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车向晓出城东,驿路迢迢去不穷。
茅屋近通颜子巷,云山遥护鲁王宫。
半溪衰柳清霜后,几处鸣蝉落照中。
乡思不堪肠欲断,汶河桥上数归鸿。

【注释】

①滋阳道:即“滋阳路”。滋阳,古县名。在今河南南阳市西。

②征车向晓:征车,远行者的车;晓,早晨。

③驿路迢迢:驿路,古代传递公文、旅客的大道上设有驿站的地方。迢迢,形容距离遥远。

④颜子巷:颜回的住宅,故址在今山东曲阜市。

⑤鲁王宫:指春秋时期鲁哀公所建造的灵台。鲁国为孔子弟子,故称孔子所居之地曰鲁。

⑥汶河:即汶水。汶水发源于山东济南,流经济南市区,北至济阳县入渤海。

⑦归鸿:即雁群。

⑧数(shǔ):数落、计数。

【译文】

清晨,车子从城东出发,沿着驿路,一直通向远方。

茅舍近邻颜子巷,高耸云霄的山峰,远远地守护着鲁王宫。

秋日半溪柳树,在清霜之后,景色更显苍凉凄冷。

几处地方,知了鸣叫,夕阳映照中,蝉声如雨。

乡愁让我心力交瘁,思绪纷乱,难以自持。

在汶河畔的桥上,我数着归雁,期盼他们早日归来。

【赏析】

《滋阳道中》是诗人于大历三年(768年)春天离开长安时所作。这首诗写旅途之景、羁旅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全诗意境幽雅,风格沉郁。

首联写离京出城后,一路行来所见的景物。“征车”,指远行者的车;“向晓”,说明是早晨;“城东”则表明这是在京城郊外。“驿路迢迢”四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田野景象:驿路上行人稀少,远处村庄稀疏,炊烟袅袅升起;近前茅屋隐没在云山雾霭之中,仿佛与世隔绝;溪边衰柳挂满了清霜,在落日余晖下显得更加萧瑟;村头几个蝉儿正不住地鸣叫着,似乎也在为诗人送别。这四句诗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使读者能真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寥。

颔联写诗人来到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这里的景色与自己的心境颇为契合。“茅屋”,点出了此处为乡村;“颜子巷”,典出《论语》,是孔子弟子颜回的住所,后人常以“颜子”、“颜氏”指代孔子及其弟子;“云山”,则是指周围的高山与云雾缭绕的景象。“遥护鲁王宫”三字,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颈联写诗人在旅途中偶见的一些景物。“半溪衰柳”“落照中”,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时分的画面:一条小溪边,几株瘦弱的柳枝在寒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痛苦;夕阳的余晖洒落在树上,又给这片土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这两句诗通过对具体景物的描绘,进一步渲染出诗人心中的孤寂与凄凉。

尾联写诗人在旅途中产生的思乡之情。“乡思”二字,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不堪”,则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肠欲断”,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痛苦的程度;“汶河桥上”,则点明了诗人此行的目的和终点——回归故乡。最后一句“数归鸿”则寓意着诗人盼望着早日结束这段漫长的旅程、回到家乡的迫切心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既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也展示了他旷达的胸襟和坚韧的意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