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连环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解答时,首先理解全诗的内容,然后逐句翻译;最后分析诗句中运用的手法及表达的思想情感。本题要求考生赏析“但碑寒岘首,旧景如昨。怅二乔、空老春深,正歌断帘空,草暗铜雀”三句。“但碑寒岘首,旧景如昨”的意思是:只有那块冷冰冰的石碑,仍然屹立在岘山之巅,仿佛还在诉说着往日的故事;而曾经的美好景象,却早已消逝了,不复存在了。“怅二乔、空老春深,正歌断帘空
【译文】 在彩绘的桡舟中,我来到了芳苑。 感叹东风把我的梦搅断,燕儿已飞去,莺儿也懒了。 还记得她那精神饱满的姿态,正赶上云涨暮天,雨荒闲馆。 嫩绿色、殷红色,但一回首,只见满川波暖。 想娇媚情致、慧黠姿态,倚着褪了淡妆,画楼帘卷。 吴歌几声,悠悠传来。 料想这移商变羽之声,人比天远。 须信道,飞絮游丝,尽春去春来,景色偷换。 扫罢蛮笺,难寄我、浓愁深怨。 且如今,问龟问卜,望伊意转。 【注释】
解连环 露条烟叶 露条烟叶。惹长亭旧恨,几番风月。爱细缕、先窣轻黄,渐拂水藏鸦,翠阴相接。纤软风流,眉黛浅、三眠初歇。奈年华又晚,萦绊游蜂,絮飞晴雪。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对过去爱情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无奈之情。首句“露条烟叶”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在清晨时分看到露珠和烟叶的情景,暗示了她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接下来的几句则表达了她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其中
【注释】 依依:形容柳条柔弱细长的样子。灞桥:指古关名,在今长安东。因地处灞水之北,故称灞桥。灞桥怨别:形容别离之情。千丝万绪:形容情思纷乱,难以排解。怅岁久:感叹岁月漫长。应长新条:意谓灞桥的柳树应长得更绿更繁茂了。曾系花骢:花骢是唐代骏马名,此处用“系”字,表示曾经拴住或套着。屡停兰楫:屡次停船靠岸。弄影摇晴:柳叶随风摆动,映入水中,仿佛在水中舞动。恨闲损:恨春天将柳叶抽去,使它不再摇曳
【注】“汀洲”、“杜若”、“船依岸曲”等词,均借代地点。 【注释】 1. 怨怀无托:心中充满怨气却无从发泄。 2. 嗟情人断绝:叹息与爱人的情缘已经断绝。 3. 信音辽邈:书信往来遥远难达。 4. 妙手:形容技艺高超。 5. 连环:此处比喻两人之间的情感纠葛或关系。 6. 风散雨收:比喻感情如风散雨收一样,迅速而彻底。 7. 雾轻云薄:指天气阴沉,云层较薄且轻薄。 8. 燕子楼空:燕子楼已空
雁空辽邈。衬鱼鳞浪浅,护霜云薄。念故人、千里音尘,正山月朦胧,水村依约。见说瑶姬,拥十二、碧峰如削。倚孤芳澹伫,冷笑岁华,可堪寂寞。 译文:大雁在空中飞翔,辽阔辽远。波涛映照着鱼鳞般细腻的波浪,天空中云彩稀薄。想起远方的朋友,他们相隔千里,只能通过书信来交流思念之情,而此时正值山月朦胧,水边的村庄隐约可见。听说那美丽的仙子瑶姬,正拥抱着十二位仙人,他们的山峰如同被雕刻而成,美丽极了
【解析】 “晚云”句:傍晚时乌云粘湿,正像吴地山峰暗淡迷蒙,雨雾笼罩着山峦。吴:指江苏南部一带。吴峰:即吴地的山峰,这里借指吴地。惨澹:阴暗,昏暗。 “秋事”句:秋天的景色已经和人分离,很凄凉啊!分携:分别。甚:很;连苑暮墙,菊荒苔匝:连苑、菊、苔,都是指园林中的景致,这里泛指庭院内的景物。 “空阔”二句:在这宽阔的乡愁中,更听到天上的怨雁声声哀切。天外、怨鸿:指远飞的雁群。黠(xiá):
这首诗的标题为《解连环·其四》,作者不详,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描写生日宴会后感慨时光易逝,希望长寿的诗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相应的译文、注释和赏析。 第一段: 诗句:把柴门闩定,悄无人到。惭愧得、一二亲朋,□□□□□,温存枯槁。玉轴银钩,撺掇我、比磻溪老。乏琼琚可报,惟有声声,司马称好。 译文: 把柴门关上,静静地没有客人到来。我深感愧疚,只有一两个亲朋好友还来探望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揆余初度。笑汝曹绯绿,乃翁苍素。” 注释:这里的“揆”可能是指某人或某事。“初度”通常指的是人初次成年,这里用来指代某个特定的人物或事件。“笑汝曹绯绿,乃翁苍素”意味着嘲笑那些年轻的人们(可能是年轻人)穿红着绿,而我(或指的某物、某人)却保持着朴素的色彩,显得更显沉稳。 2. “一甲子、带水拖泥,今岁谢君恩,放还山去。” 注释:一甲子是一个古代中国的长度单位
【注释】 解连环 · 其三 悬弧之旦。忆争骑竹马,各怀金弹。恨岁月、去我堂堂,向酒畔愁生,镜中颜换。灶壤丹飞,慢追悔、邺侯婚宦。已发心忏悔,免去猴冠,卸下麟楦。 依稀仆家铁汉。虽末梢老寿,初节魔难。幸闻早、省了柳枝,更送了朝云,尘念俱断。丈室萧然,独病与、乐天相伴。但归依西方,拈起向来一瓣。 赏析: 这是一首自度曲的散曲小令。全词通过叙述主人公对过去种种经历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