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登春岩里,更上最远山。
聊见宇宙阔,遂令身世闲。
清辉赏不尽,高驾何时还。
游烂柯山
介绍
《游烂柯山》是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朱熹的作品。
朱熹在淳熙十年(公元1183年)离开江西赴浙江的途中,游览了烂柯山,并写下了这首五言古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朱熹所描绘的烂柯山景色及其深刻的哲理思考。
相关推荐
注释: 1. 游烂柯山:游览烂柯山。烂柯山是晋人王质伐木时,见童子拿着斧头,坐在大树下睡着了,醒来后发现手中的斧头变成了一柄柯木做的剑,从此他就再也没有见过人了。 2. 步登春岩里:漫步登上春岩。春岩即春岩寺,位于浙江省淳安县境内。 3. 更上最远山:更上一重山。 4. 聊见宇宙阔:姑且看看宇宙的辽阔。 5. 遂令身世闲:于是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悠然自得。 6. 清辉赏不尽:欣赏不完这清澈明亮的光辉
诗句释义: 1. “石梁耸千尺,高盼出林□。” - “石梁”指的是山中的石桥。 - “耸千尺”表示石梁非常高峻,有千尺之遥。 - “高盼出林□”可能是指站在高高的石梁上,可以看到远处树林的轮廓。 2. “亘壑蹑丹虹,排云弄清影。” - “亘壑”指的是横穿山间的峡谷。 - “蹑”意为踩踏或行走。 - “丹虹”可能是指彩虹,这里形容彩虹横跨在峡谷之上。 - “排云弄清影”形容彩虹如同云雾一般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语言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同时要求考生平时多积累一些古诗文名句。 “采薪穷冥搜,深路转清映”,这两句意思是说:我为了采集木材,在深深的山里搜寻,转过一道道深谷,又看见了那幽静的景色。 “安知洞天里,偶坐得棋圣”,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哪里知道在这幽静的深谷中,偶然坐下来竟遇上了棋圣。 “至今追灵迹
【注释】 烂柯山:在会稽(今浙江绍兴)境内。相传晋人王质伐木至山中,观棋而忘了时间,直到局终方知已经过了17年,这时他的斧柄已经朽烂了。后人遂以“烂柯”比喻世事变幻。 沙门:佛教徒的自称。 灭迹:消失踪迹。 真圆寂:指达到佛家所说的彻底死亡。 罗浮:山名,在今广东增城。传说晋代葛洪曾炼丹于此山。白日归罗浮:形容从遥远的山中返回来,犹言“白日出山”。飞锡;佛教语,指和尚坐化。 【赏析】
【注释】烂柯山:传说晋人王质伐木时,见二童子对弈,至日暮方归,斧柄已烂为两个小树桩。后用“烂柯山”指名山胜地。 尘氛:尘俗之气。 坛边:即山之巅。 探幽路不真:探寻山中小路,却不知是幻境。 清世累移晨:在清静的世间度过了一天。 赏析:此诗描写游烂柯山的情景。开头两句写游兴,三、四句写山景,五、六句写山中所见,七八句写山中之迷。全诗以游历烂柯山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仙境的向往和追求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游烂柯山:描述诗人前往烂柯山(位于浙江省)的情景。烂柯山以传说中仙人王质下棋时,烂柯树化为灰烬的故事而闻名。 2. 登岩已寂历:到达山上后,发现周围非常安静和寂静。 3. 绝顶更岧峣:在山顶上,更加显得峻峭高耸。岧峣形容山的高峻。 4. 响像如天近:山峰的回音仿佛与天空相接,给人以深远之感。 5. 窥临与世遥:从山顶向下看,世界显得遥远和不真实。 6.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 此诗首联“圣游本无迹,留此示津梁”的意思是:圣人的出游本来没有踪迹,留下的只有这道桥梁。颔联“架险知何适,遗名但不亡”的意思是:架桥渡水,知道哪里是目的地,留下美好的名声,却也不会消亡。颈联“只今成佛宇,化度果难量”的意思是:现在已经成为佛教建筑,教化、度化的结果难以估量。尾联“万方多难日,一国两公卿”的意思是:在战乱频繁的日子里
