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相
【诗句释义】 次:停留,过夜。马足泥深:指马行走时踩下的泥很深。驿路:古代传递公文的驿站,即古时的邮传机构。 聊:姑且,暂且。从此地宿今宵:暂且在这个地方过一晚。 溪流:指小溪。环抱:环绕着。三家市:三户人家聚居的地方。 春色平分:春天景色平分给每个人。独板桥:一个人走过的石板桥。 过雨波间云影淡:经过雨水冲刷后波纹中云的影子显得模糊不清。 弄晴花底鸟声娇:晴天时花朵底下鸟儿叫声很悦耳。
【注释】 壶阴:指晋王羲之的居所。庆寿寺:在杭州西湖孤山北麓,始建于唐代,后毁于火,重建于北宋。林方斋:即林逋,字君复。宋初隐士。太史:指作者友人王禹偁,曾任右正言、知制诰等职。庆寿寺是王禹偁任右正言时所建。王禹偁曾以《长兴里宴集》诗赠给林逋,林逋答诗云:“闻道君家有画图,应须名笔继前修。忽逢古观重游处,疑是林泉第几流?”王禹偁又作《和林君复韵》,诗中有“卜邻元是他年志”句。 【赏析】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综合赏析。首先,理解诗句的含义是赏析诗歌的前提,然后根据注释对全诗进行赏析,注意抓住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诗人的情感,最后要注意诗歌的题目和作者等相关知识,并据此分析诗歌的风格。 本题中,“老子胸中十万兵”“赤心许国自平生”意思是说:我的胸膛里装下的是十万精兵,我赤胆忠心地为保家卫国而奋斗一生。“日临汉垒旌旗耀,风扫蛮烟羽扇清”意思是说:太阳照耀着汉军的营垒,旌旗飘扬
寄林见素先生 思归终日得真归,寸赤犹存鬓未丝。 世路几回探虎口,宫中自昔妒蛾眉。 慰情数盏陶潜酒,忧国千篇杜甫诗。 用舍行藏筹已定,不劳詹尹揲枯蓍。 注释: - 思归终日得真归:整天都在思念回家。 - 寸赤犹存鬓未丝:头发已经变白了,但心还保持着年轻时的热血。 - 世路几回探虎口:世间的道路多次试探着危险和困难。 - 宫中自昔妒蛾眉:自古以来,宫中的女子就嫉妒美丽的眉毛。 - 陶潜酒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义官周尚岳的豪情壮志。以下是对每一句的分析: 甬水西风倚短桡,相逢真慰尺书招。 甬水:指钱塘江,古代称为甬水。西风:秋风。倚短桡:依靠着船桨。相逢:相遇。真慰:真的让人感到安慰。尺书:书信。招:召唤。 才经闽岭三春雨,又度钱塘八月潮。 三春雨:指农历三月的雨水,春天的第三个月,通常这个时候雨水较多。闽岭:福建省一带的山脉。八月潮:指农历八月的钱塘江大潮。 醉后推篷看放鹤
寒村 寒村晚喧静,何处吹长笛。 注释:寒冷的村庄傍晚时分非常安静,不知哪里传来了悠扬的长笛声。 译文:寒冷的村庄在傍晚时分显得格外宁静,不知是谁吹起了长笛,悠扬的旋律回荡在空旷的村庄。 赏析:诗的第一句通过对比寒村的宁静与长笛声的悠扬,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第二句直接点明长笛声的来源,让人不禁好奇这声音来自何方。接下来的句子通过描绘长笛声在寒村中的回荡,进一步增强了这种氛围
秋怀二首其一 桂岩澹秋色,芦渚澄夕空。 醉来坐明月,吟对城西峰。 译文: 在桂花山的岩石间,秋天的景色显得十分清幽,芦花洲上,夕阳映衬下的水面显得格外宁静。 我醉酒后,独自坐在明亮的月光下,面对着西山之巅,吟唱着诗句。 于是我停下了手中的琴弦,凝视着天空中飞翔的大雁。 烟雾弥漫在我的衣袂之间,我仿佛已经置身于一个遥远的梦境之中,直到深夜才渐渐清醒过来。 注释: 1. 桂岩澹秋色
解析: 1 诗句释义及注释: - 翠筱秀高原:描述了竹子在高原上的景色,用“翠”字形容其颜色,强调了竹子的绿色和生机勃勃。 - 旁出槎牙棘:指竹子旁边生长着尖锐像锯齿一样的荆棘,用“旁出”表现荆棘的生长位置,“槎牙棘”描绘了荆棘的形态。 - 雨露一沾濡:雨水和露水滋润了竹子,使它们更加茁壮。 - 行道每嗟惜:行走在路上的人经常对竹子感到惋惜或赞叹。 - 适逢好事者:正好遇到喜欢竹子的人
【解析】 本诗的译文为:堂前的老桂树在清秋时分盛开,月光如昼般明亮清凉。面对客人心情舒畅却难以入睡,一樽酒在庭南幽暗中欢笑畅饮。昔日李白独自饮酒于春花前,如今良夜有佳友,天香月色不用费一钱。昨天中秋景况,云月半成暝。今夜桂花树下,就在月宫畅饮。酒在花间照映着月光,直到酒尽花间月亮又斜。如此相遇不沉醉,等到花谢月缺空长嗟。 【答案】 译文:堂前的老桂树在清秋时分盛开,月光如昼般明亮清凉
诗句释义: 1. 江流带远村,天际耸孤岫:描述江水蜿蜒流过远处的村庄,高耸的山峰在天空中显得格外突出。 2. 烟寒树色昏,石出苔痕瘦:描绘了山雾笼罩着寒冷的空气,树木的颜色变得昏暗;石头上长满了苔藓,显得更加瘦弱。 3. 舟行者何人,不语手双袖:询问那些划船的人是谁,他们没有说话,只是双手挥动袖子。 4. 景静心自闲,咫尺罗宇宙:形容景色宁静,心境也随之变得悠闲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