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醉眠未起,主人呼解酲。
已言鸡黍熟,复道瓮头清。
戏题
介绍
。
《戏题》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戏题
李商隐
山色有无中,轩窗晓景同。
雨余秋更净,风后日尤浓。
静影摇寒水,虚光入古桐。
惟应北归客,来此坐销忧。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的秋日山水图,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与情感寄托。首联“山色有无中,轩窗晓景同”开篇即点明了秋天的景色,并且以虚实结合的手法勾勒出一幅空灵而深远的画面;颔联则进一步描写秋日清晨雨后天晴、万物更加清新的景象;颈联通过动静结合手法描绘水中的倒影和古树上的光影,使画面更显生动。尾联“惟应北归客
相关推荐
注释:客人喝醉了,还在睡觉,主人叫醒他让他清醒过来; 已经说过鸡黍煮熟了,又道酒缸里的酒清亮。 赏析:这是一幅描写主人殷勤招待客人的画,表现了主客之间的亲密关系。诗中通过主人对客人的照顾,反映了淳朴热情好客的民风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诗句解读: - “神女初离碧玉阶” 描述了仙女从高高的宫殿台阶上优雅地离开,暗示了某种转变或离别。 - “彤云犹拥牡丹鞋” 描绘了天空中的红色云朵仿佛还围绕在穿着牡丹花纹鞋子的仙女周围,增添了一种神秘和美丽。 - “知道相公怜玉腕” 透露出对一位男性官员的同情或者喜爱之情,可能是这位官员注意到了仙女美丽的手腕。 - “强将纤手整金钗” 形容那位官员不顾自己的形象
闪闪动鸣珰,初来烛影傍。 拥头珠翠重,萦步绮罗长。 静发歌如磬,连飘气觉香。 不言微有笑,多媚总无妆。 坐缺初离席,帘垂却入房。 思惟不是梦,此会胜高唐。 注释:闪烁的首饰发出声响,我刚刚来到她身旁,烛光映照着她的倩影。她的头发被紧紧地束在头上,身上戴着珠宝,显得格外华贵。她的步履轻盈,衣服上绣着美丽的图案,长长的袖子随风飘扬。静静坐着,歌声悠扬如同敲击磬石,香气袅袅上升,让人陶醉
【注释】 蛾眉:形容女子眉毛细长如蛾。浑似早春时:好像早春时节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咏花诗,写于深秋。“戏题”是诗人自题的,意思是说这首小诗不过是随意吟成,不必认真。 首句“深院锁蛾眉”,用“锁”字形容女子的眉毛,既表现了女子的秀美,也暗示了其幽禁的处境;次句“黄花一两枝”,黄花,即菊花。菊花在深秋季节开放,所以这里以之喻指菊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庭院深深,我被幽禁在这里
【注释】 汲汲:匆忙的样子。 陶令:指东晋时名士陶渊明。 归去:归家。古代诗人常借归去来表示辞官退隐之意。 贡公:指东汉时的贡禹,曾为官至九卿,因直言劝谏而被免职,他弹冠欲去,表示辞官的意趣。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愤慨之情的抒发,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开头二句“世事悠悠岂尽,人生汲汲多端。”意思是说:人世间的事情纷繁而无穷无尽,人们为了生计奔波忙碌
【注释】多病:身体有病。闭门:关起门来。高眠:高卧,指懒散无事地睡大觉。惟可以君命竹:只能按照你的命令去种植竹子。安能以兄事钱:怎么能用兄长的礼节去侍奉钱财呢? 【赏析】此诗是作者对友人的一种劝慰和规劝,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爱护之情。首二句说因多病而闭门不出,终日高眠,不与世相往来,只图清静自适;三、四句说只宜按主人(即友人)的命令行事,不必像兄长那样殷勤地侍奉他人,也不可把钱财看得过重
【注释】: 乐天妙语过鸡林:指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才出众,他的诗句美妙如仙。乐天,即白居易。鸡林,指印度,古代印度以产香料闻名,所以有“鸡香”之称。 平处犹为治世音:在平和的地方,他仍像治理乱世时的宰相一样,为百姓谋福利。 豁达如今唯李老:现在只有李杜两人(李白杜甫),他们才能写出如此豁达的诗篇。 风月自闲吟:闲暇时,自己悠然自得地吟咏风花雪月。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题画诗
