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都春
绛都春 · · 有咏社稷坛芍药者,率同其调。计余丁卯出都,正值花时,尽二十五年矣 扬州梦乍。念瘦减带围,琼枝题罢。茧栗寄情,婪尾行歌年时话。参天千尺苍云罅。记晼晚、斜阳亭榭。倚阑无奈,将离意绪,翠阴初夏。 三雅。花间自遣探芳讯,又是红翻阶下。色相未空,时世妆成春无价。柔香长系秋千社。问谁信、霜丝盈把。待教幽径重寻,临醉颜替写。 注释:1. 丁卯:指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2. 纤腰束素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词,上片写春花飘飞,柳丝垂落,燕穿帘来去,回忆当年游宴的情景。下片写江南的烟芜如织,故国心事重重,夜深邀月,暗惊塞管。 “绛都春”,本名《绛都春令》,是北宋张先的词牌名。 “飞花泪溅”:飞花,即飞花堕絮,形容花瓣随风起舞的样子。“正云里凤城,轻阴催晚”,这两句写春花在暮色中飘飞落下,仿佛有泪滴溅落一般。“凤城”,指汴京(今河南开封)。“凤城”,古称京城,这里代指汴京。
【译文】 园中门扉已锁好,正值早春时节,嫩柳高槐,春天的先兆。今非昔比,环境变迁,左右琴书,正当清晨。晚菘早韭都已生出。问园丁、梅花有多少?风吹池面,日上墙角,一群鸟儿在啼叫。 幽静。驾车回乡的世俗之人,只有清磬一声,陪着我长啸。应时盛开的夭桃,碎影无心落方沼。看那燕子初来小。渐对对、衔泥林表。窗前日日高眠,无人惊扰。 【注释】 ①绛都春:词牌名。 ②园扉关好:把园门关好了。 ③正嫩柳高槐
【注释】 绛都春:词牌名,又名“醉花阴”、“秋夜月”。双调,六十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三仄韵。 玉砌:石阶。 天涯倦客:游子。 朱栏:红色栏杆。 十载旧情:十年来的感情。 凄迷:悲伤迷茫。 移根:移植。 车轮转:比喻时光荏苒,日月如梭。 佩环:佩带的玉饰。 阑珊:零落。 柳绵飘荡:形容春风吹拂着柳丝飘舞的样子。 梨云掩黯:形容梨花如云遮暗了天空,喻指愁云。 泪眼汍澜(lán):泪水涟涟的样子。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先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揣摩诗歌主旨;然后结合诗歌的特定意象,从炼字、手法、意境、情感等角度进行分析。“绛都春·樱桃”是一首咏物词。上片写樱桃树的茂盛。下片写红颜易老的哀怨之情。 【答案】 译文:在芳菲的春天里怀念渺茫。果实结了却成阴郁,偏这能早早地开花。画栏绣帘,不要写来禽招啼鸟。枝头密网千丝护,为柳絮随风轻袅
【注释】 (1)绛都春:即《洞房夜饮》 (2)蛰园:在今北京西城区,明代名园。 (3)众香:各种花卉的香气。 (4)茜:浅红色的花。 (5)亸(duǒ):下垂的样子。 (6)雕栏:雕刻花纹的栏杆。 (7)鹃愁莺怨:杜鹃啼哭,莺鸟悲鸣,形容春天的哀怨。 (8)锦灯高映:华丽的灯光照亮庭院。 (9)瑶笺:精美的纸。 (10)翠尊:青绿色的酒器。 (11)泥人:古代一种玩具,用泥土捏成的。
绛都春·分咏京师词人第宅得纳兰容若渌水亭,在玉泉山下 绛珠宫阙,莲凋渚晚。问缑岭堕音,吹笙人远,豹尾退闲,蜗角幽栖依琼苑。重光词笔同凄怨。恁抱膝、繁华轻遣。倚阑曾是,梨花落后,望春深浅。 注释:绛珠宫阙,即指皇宫,这里的“绛珠”指的是红色的珠子,象征着华丽的宫殿。莲凋渚晚,形容荷花凋谢,水边的洲上显得有些凄凉。问缑岭堕音,指询问山中传来的箫声,声音如同从缑岭(古代地名)坠落下来一样美妙
绛都春 · 渌水亭,和闰枝 乌衣梦醒。送春似过翼,园林幽夐。地近绛霄,才称黄门声华盛。无端环玦寒宵迥。正孤坐、推敲难定。怪他心迹,春光最好,怎教凄哽。 消凝。簪花帽侧,待谁为绾住,云晨烟暝。塞雁乍还,仙骥将迎缑山顶。至今泉水清于镜。倘留得、青衫瘦影。翠微定是无情,对人意冷。 【注释】 ①乌衣:指东晋的乌衣巷。 ②绛霄:形容宫殿极高远。 ③黄门:汉时侍中、中常侍官名,后用以指宦官。
绛都春·红雨轩,和泽丞 楼东倦燕。带花片半湿,初晴庭院。翠羽共吟,琼管同携珠帘卷。徘徊玉手生绡扇。更推许、花阴窥见。镜盟钗约,分张最恨,种桃人远。 凄黯。无心按曲,怨春生未忘,文窗残翰。几曲画阑,还绕妆楼庭芜满。棠香褪尽桑尘换。便环佩、归来犹恋。尽教偏和渔歌,怅云易散。 注释: 绛都春:词牌名,双调一百零九字,上片十一句四仄韵,下片十一句五平韵。此词为咏物词,首句“楼东”指代词人居住之地。 楼东
绛都春·古藤书屋 【注释】 绛:通“绛”。朱红的红色。 都:古代诸侯国名。 《易经》:“乾为木,巽为风,木生于风。” 龙伯:《左传·昭公十七年》:“龙伯之国,乘桴浮于海。”后以“龙伯”比喻海外之地。 覆庐运气:在屋上建小棚架。运气,指用架子支撑棚盖。 去天定几尺:距离天只有几尺高。 冰轮:即明月,因月有圆缺,故称“冰轮”。 双扉启:推开了两扇门。 谈诗直到冰轮起:一直谈到明月升起。 殷勤兼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