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玉砌,有天涯倦客,闲倚朱栏。十载旧情,凄迷庭院,雨风残。移根几度车轮转,佩环月下阑珊。柳绵飘荡,梨云掩黯,泪眼汍澜。
冉冉仙云乍返,翻柔荑晕碧,嫩蕊含丹。语燕渐来,流莺初弄,待团栾。花魂久被瑶台款,往时谁伴宫鬟。新妆休遣,离人镇日对看。

【注释】

绛都春:词牌名,又名“醉花阴”、“秋夜月”。双调,六十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三仄韵。

玉砌:石阶。

天涯倦客:游子。

朱栏:红色栏杆。

十载旧情:十年来的感情。

凄迷:悲伤迷茫。

移根:移植。

车轮转:比喻时光荏苒,日月如梭。

佩环:佩带的玉饰。

阑珊:零落。

柳绵飘荡:形容春风吹拂着柳丝飘舞的样子。

梨云掩黯:形容梨花如云遮暗了天空,喻指愁云。

泪眼汍澜(lán):泪水涟涟的样子。

柔荑(tí):嫩芽或未成熟的柳条。

翻:倒,翻转。

柔荑晕碧:形容柳枝在春风中摇曳生姿。

丹:红色。

语燕:燕子。

团栾(luán): 团聚。

花魂:花朵的精神,这里比喻女子的魂魄。

瑶台:神话里的仙山。

宫鬟(huán):古代女子的一种发髻,用金玉等物装饰。

新妆:新梳的妆。

离人:被别离的人。

赏析:

这首《绛都春·春回玉砌有天涯倦客》是北宋文学家、书法家苏轼所创作的一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当时他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此词上片写暮春景色,抒写作者对春天的无限喜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下片写春归后思念故国之情,表现了词人的忧思与愁绪。全词融情入景,情景交融,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

上阕起首两句「春回玉砌,有天涯倦客,闲倚朱栏」,以「玉砌」映衬出「春回」的主题,而「有天涯倦客」则点明了主题人物是游子。「闲倚朱栏」,写出游子闲适的生活状态,「朱栏」也暗示了春光明媚。接下来的「十载旧情,凄迷庭院」二句,则是通过「旧情」与「凄迷」两个词语,将游子内心的复杂情感表现出来。「十载旧情」指的是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而「凄迷庭院」则描绘出游子身处异地却依然无法忘却故乡的心境。

下阕开头的「冉冉仙云乍返,翻柔荑晕碧,嫩蕊含丹」,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同时也暗示出游子内心的感慨。「仙云乍返」指的是春云归来,而「冉冉」则表现出了春云轻盈、柔和的特点。紧接着的「语燕渐来,流莺初弄」二句,描绘出鸟儿们欢歌笑语的情景,而「待团栾」则暗示出游子的期待和渴望。然而,接下来的句子「花魂久被瑶台款,往时谁伴宫鬟」突然转变了情绪,将游子内心的复杂情感表达出来。「花魂」指的是花朵的灵魂,而「瑶台款」则暗示出游子曾经与故人共度的时光。然而,现在却只能独自面对这美景,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哀怨。

末句的「新妆休遣,离人镇日对看」则是对全文的总结。这句话表达了游子对于离别之人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整首词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和对故人之思的抒发,表达了游子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和人生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