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裕
【注释】 (1)淮西:指安徽、江苏一带。 (2)江行:在长江上行走。 (3)波明:水波闪着光,波光映出月亮的光辉。山月:指月亮在山上升起。 (4)岸阔:江岸宽阔。海潮生:海水上涨,涨潮。 (5)渺渺:形容水面辽阔。孤帆影:单薄的船篷在江水中显得格外孤独。 (6)寥寥:稀少。一雁声:孤雁鸣叫的声音。 (7)羁怀:旅途中心情烦闷不舒畅的心情。耿:心中存留。不寐:失眠。 (8)寺钟:寺庙里报时的钟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通读全诗,了解诗意,把握诗中重要意象和抒情方式。然后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以及诗句在诗歌中的作用。 “夜经高邮湖”是首句,交代了写作背景。首句写时间,即夜晚时分,地点为高邮湖。作者在傍晚乘舟来到高邮湖,看到湖面上的景色。第二句“入夜喜新霁”点明时间,即傍晚时,天气晴朗,湖水清澈,作者很高兴地乘着船在湖上游览。第三
【注释】 扬子江:即长江,因流经扬州得名。 金山口:在今镇江市西北。金山寺在此口。 铁瓮城:在今南京市西。 中泠水:即泠泉,在今南京市清凉山,相传为三国时吴国孙权所凿,泉水清冷。 【赏析】 “晓经扬子渡”:清晨渡过扬子江。扬子江是长江的一条支流,位于江苏镇江附近。扬子江是古代重要的交通要道,诗人乘船过江,自然感到心旷神怡。“画舸一帆轻”:画舸,指彩绘装饰华丽的小船。帆轻,指帆船轻轻飘动。
注释: 夏日邀欢赏,池亭胜习家。 夏日里邀约朋友一起欣赏美景,这里有个美丽的园林亭子,比习家的还要好。 青摇金谷树,香度沁园花。 绿色的树叶摇动着,花香飘过了沁园的花丛。 怪石凭轩小,芳丛夹路斜。 奇怪的石头靠在窗边,芬芳的花草夹在路旁。 觥筹兴不极,爱此绝氛哗。 酒杯里的美酒喝不尽,喜欢这里的宁静和欢乐。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夏日园林亭子的诗。诗人邀请朋友一同欣赏这个美丽的地方
【注释】 “南都”指诗人的家乡,“开轩”指打开窗户。 “圃”是园子。 “湘竹”是湖南出产的竹子,“碧玉”形容竹子青绿的颜色。 “绡囊”指丝织品做成的袋子,“破海榴”形容石榴皮薄,容易裂开。 “荇动”即水草在水面上浮动。 “莲池”即池塘,“荡小舟”即划小船。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江南景色的五律。首两句写诗人在自家南面的园林里,敞开窗户,眺望江景,心情舒畅。三、四句写诗人看到江面上碧绿的湘竹
咏白莲 石缸菡萏近春栽,朵朵含风向晓开。 青镜影中摇素彩,缘云堆里献琼杯。 灵根岂自瑶池得,仙萼应从玉井来。 最是清奇堪赏处,轻盈终不染纤埃。 注释与赏析 1.第一句“石缸菡萏近春栽” - 诗句释义:在石缸中种植的荷花(菡萏)接近春天时栽种。 - 关键词:石缸、菡萏、春栽 - 赏析:此句描绘了荷花的生长环境和时节,强调其自然的栽培和生长条件。 2.第二句“朵朵含风向晓开” -
【注释】 1. 岧(yao)峣(yao):高峻。 2. 徐青:即徐山,在今湖北黄安、黄冈一带。 3. 翠黛:青黑色的山色,黛是黑色颜料。 4. 山杏:一种树木,其花呈红色。 5. 碧溪:碧绿的溪水。 6. 晴云渐觉山腰起:指天空晴朗时,云雾逐渐升高至山腰。 7. 旭日遥从海底升:指太阳渐渐升高,升起于海的底部。 8. 扪萝直上最高层:攀爬树木直达高处。 【译文】 巍峨的大岘山脉跨过徐山和青峰
过许东鲁先生旧宅 宁阳郭内啼莺处,共醉西楼忆往年。 故宅重临人已逝,遗风尚在世空传。 离披药圃迷荒草,寂莫吟坛锁夕烟。 斜日东山重回首,汶河桥畔水潺湲。 注释: 宁阳郭内:宁阳县城内。郭,外城。宁阳,古县名,今属山东省泰安市。 啼莺:黄莺。 西楼:指诗人住处的西面高楼。 故宅:过去的居所。 人已逝:人已经去世了。 遗风:遗留下来的风格、风气。 药圃:种药材的园地。 荒草:长满了野草。 吟坛
【注释】 ①滋阳道:即“滋阳路”。滋阳,古县名。在今河南南阳市西。 ②征车向晓:征车,远行者的车;晓,早晨。 ③驿路迢迢:驿路,古代传递公文、旅客的大道上设有驿站的地方。迢迢,形容距离遥远。 ④颜子巷:颜回的住宅,故址在今山东曲阜市。 ⑤鲁王宫:指春秋时期鲁哀公所建造的灵台。鲁国为孔子弟子,故称孔子所居之地曰鲁。 ⑥汶河:即汶水。汶水发源于山东济南,流经济南市区,北至济阳县入渤海。 ⑦归鸿
译文: 登上九龙山,龙山高出鲁城南,闲暇时登临一驻骖。万壑声寒飞远瀑,九峰云尽蔼晴岚。崇冈环抱先贤庙,小径斜通古佛庵。喜有邹人孟博士,相随坐石纵清谈。 注释: - 九龙山: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是一座著名的山峰。 - 鲁城:指济南城,即现在的济南市。 - 暇日:闲暇之日。 - 驻骖(cān):停下车马休息。驻骖是古代的一种礼节。 - 万壑(hè):指无数的山谷。 - 寒声:形容声音的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