【注释】 游:游览。烂柯山:相传晋人王质伐木至山中,见二童子对弈,就停下观看,不知不觉过了一百年,回到人间已物是人非,才知道已经过去一百年了。此诗为游烂柯山而作。 二仙行自适(二仙,指王质与两个仙女):二仙游玩得十分自在愉快。自适:自由自在。 日月徒迁徙(徒,白白地):太阳、月亮白白地移动迁移。徙:迁移,移动。 不语寄手谈(不语:不说什么,指不说话;手谈:用手交谈),无心引樵子(无心:指无欲无求
【注释】 仙山:指烂柯山。烂柯山在浙江省新昌县西南,因晋代王质伐木观棋时,不觉烂柯化为石,故称烂柯山。 习禅(shì zhēn):学习佛教禅宗。这里指修行。 了知通李释:了解佛教禅宗的道理。李释:佛教禅宗六祖惠能的字。 昔作异时人:过去是不同时代的人。 今成相对寂:现在成了相互静默、互不交谈的人。 便是不二门:这就是佛教禅宗所说的“不二门”(即悟性与本性)。 自生瞻仰意:自己产生了仰慕之意。
【注释】 烂柯山:传说晋人王质伐木至山,观弈烂柯而死。后人以“烂柯”指山名。此诗即借烂柯指山。 凌清景:凌,通“凌”,超越,越过;清景,清新秀丽的风景。 下视众山中:从山上俯瞰众山。中,众山之中。 云日遥相对:远望云和日,相映成趣。 川原无不通:山川原野,没有不相通的。 自致高标末:自己追求的高境界在高处。 高标:高尚的目标或境界。 何心待驭风:何必等待驾御风力,意谓超然物外,不受拘束。
【注释】烂柯山:山名。在今浙江省衢州市西南,相传晋人王质伐木至山下,观棋烂为柯,就树而坐。后因以“烂柯”喻时间易逝。横半规:横亘于天空的弯月。穹崇:高耸。翠微:指山色青翠。云扃:关锁。苔石:指山间的石上长着苔藓。后贤:后来的人。 【赏析】 《游烂柯山》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前二句写山形地势;三、四句写山上景致和无人赏识;五、六句写诗人自己登上烂柯山,与后世之人共赏美景
注释:神仙的棋局显示给樵夫看,能言善辩让人忘记了归路。 因为看到斧头烂了,所以才知道孙子的头发已经变白了。 谁说遗迹已经存在很久,举意就像白天和傍晚一样短暂。 赏析:此诗以仙人示樵夫弈棋的情景,表现了人生易老、世事难料的主题。诗人用“仙弈”来比喻人生的棋局,用“樵夫”来比喻凡人,用“斧柯”来比喻时间。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但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注释】 烂柯山:位于浙江省武义县西北与江山市交界的天台山麓,为浙中名山之一。相传晋人王质伐木至山中,观二童子对弈,竟忘归。及返,斧柯皆烂。因以为“烂柯”之称,并传有仙人曾于此山得道。会真要:指得到仙家指点。信人:深信不疑的人。转与信人说:把它传给那些相信的人听。月影清江中:形容月亮映照在清澈的江水中。可观不可得:可以看见,却不能抓住。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仙山的七绝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游烂柯山 - 注释: - “烂柯山”:指烂柯寺,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境内,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化遗址。 - 译文: - 游览烂柯山。 2. 春郊杂遝拥红旌 - 注释: - “春郊杂遝”:春天的郊外,人或车辆众多。 - “拥红旌”:挥舞红色的旗帜。 - 译文: - 春天的郊外,人或车辆繁多,旗帜飘扬。 3. 共访仙踪啸傲行 - 注释: - “共访仙踪”
诗句释义: 1. “仙人与王质,相会偶多时”:描述了两位仙人——王质和仙人之间的相遇。这里强调了他们相遇的次数很多,可能是在寻找某种共同点或者有更深的缘分。 2. “落日千年事,空山一局棋”:表达了对历史和时间的感慨。这里的“落日千年事”可能指的是夕阳下见证了许多事情,而“空山一局棋”则可能在描述一个孤独的场景,或者是在思考人生、命运等问题。 3. “树高明月在,风动白云移”
注释: 1)游烂柯山:即游览烂柯山。烂柯山在今天的浙江省衢州市,相传晋人王质在山中观棋,下棋的童子给他下的棋局上的棋子变成了树,他回家一看,发现家中的斧头也变成了树。后来他回到家中,已经过了一百年。 2)世事由来一局棋:世上的事情就像一局棋,一切都在变化之中。 3)千秋得失几人知:千秋万代的得失,又有谁能知晓呢? 4)直从弹指观无着:一直从弹指之间观察,却始终无法找到落子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