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引
【注释】孟津:古地名。孟津河:黄河在洛阳东北的一段。山亭故基:旧时的山亭遗址。重过:再次经过。 【译文】我身穿短衣,骑着马,白发人重访洛阳旧地。 岁月匆匆如梦初惊。 高秋云物寂寞,半林残照,渡口横舟,落雁寒汀,河山故亭。 镜中人影与自己相比,都显得峥嵘。 难道信黄土之下的地下宫殿,是深谷、高陵? 一时间朋友辈,空留阮步兵。 谁慰飘零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如下: 诗句:商于六里,野塘千古□烟霞。灵苗郁郁无涯,荡青冥风露,金素发清华。散霜丛弥岸,月影明沙。 译文:商朝在六里之外,野塘千年如画,烟雾缭绕。灵苗郁郁葱葱,无边无际,风吹过青天白云间,月光下显得晶莹剔透。霜花覆盖着河岸,月光映照在沙滩上。 关键词注释:商于六里,野塘千古□烟霞——指的是商朝在六里外的地方,野塘经过千年仍然如同画卷一样美丽,四周被烟雾和云霞环绕。灵苗郁郁无涯
【注释】 婆罗门引:唐教坊曲名,多用作词调。髻鬟对耸,万松扶玉上青冥。西风共倚,烟南水北,石荒苔老,三十六梯平。爱翠尖如削,天外亭亭。高寒梦惊。是何夕堕双星。无限苍崖紫岫,谁拊棱层。薜萝深处,算少年、游屐几番登。河汉近、疑在蓬瀛。 【译文】 髻鬓紧束头发,像万棵松树扶持着美玉一样直插云霄。西风与我并肩而立,烟南水北,岩石荒芜苔藓满布,仿佛有三十六级石阶铺成。翠绿的峰尖像刀削一样挺拔
【注释】 婆罗门:古代印度的一种官名。 朱楼:红色的楼。 归鸿:归巢的鸿雁,比喻远方的亲人。 楚尾吴头:指长江中下游一带。 秋:指秋天。 酒令花筹:酒宴上用花枝作为记号。 蓬岛瀛洲:蓬莱山和瀛洲岛是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词写闺中女子的思夫之苦,抒发了作者对丈夫的怀念之情。上片描写春光明媚、景色宜人,但女子独居寂寞。下片写女子思念远去的丈夫,感叹时光易逝,自己已衰老;最后以“流不到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1) “涨云暮卷,漏声不到小帘栊”一句中,“涨云”指的是天边涌起层层的乌云,“暮卷”指日落西山,夜幕降临;“漏声”指古代一种计时器——漏壶滴水的声音。这两句写诗人在黄昏时候看到的景象。 (2) “银河淡扫澄空,皓月当轩高挂”一句中,“银河淡扫”指银河如淡色轻纱一般地铺洒在天空。这句写诗人看到的天上景象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写出诗句,再写出译文,然后是注释和赏析。”考生要理解诗意、把握诗情画意。 本诗的译文:江南地暖,数枝首先得到岭头春天的讯息。像剪玉裁冰般分派给它们。质地纯白偏怜爱匀净淡雅,真比寿阳人还要美艳。多情在意中留意着,偏偏在东君。 暗香缓缓地生成。对着淡淡月色与黄昏。寂寞谁家院宇,斜掩重门?墙头半开
【注释】 暮霞:傍晚的阳光。 水边:在水边,靠近水的地方。 无数:许多,很多。 木芙蓉:一种植物,花朵美丽,有香气。 晓来:天快亮的时候。 露湿轻红:露水打湿了花瓣,使它们看起来更加鲜艳。 锦丝步障:用彩色丝线编织成的屏障,常用以遮挡阳光或雨露。 日转影重重:太阳在天空中转动,影子重叠在一起。 向楚天空迥:向远处的天空伸展。 西风:西方吹来的风。 秋色:秋天的景色。 寂寞三千粉黛:形容女子众多
诗句释义: 1. 素秋向晚,岁华分付木芙蓉。 —— 秋天的傍晚,岁月的痕迹都寄托于木芙蓉花。 2. 萧萧红蓼西风。 —— 风吹过,红蓼花随风飘舞,发出沙沙的声音。 3. 记得当时撷翠,拥手绕芳丛。 —— 记得曾经采撷芙蓉花时的情景,手牵手在花丛中徜徉。 4. 念吹箫人去,明月楼空。 —— 思念那位吹箫的人离去,只剩下空寂的月色和高楼。 5. 遥山万重。望寸碧、想眉峰。 —— 远望连绵起伏的群山
【注释】 婆罗门:指印度教的僧侣。引:起舞曲名。 帐云暮卷,漏声不到小帘栊:“帐”即帐幕,“云”指天象中流动的云雾,“暮卷”即夜幕降临。“漏声”指古代计时器铜壶滴答的声音,“不到小帘栊”意为夜深人静,漏声也听不到了。小帘栊:指闺房中的小窗。“银汉夜洗晴空”,银河在夜晚洗涤着晴朗的天空。“皓月堂轩高挂”,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楼台轩窗。“秋入广寒宫”:秋天进入广寒宫,这里暗指月亮进入中秋。“正金波不动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下面是对这首《婆罗门引·寿长老》的逐句释义: 中秋皓月,隔霄光倍照尘寰。九龙喷香水,胜沉檀。 白家珠明协瑞,尊者诞人间。世称生佛子、派接清原。 注释: - 中秋皓月:指中秋时节明亮的月亮。 - 隔霄光倍照尘寰:隔着天空的光芒照耀着人间。 - 九龙喷香水:形容龙在喷吐香气,如同九龙喷出的香水一样。 - 胜沉檀:胜过沉香的味道。 - 白家珠明协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