅 点点寒霜飘未尽,朝来忽见数枝开。 东皇岂解愁人意,先使庭梅报信来。 注释解析: - 点点寒霜飘未尽:指初冬时节,寒霜还残留在空气中,尚未完全融化。 - 朝来忽见数枝开:早晨时分,突然发现几枝梅花已经开放。 - 东皇岂解愁人意:东皇指的是春天的神灵或春神,诗人认为春神无法理解人的忧愁。 - 先使庭梅报信来:春神让庭院中的梅花作为使者来传达消息。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初冬寒霜中梅花的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