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
【解析】 此诗是咏柳的,写柳树的风韵。首联“颦青晕碧”四字,点明题旨,即柳树的风姿。颔联“黛眉乍展,摇弄春色”,用拟人的手法写柳树的风姿,既写出了柳叶的特点,又表现出了作者的喜爱之情。颈联“金粉南朝,多少楼台,一抹烟痕如织”,以金粉南朝的繁华落尽为背景,描绘出一片荒凉的景象。尾联“三起三眠,一颦一笑,只傍红阑桥侧”,进一步描写柳树的动态美。 【答案】 (1)译文: 柳树的枝叶轻轻摇曳
疏影·秋柳 旗亭陇首,正新霜乍点,斜日风骤。一片秋声,几树萧疏,惊心十里津堠。行人欲折还教住,为记得、别离时候。洒渭城、朝雨如烟,曾向画桥分手。 何处无情玉笛,忍教一夜里,吹堕江口。系马无人,认取寒枝,惟有晚鸦依旧。相思最是鸳鸯渡,应渐冷、碧纱窗牖。纵待得、来岁春还,只恐那人腰瘦。 注释: - 旗亭陇首:位于陇山之巅,地势险要,是通往长安的重要道路之一。 - 正新霜乍点:正值秋季
【赏析】 《疏影·黄梅》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上片主要写黄梅时节的庭院景象,下片写梅花在庭院中的姿态和意境。全词以“疏影”为主调,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黄梅时节的庭院景象。 诗词原文: 岁阑记否。著浅檀宫样,初染庭树。懒趁群芳,雪后春前,年年点缀寒圃。横斜月淡蜂黄影,长只傍、短垣低护。倚茜裙、欲撚苔枝,冻鸟一双飞去。 依约荷圆磬小,剪来越镜里,先映眉妩。蓓蕾匀拈,细绞银丝
注释: - 伊人似玉。记黄昏小院,曾伴花宿。不断生香,写入冰丝,高楼漫倚横竹。无端抛却家山去,只梦绕、江南江北,有故园、仙鹤飞来,说与藐姑愁独。 【注释】: - 伊人:指女子。 - 记:回想。 - 黄昏小院:傍晚的院子。 - 曾伴花宿:曾经陪伴花儿一起住宿。 - 不断生香:香味永存。 - 写:比喻。 - 冷画:泛指图画。 - 总负它:总归辜负。 - 淡月疏窗,印满碧罗十幅
【注释】 疏影:词牌名。又名“疏影过春烟”。双调一百零二字,上片四句,下片五句,前后片各两平韵。此为小令。东风点笔,似描来倩影,刚晕浓碧。 大叶烟疏,小朵香迟,胭脂未染颜色。红妆面面何曾见,错认作、翠钿抛掷。一两丛、移近南墙,好待卷帘人立。 花前:泛指花丛之前。秋千坼(chè)遍了,撩鬓无力。不借春阴,不到秋阴,闲杀绿草诗客。断肠欲寄回文锦,奈几缕、朱丝难织。最可怜、低覆凉阶,怕照半痕斜日。
【注释】 1. 帷天席地:形容庭院广阔,可以遮蔽天空和大地。 2. 仅柳遮画阁:只有杨柳掩映着画阁。 3. 苔衬香砌:青苔覆盖在香砖砌成的台阶上。 4. 接叶成阴:树叶接连不断,形成了一片树荫。 5. 似水如云:像水一样流动,像云一样轻柔。 6. 帘波一色无际:帘幕上的水波纹如同一幅无边的画。 7. 绮窗乌几:精美的窗户和黑色的桌子。 8. 浅碧罗衫:浅色的碧绿色罗衫。 9. 隐约曲阑干里
【注释】 ①疏檐不碍:指疏朗的屋檐。②愔愔(yīn yīn)一碧:形容雨声。③簪鬓:梳妆用的玉簪和发髻,这里泛指女子的头饰。④蝶梦惺忪:梦中蝴蝶,意谓春梦易醒。⑤选石眠琴:选择石头当枕头,把琴当做被子。⑥东皇:指司春之神。⑦梅子黄时:指农历五月,这时正值梅子成熟的季节。⑧无赖:指无情无义,无所依从。⑨恼人:使人烦恼。⑩听雨听风无赖:形容心情烦闷,无所适从。 【赏析】 此词是作者为友人魏雨人明经作
【注释】 疏影:词牌名。 空庭似雪:庭院中,月光如雪一样皎洁。 满天露气:指庭院中的月色如雾气一般朦胧。 明月:指庭院中的月光明亮。 才看团团:刚一看时,月儿圆滚滚的。 又唱弯弯:再一看时,月儿弯弯的。 无端多此圆缺:无缘无故,多出一轮月来。 秋来已是难消领:到了秋天,月亮已经变得难以欣赏。 况病过、薄寒时节:况且生病过后,天气寒冷。 碧云:青白色的云彩。 依稀琼楼,想见素娥愁绝
【注释】: 1.沧江:长江。沧江日暮云阴合,早又是、千山送暝:沧江在日暮时分天云密布,此时已是黄昏时刻,又看到千山送别了夕阳。沧江,即长江。暝,傍晚。 2.翠楼:指女子所居的楼台。重帏:多层帷幕。跻领:衣领。 3.冷红犹未放,谁助清兴:梅花盛开,但尚未凋落,又有谁来欣赏这美景呢?清兴,即兴致。 4.巷陌沈沈,枯柳萧萧:路上人烟稀少,只有几株枯柳。萧萧,形容风声。 5.还思极浦扬舲去,怕冻合
【注释】 ①疏影:指梅花。 ②瑶京:指仙境、月宫。 ③冰壶:比喻清白的人格。 ④琼姿:形容梅花的花朵美丽。 ⑤广寒宫阙:指嫦娥住的月宫。 ⑥晶帘:水晶制成的窗帘。 ⑦谢庭香雪:指谢安庭院中飘洒的白雪。 ⑧罡(gāng)风:猛烈的风雨。 【译文】 茶烟弥漫着碧绿如画的景象,映照着几朵梅花疏疏落落,寒光照在山色之上。寄身于月宫,洗涤着清冷之魂,询问这是哪一世修得的福分?溶溶淡月下,江村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