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裕
杨花白 三月的杨花,随风飘舞。 它们轻盈而柔软,却毫无情意,漫无目的地漂浮在江面上。 看到这景象,佳人们只能默默悲伤,只能相互拥抱,共同歌唱,但眼泪还是止不住地流下来。 时间漫长,空间遥远,他们的心情仍然无法平静,杨花一去不复返。 译文: 三月的杨花随风飘舞。 它们轻盈而柔软,却毫无情意,漫无目的地漂浮在江面上。 看到这景象,佳人们只能默默悲伤,只能相互拥抱,共同歌唱,但眼泪还是止不住地流下来
若耶溪边日欲西,处处女郎采莲归。 浓妆艳艳照溪水,香风袭袭飘罗衣。 兰桨轻摇下方沚,一双鸳鸯忽惊起。 见此踌躇空自怜,征夫塞外何时旋。 译文:若耶溪边太阳快要落山了,到处是姑娘们回来采莲的情景。她们穿着华丽的衣服,美丽动人,就像溪水中的倒影一样。她们用兰草做的小船轻轻摇晃着,水面下有一只鸳鸯被惊起,打破了宁静。看到这一切,我不禁感到惆怅和惋惜,不知这些在外征战的征夫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团聚。
【译文】 车遥遥,马萧萧, 东边天刚刚亮鸡就叫,送君去西边的灞陵桥。 男儿有志气要建功立业为侍中, 可消息却无由传到我这里,恩情也一天天被阻隔, 年岁又一年过去,忧心只苦闷自己。 只希望车轮行坦途不要上九弯十八拐险路。 【注释】 1. 遥遥:形容距离很远。 2. 萧萧:形容风声。 3. 曙晨鸡:天刚亮鸡就叫。 4. 西度:西边。 5. 建功:建立功勋。 6. 侍中:官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本题中,“明镜绿发能几时,不觉两鬓垂秋霜”一句中的“绿”是形容词作动词,意为“使……变绿”,即“使……变黑”。 【答案】 ①这首诗写诗人在仕途上进退两难的苦闷心情及年华易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堤曲》中的一句。下面是对这句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第一行: 大堤堤上多杨柳,大堤人家都市酒。 - 注释: "大堤"指的是河流旁的堤岸,"柳"指柳树;"人家"指的是住在这里的人;"都市"则是指大城市或繁华的城市。 - 译文: 在大堤上有很多柳树,大堤边住着很多人家,这里的人们喜欢饮酒。 第二行: 纷纷女儿秾艳妆,唱拨琵琶露纤手。 - 注释:
霜华月皎更将尽,闺中少妇芳心静。 译文:霜华如雪,月亮清亮而皎洁,夜色即将消失,闺房中的少女心情平静。 注释:霜华,即霜花,指霜降。皎,明亮。尽,结束。芳心,美好的心意。 乌啼一声到耳边,愁肠搅乱不成眠。 译文:一声乌鸣传来耳边,使得少女的忧愁扰乱了思绪,使她无法入睡。 注释:乌啼,乌鸦的叫声。耳,这里指耳朵或听觉。成眠,睡熟。 赏析:这是一首写女子相思之情的作品。诗一开头
【注释】 晚渡淮:傍晚渡过黄河。 日晚渡:指傍晚时分,天将黑时渡河。 风清浪花小:河面风平浪静,水中的涟漪很细微。 疾于飞:船行速度快得如同飞翔。 移时:一会儿。 入淮口:到达淮河入海口。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傍晚渡过黄河的情景,诗中描绘了一幅黄河水色与天色相融、舟行如飞的画面。“日暮”“风清”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舟势疾于飞,移时入淮口”则写出了乘船过河的速度之快
这首诗的原文是: 听亦怜真给事中弹筝引 长杨侍中貂蝉客,手援秦丝泛轻雪。 小响低徊入素商,飒飒凉风下秋叶。 游丝欲睡莺呼起,珊瑚晓碎樛枝紫。 陇水幽幽小雁寒,竹暗湘娥怨秋雨。 少年书客多情苦,春思空蒙迷处所。 风帘一夕感君弹,欲寄相思隔千里。 译文 长杨宫侍中貂蝉般的侍女弹筝,手指轻轻拨动琴弦发出如雪一般轻盈的声音。 琴声悠扬,如同秋天的萧瑟之声,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思念。
【诗句释义】 洛阳路:洛阳的街道。刘郎骑马出南陌,陌上桃花迷马色。刘郎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辞赋家,名逸少,字渊明。这里代指诗人自己。刘郎骑马出南陌,即诗人骑着马从南面的街道上出发。陌上桃花迷马色,陌上,指洛阳城中的大道;迷,形容花的美丽,迷人;马色,指马的颜色;桃花迷马色,即洛阳道上的桃花迷乱了诗人的视线。 梦逐游丝看春日,一夜东风杏花白。梦中追逐游丝而观春景;一夜,一更;东风,春风;杏花白
【注释】 长歌:指唱得高亢的歌声,也比喻悠长的歌声。短棹:指划得短促的船桨。满前溪:指船在小溪中行进。莫向中流荡双桨:不要在河中间划动船桨。水波容易湿人衣:意思是说,水波容易打湿人的衣服。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了一幅采莲图,画面上是一对对鸳鸯戏水,船在溪中穿行,船夫高歌,船桨短促,水花飞溅。诗中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自然美。 此诗写采莲时的乐趣。开头两句,写采莲舟儿在小溪中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