注释:骑马在平地上,可以欺辱刺绣的坡;放船横截乱丝涡。 从来倚个心,是说从来没有一个心。平稳,指没有波澜。 遇险方知得力多,遇到危险才知道自己力量大。 赏析:这首诗用马、船作比,以绣花作比,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心”的作用。诗人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图画,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认识和感慨
注释:不要轻视那些尚未飞升成仙的人,他们要胜过那些凡人中的僧人。山路虽然近,但要走完还需要走百里。酒杯一举起就要喝三升酒。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了仙人的洒脱生活态度和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的诗。诗人以仙人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生活的不屑一顾以及对仙人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嘲笑那些凡人中的僧侣,认为他们的生活过于平淡无奇,没有仙人的生活那么精彩。同时,他也展示了自己的豪放不羁的个性,敢于挑战世俗的束缚
【注释】 撞:碰撞。西秦:指西夏国,这里借指西北地区。杏园移象:以《庄子·外物》中“匠石运斤”寓言,喻指技艺精湛。矮交床:形容床榻低矮。官样:官场习气。矫揉:不自然,不坦率。 【赏析】 此诗为作者任陕西转运副使时所作,是一首咏物诗。诗人运用比喻、比拟的手法,将一些日常用品人格化,赋予其生动的形象。 首联“人前一语撞翻墙”一句,用夸张的手法,写自己说话直爽刚烈。“撞”,有撞击之意。“墙”是比喻
【注释】 曾:曾经。 逡巡:徘徊,回旋。 却是去年春自去:今年又是去年的春天过去。 【赏析】 《戏题》,是一首咏物抒怀的诗。诗人以赏春为题,借对春光的描写寄托自己的感慨。 “曾是”二句:诗人说,去年春天我也曾到过这里欣赏过这里的美景。可是,美好的春光总是一晃而过,转眼即逝。 “却是”四句:这一句承上启下,表明了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又是一年春天来临。可是,今年的春天又和去年一样悄然离去。因此
【注释】: 戏题:即游戏题,即随意写诗题画。 蜂居笔管:蜜蜂栖息于笔管中。比喻蜜蜂在管内筑巢。 啾啾:形容声音细碎连续不断。 蜗(wō)牛:蜗牛。 宅子:蜗牛壳。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动物的小诗。全诗共四句,每句都是一个画面,生动形象。 首句“蜂居笔管无人知”,是说蜜蜂在笔管里筑巢,人们不知道。这里用“笔管”代替“蜜蜂窝”,把蜜蜂比作管中之巢,既新颖又生动。 次句“谁遣啾啾不住时”
【注释】 平生:一生。拙:笨拙。触事真:对一切事物都认真负责。忤:违背。安得:哪里能得到。清风与明月:指清高、美好的品格。百船:指众多的船只。酬:报答,这里是比喻酬谢之意。一春:一年的春天。 【赏析】 诗人以酒喻性,借饮酒来表现自己的性情。全诗抒发了诗人在人生旅途上既自爱又自负的矛盾心情。 “平生性拙触事真”,是说作者一生性直而笨拙,事事认真,从不马虎。 “醉里笑谈多忤人”句中,“忤”字是关键
【注释】 开樽:打开酒杯。百物:万物。宾头卢:佛经里的人物,据说他生下来就注定要被供养。 【赏析】 《戏题》,是一首七言古诗,作者自注:“时为太和中。”太和是唐文宗年号(827—835),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841年左右。 诗的首句说,我本来只想打开酒杯畅饮,可是周围的东西都已备齐,连酒菜也应有尽有,可见诗人此时心情之好。次句说,邻家的酿得醇美的美酒已经熟了,他们拿来请客,我也来喝一杯吧。第三
无人知坦腹,水影半帘苔。 惊谓青虫堕,垂丝忽上来。 注释: 无人知坦腹:没有人知道诗人在悠闲地躺着。 惊谓青虫堕,垂丝忽上来:忽然间,一只青虫从水中掉下来,然后像一根细丝一样垂下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诗人独自一人静静地躺着,仿佛与世隔绝,只有水影和帘上的苔藓陪伴着他。突然之间,一只青虫从水中掉了下来,然后又像一根细丝一样慢慢地垂下来。这个场景虽然平常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要求“分析这首诗的意境”,然后要仔细研读全诗,从诗歌的内容、情感、手法、意象、炼字等几方面进行分析,最后还要写出自己的理解或感悟。 1.内容上:首联写景,“露华白”是雨后之景,暗示了秋高气爽,万物生机勃勃,“岚气清”是风前之景,表明山间云雾缭绕,清爽宜人(或:点明时间——秋日;地点——山间)
