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高阳台·咏史诗》 1. 注释与赏析: - 诗句:早岁诗歌,中年笺注,句消钟鼎旂常。 - 注释:年轻时创作诗歌。中年后致力于注解经典,如钟鼎、旗帜等。 - 译文:年轻时就喜欢写诗,到中年时开始深入研究并注解古代文献。 - 诗句:俎豆名山,平生两瓣心香。 - 注释:祭祀时使用的俎和豆代表着名山,我一生对这两件事情都怀有敬意和热爱。 - 译文:我在祭拜名山的时候,心中一直保留着敬畏之情。 -
诗句解释 1 点点新愁,星星旧恨:形容心中的忧愁像星点一样密集,旧时的怨恨像星星一样闪烁。 2. 鱼书封罢还思:用鱼形的书信封好后,仍然在心中思念。 3. 依稀记得,河桥握别之时:模糊地记得,在河边的桥上分别的时刻。 4. 细语殷勤曾有约,遥遥两地一心知:曾经有温柔的话语和深情的承诺,虽然距离遥远但心意相通。 5. 梅花放、全凭驿使,仔细维持:梅花盛开全靠驿使传递消息,小心维护着彼此的关系。 6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诗句翻译: 1. 高阳台 元日 2. 淑景惊催,新符乍换,时光去也堂堂。 3. 屏摇翠柏,湘帘日映山房。 4. 昨宵今日人如旧,宜春彩笔署回廊。 5. 难驱遣、流年暗数,何限沧桑。 6. 伊人天各一方。 7. 只此心两地,与日俱长。 8. 诗成无语,依稀想像总荒唐。 9. 小立东风春又到
【注释】高阳台:即《高阳台·和顾梁汾》词牌。月夜过旧游地:指作者在夜晚走过曾经游览过的旧地,怀念故人。“溶溶”指月光明亮。回廊:古代建筑中供人往来、休息的走廊。调入凄凉:笛声凄凉哀婉。小阁帘深:小楼内帘子深垂,光线昏暗。凝素影:形容月光如白绢一般。恍疑人坐旧西厢:恍惚间似乎看到旧日的情人在西厢房内坐着。频搔首:频频地用手搔头。韶光浪掷:青春易逝,时光被虚度。几回梦绕离堂
【注释】 高阳台:词牌名。 春日得书:春天里收到一封书信。得书,收到书信。 乍暖微寒:初春时节,天气乍暖还寒。 一天雨酿:一场春雨刚刚过去,还在酝酿着。 黄鹂:黄色的小鸟,即黄莺。 愁湿声声:形容黄莺啼声凄凉,仿佛带着哭泣之声。 小楼:小巧玲珑的楼房。 萧然:空寂、冷落的样子。 日坐愁城:整天坐在小楼上,忧愁如城。 不为伤春多怅望,无聊偏觉意难平:因为不伤春而感到惆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要点、理解诗人思想感情和语言表达特点的能力。此诗为闺阁词,写闺中女子对丈夫的思念和等待。“脂白凝肤,胶青刷鬓,安黄八字宫眉。”这两句写出女子容貌姣好,眉似黄字,是其特征。“南国佳人,称他黄绢新词。”这两句写出了女子才情出众。“东劳西燕催相见,话黄姑的的欢期。”这两句写出了女子在期盼中度过时光。“正黄昏庭院深深,帘幕垂垂
【赏析】 《高阳台》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这首咏物词以咏杨花、柳絮起兴,通过对比手法,写出了杨花柳絮的飘零之态,表达了词人对青春易逝的无限感慨和对美好爱情的热烈追求。 “画里春妍,镜中人远”,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画,春日里的美景让人陶醉,但画面中的美人已经远去,无法再见到她的身影。“东风错过蛾眉”,东风是春天的象征,它错过了春天,错过了美好的时光,也错过了与美人相会的机会。“杜牧三生
注释: 粉妒胸酥,红欺腮玉,芳情一翻柔纤。 倩女心痴,返魂苏小坟尖。 轻盈万点随流水,待招来、高挂晴帘。 怅飞花,愁也厌厌,病也厌厌。 黯然蝶掠蜂黏。 又绊游丝浪絮,飘荡相兼。 清明近也,一抔净土谁添。 前身萼绿埋香冢,长兰苗、露泪犹甜。 吊春归,才卷珠帘,又下珠帘。 译文: 粉红嫉妒胸酥,红润嫉妒腮玉,芬芳的情感一翻柔和纤巧。 倩女心痴,就像魂归苏小的坟尖上。 轻盈如雨滴般随流而下,待到招来时
【注】 ①蓬壶:传说中的神仙居处。 ②亭台别擅沧浪胜:亭台楼阁特别擅长沧浪这个地方的景色。沧浪,地名,在今湖南岳阳市洞庭湖区。 ③倚画筒诗铫:靠在画筒笔砚旁吟诗作赋。 ④夕色催归,何堪酒半钟初:夕阳西下,催促着我回家。喝到一半的酒,怎么能够喝完呢? ⑤银蟾(yuè):月亮。夜浸帘波阔:月光映照入帘子,使湖水更加宽广。 ⑥傥相呼:倘若能相互召唤。 ⑦清癯(quó):清瘦,指身体消瘦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晓全诗,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分析鉴赏。“高阳台 拭唾题裙,横筝坐酒,湖楼影事阑珊。”这几句是描写词人与一位女子的离别。 “两地鹃愁,十年红雨关山”这两句是写女子的离愁别绪。 “重逢丁巷春如梦,病夭桃、褪了烟鬟。”这几句是描述他们重会时的欢乐场景。 “泪偷弹,紫玉犀钗,敲遍阑干。”这是说他们重聚之后,彼此思念之情难以表达,只好以泪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