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迟
玉漏迟 渡江烟树杳。斜阳红罅,归飞饥鸟。楚雁谋梁,三匝觅枝孤绕。突见青帘招展处,皆醉侣、吟侪同调。堪一笑。主人迟客,停杯舒啸。 市楼酒绿灯红,想裙屐风流,止宜群少。块垒浇除,讵是一杯能了。老子分瓜深意,让纤手、惹人犀照。银烛晓。压酒吴姬来少。 注释: 1. 渡江烟树杳:渡过长江后,烟雾弥漫的树林一片苍茫。 2. 斜阳红罅:夕阳的余辉洒在天际,天空呈现出淡淡的红色。 3. 楚雁谋梁
【注释】 ①玉漏迟:词牌名。 ②窈(yǎo):深远。 ③飘零:飘荡,流浪。 ④王谢:指晋代王导、谢安两大家族。 ⑤雾家:雾中之宅。比喻高官显宦之家。 ⑥月树南枝三绕:月亮映在树上,树枝被照得如同弯弯的月牙,又如“月树”,故有“三绕”之说。 ⑦巢由:即巢父、许由,都是隐士。 ⑧半椽抱膝:形容生活清贫,只有一把半旧的椽子可以抱膝而坐。 ⑨騕(chān)袅:指马行走时摇摇摆摆的样子。金鞭
玉漏迟 · 文粹庵明府招同如冠九宫赞山,钱筱南茂才符祚集东湖客舍,湖堤夜归。 碧云笼院宇,提壶唤起,天涯鸥鹭。水阁烟亭,雅称俊游尊俎。一月春阴未醒,早耽误、芳华如许。闲意绪。催成薄醉,坐销香炷。 残灯送客湖边,绕曲折长堤,夜深归路。垂柳丝丝,错认晓寒离浦。似恐相思忘了,写澹月、疏星微雨。愁听取。三更四更更鼓。 注释: 玉漏迟:词牌名,又名“凌波乐”。 九宫赞山:即九宫山。在江西大余县北
玉漏迟 · 福莲室女史嘱题秦淮校书斜倚薰笼图 鬓鬟云半堕,雀沉钿翠,凤横钗朵。怯不胜寒,又听雁声飞过。冷暖无人熨贴,但倦倚、纱笼残火。眠未可。愁帘病阁,断肠功课。 注释:鬓发如云般柔美,如同半落的发髻,显得娇媚动人。她的妆容精致细腻,如同鸟儿落在了装饰精美的钿翠上,又如同凤凰横卧在华丽的钗朵中。她似乎害怕寒冷,但又不得不忍受着冷风的侵袭。每当听到雁群南飞的声音,她的心就不禁被触动
【解析】 本词为作者客居九江时作,是一首感旧伤今之词。词的上片,以写景开篇,起笔即点出“寻琵琶亭遗址”这一事件。首句“泊舟九江”,交代了词人此行的目的和行踪,下片则写寻访琵琶亭时所见景色以及由此引起的感慨。“小姑江上路”,写寻访琵琶亭途中所见景象,“暝云低抹,短亭烟树”,用拟人的手法,将暮云与亭边的景物联系起来,写出了傍晚时分,天边薄云飘忽,远处亭台在朦胧中若隐若现的意境,“水驿风来
【注释】 玉漏迟:词牌名。又名《醉花阴》、《秋雨中花》、《夜月桂》。此调双调,九十五字。上片四句,下片五句。 【译文】 夜晚,蟋蟀在寂静的院子里鸣叫,声音凄凉,仿佛在低吟长啸。被冷风吹着昏黄的灯,我歪倒在枕头上难以入睡。真羡慕那狸猫奴仆能够安然地睡,怪只怪燕子和麻雀偏爱高官显贵。寒风料峭,我在寒冷的被窝里坐着,莞然微笑。 想当年我两度追随他,胜似曲江边芦花、水边蓼花。抱紧树枝上的知了
《玉漏迟·月夜》 作者:周邦彦 夜窗明月峭。寒侵翠幌,博山香袅。风触帘旌,一片疏阴轻扫。冷露暗吹衣袂,空望断、碧云缥缈。芳信杳。栏杆倚处,倦闻鹃鸟。 青溪几度清游,想燕子人家,绿波空绕。好景匆匆,依旧翠深红老。为问素光千里,甚偏向、文园孤照。情暗恼。铜壶又催春晓。 【注释】 1. 玉漏迟:词牌名。又名“忆秦娥”、“河满子”。双调一百零八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一叠韵。 2. 峭:高峻。 3.
诗句释义: 1. 篆烟消锦幄: 指室内装饰精美的帷帐被篆刻的香烟所熏染,形成一种朦胧的氛围。 2. 愁中又听,漏声催早: 在忧郁和思念中听到时钟的滴答声,催促着时间的流逝。 3. 卸罢残妆,绣被暗生寒峭: 卸妆后,发现被子因寒冷而显得僵硬。 4. 想像前宵好梦,剩瘦影、兰缸相照: 回想昨夜美好的梦境,但梦中的身影已消瘦,只能与灯光相伴。 5. 灯晕小。雁鸿报到,归人犹杳: 灯影摇曳
诗句翻译:烟花盛开在紫陌上,家家户户都在装饰自己的门户,悬挂着华美的彩灯。在上苑的东风中,细草被吹拂到郊原。 赏析: 这首《玉漏迟》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诗中的“烟花”与“细草”等词汇,都传达出春天的气息和活力。诗人通过对这些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译文: 烟花开紫陌,家家绣户,华灯悬早。上苑东风,吹到郊原细草。烧遍旗亭绛蜡,弄春色
玉漏迟 古微丈逝世海上,读弁阳翁吊梦窗锦鲸仙去句,怆怀万端。即用其调,以当哀些 乱离词客少。锦鲸仙去,鹤归华表。把酒生平,都是旧时言笑。零落霜腴润墨,流怨入、江南哀调。春恨渺。十年心事,残鹃能道。 白头饱阅兴亡,又浅到红桑,海尘扬了。万里吞声,凄绝杜陵愁抱。归唱水云夜壑,料应比、人间春好。鸥梦觉。沈沈卞峰寒照。 注释: 1. 玉漏迟:词牌名。 2. 古微丈:指词人的朋友或者知己。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