诗句释义及译文- 薄宦遭百舌:此句描述诗人由于公务繁忙而经常听到百舌鸟的鸣叫声,百舌鸟的叫声常常让人联想到官场的忙碌与压力。"薄宦"指的是官职卑微或职位不重的情况。"百舌"是鸟类的一种,常被用来比喻那些喜欢在别人背后说三道四的人。 - 不如归去来: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渴望归隐的愿望。"归去来"是古代文人常用的表达辞官归乡的词汇,这里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 提壶沽美酒
注释:鲜艳的花朵被山僧折取,只有野薇的颜色浅淡。 赏析:此诗以戏谑的口吻描绘了诗人与道人一起赏花的情景。前两句写红白相间的好花被山僧折去,后两句写野薇颜色浅淡。全诗通过描写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注释】 1. 牧地:指牧场。连云:形容广阔无边。水:泛指水面,这里指牧场上积水如云。2. 羔羊:指羔羊,古代祭祀用的牺牲之一。饱杞椒:指用枸杞和花椒等香料腌制过的羊肉。3. 体充香透骨:肉丰满而香气四溢。4. 尾重雪凝膘:指羊的尾巴厚重如雪,肥壮如膘。5. 珍出天厨馔:指美味佳肴出自皇宫御厨(天厨)。6. 炉传禁脔烧:指御膳房将食物送到皇帝面前时,由太监亲自传递。7. 先尝:指皇帝首先享用。8
【注释】 1. 西域:这里泛指我国西北地区,即新疆一带。 2. 葡萄熟:指葡萄成熟了。 3. 浆醪(láo):酿的酒。 4. 滦水菊:指用滦河水泡制的菊花茶。 5. 塞城酥:指用塞上特产的酥油制作的点心。 6. 甘露:甘美如露的水珠。 7. 银瓮: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多用铜制成。 8. 玉壶:古代的一种储酒器,多用玉制成。 9. 相如:指汉代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 10. 传赐:传递赏赐。 【赏析】
注释:这些鲜艳的花朵被山中的僧人折下带回家。只有野薇花颜色浅,也来勾引道人的衣服。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山中景象和生活情趣的诗。诗人以“戏题”开头,以轻松诙谐的语气,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他首先描述了山中的景色,红红白白的花枝,被山僧折下带回家。这里的“红红白白”描绘了花朵的颜色,给人一种鲜艳、艳丽的感觉。接着,他又描述了山上的其他植物,如野薇花,它的颜色浅,也能吸引道人的衣服
【注释】 落魄:失意,不得意。 不休衰:不停地衰落。 自惊:自己感到惊惶。 学书学剑:指学习书法、剑术。 壶中:指酒壶。 借汝一驻:借你停留的意思。 千秋:指千年万古,极言其长。 【译文】 我这个人落魄不已,不停地衰落,我自己感到惊慌。我学习书法和剑术却没有取得任何成功。壶里盛满了美酒,你就把它端出来喝吧。男子汉大丈夫身高七尺,有什么用呢?借你的一停,就能留名青史! 【赏析】
【注释】: 1. 戏题 —— 指诗人自作的诗题。 2. 长安日落俱苍然 —— 长安,即古都长安,唐代京城所在地。日落,太阳落山。苍然,形容颜色灰暗,这里指天色暗淡。 3. 炎风大雪天无权 —— 炎风,炎热的风;大雪,大暴雪。天无权,比喻天象异常,气候恶劣。 4. 醉来得语醒不传 —— 醉来时说的话醒来后却忘了。得语,得闻,指在醉梦中听到的。 5. 鄙夫五斗不敢厌 —— 鄙夫,对一般人的谦称。五斗
注释: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赭衣”指囚服,这里借代囚犯。“青犊车”指囚车,这里借代囚徒。“先生”指诗人自己,用典出自《论语·阳货》的“孔子为鲁司寇,与于蜡。”意思是:孔子担任齐国的宰相,与参加蜡祭。“闺中小妇”指的是妻子。“刺促终何如”意为:你最终会遭受怎样的报应呢?”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流寓成都草堂时期所作。诗的前两句写狱吏对诗人的态度。第三、四句写诗人被关进监狱后的情景
注释: 君不见道傍石,太古留一拳。 道边石头太古老,还保留着原始的拳头形状。 自从陵阳过之泣,千椎万琢不得全。 自从有诗人来到这地方,用千锤百凿也雕琢不出完整的形象。 野夫有语且自保,肯受龌龊时人传。 我虽是一个乡下人,却自有一番高谈阔论,不愿意被那些庸俗的世俗之人所误解与传播。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道旁石”起兴,写石的坚韧不拔、不可摧毁,以此比喻诗人的志向和气节
【注释】 道旁:路旁。黄金丝:柳树的嫩枝,因新长出的柳条呈黄色而得名。萧条:凋零。秃:枯黄。帚:用草编成的扫把。毁:毁谤。风风雨雨:喻指世间的种种遭遇。莫:没有。落:被。书生:有学问的人。口:言论。 【赏析】 此诗为诗人贬谪永州途中所作。作者以柳树的生长变化来比喻自己的遭际和遭遇,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坎坷、世态炎凉的感慨之情。 首联写柳树的变化。诗人从道旁的垂柳说起,“君不见”,点明题目,提出议论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词林岂必阳九”: - 注释:在古代中国,“阳九”指的是一个周期为九年的灾荒时期。此句意指文人学士的仕途并非总是艰难险阻,有时也如顺境一般美好。 - 译文:文人的道路并不总是充满艰难,有时也会像顺风顺水一样顺利。 2. “世路自足朝三”: - 注释:这里的“朝三”可能指的是每天的工作或任务有三个,但“朝三暮四”是一个成语,原意是说用欺骗手段使对方上当
注释:颜驷双鬓已因蹉跎而花白,高阳酒徒如今落魄一身。 弹章虽好但不合于文苑的规范,除名终归是怀疑酒人的行为。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通过描绘颜驷和高阳酒徒的形象,揭示了他们的颓废、放浪不羁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不满和批评。 全诗语言简练,形象生动,通过对颜驷、高阳酒徒等人物形象的刻画,展现了他们的生活状态和性格特征,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思考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分析的词句,如本诗中“一自封书别建章”,“荷衣常惹蕊珠香”,等,然后结合注释、重点诗句来分析作者的情感。 “一自封书别建章”,是说自己自从给皇帝写信之后便离开了朝廷,到地方上去任职了。“一自”表示自从;“封书”指写信。“建章”即长安,是汉宫名。 “荷衣常惹蕊珠香”,诗人以荷衣比喻自己清贫的官服
戏题 白发看花不羡仙,一双金屋贮婵娟。 琴心未识狂司马,老嫁商人镇独眠。 注释与译文: 1. 白发看花不羡仙,一双金屋贮婵娟。 - 注释:看到美丽的花朵,诗人没有羡慕成仙,反而感到生活已经足够美好。他想象自己拥有了一座装饰华丽、美丽如画的“金屋”,里面藏着如同仙女一般的美人。 - 译文:尽管满头银发但依然热爱自然的美丽,将心中的美梦寄托在富丽堂皇的金屋内,那里住着像仙子一样的佳人。 2.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关键要求,如本题要求分析诗歌内容、情感以及表达技巧,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横溥亭前遇故人,谩将歌舞送行尘”,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横溥亭前偶遇旧友,漫不经心地用歌舞送别行人。“横溥亭”是地名,位于浙江绍兴城西,是陆游的故乡,这里泛指家乡。“横”字在这里有双重含义,一方面表示诗人自己身处他乡,另一方面也暗示着与朋友分别后
注释:十五年来我依然坚持写诗,但容颜已老,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挥洒自如。只应该在各处题写诗句,不必在意是否能解决长江之患。 赏析:诗人用“一故吾”、“无奈”等词表达出对岁月流逝、年华逝去的感慨;用“衰颜”和“白发”、“量江事有无”等词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对世事沧桑的感慨。整首诗歌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于世事变迁的感慨
注释: 冰雪寒冷,我独自怀抱着;青冥高远,路断绝,与谁攀援。 早知道你们这些朋友真难以记忆,为何又在此相逢? 赏析: 此诗以自叹的口吻抒写对友人的怀念之情。首句点题,“多”字写出诗人内心的孤寂。次句写自己孤独地在雪中行走,没有人可以交谈,没有人可以攀援,更无人可以相伴共饮。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注释: 到官雨打羊髯帽,去职风扇鹿膞裙:到官即上任时,帽子上沾满了雨滴,像羊的胡子一样。离任时,裙子被风吹得乱糟糟的。 为语村黎休掩泣,黄堂好作送穷文:我在这里向乡亲们解释,你们不要为我流泪。我在黄堂(皇帝的内宫)里可以起草一篇关于送穷的文章。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任期间所作,表现了他对于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百姓的关怀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