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
南浦 · 蔡冰吾大愚别廿五年矣,闻其在汉皋,以水龙韵寄之,冰吾依此调见答,用韵酬之 怀冰抱蜀,廿年来、豪士惜分张。君也驰驱关陇,沙碛阵云黄。我亦壮游三管,伴飞鸢、跕跕下蛮江。叹市朝都换,旧人谁在,留眼看沧桑。 漫比退飞宋鹢,好江山、乘兴莫凄凉。玉笛楼中吹起,声彻鹤家乡。怕问故山猿鸟,共虫沙、一例话兴亡。效楚累哀怨,国魂招复应天长。 注释: 怀冰抱蜀:怀念蜀地。怀,怀念;冰,冰心。抱蜀
南浦 南浦,指水边或江畔的地方,这里泛指江南地区。春意正浓的南浦让人感到无可奈何。 注释:南浦 - 地名,指江南地区,特指水边或江畔的地方。春深 - 春天已深,万物复苏,景色宜人。奈若何 - 表示无奈,无可奈何。楝花风里听吴歌 - 在风中聆听着吴地的歌谣,感受那里的风情。马头芳草含红雨 - 形容马头的芳草上覆盖着红色的雨滴。船尾寒涛拥翠螺 - 形容船尾被寒冷的波浪包围
【注释】 六株:指六朵梅花。衣:这里用作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形容梅花如美人穿着衣服。青葱:形容梅花的枝叶繁茂、颜色翠绿。几簇:几棵,几丛。翠云:形容梅花的枝叶浓密,好像层层叠叠的翠云。微步:轻轻地移动脚步。凌波:踏着水波。湘江:即潇湘江流,在湖南。烟水茫茫:水面雾气迷蒙,景色渺茫。含情:含着情感。怕向东风笑:害怕春风中开放。一点芳心杯样浅:梅花像一杯浅色的酒杯,只有一点点香气。着得春愁多少
【注释】南浦:泛指江南水乡。王中仙:王维的号,此指王维的诗作。 画舸:彩船。鸳鸯:即“双鸳”。 记两湖:指杭州西湖。揉蓝春色如染:春日湖水如蓝色一样明净。揉蓝:揉和、融合之意,指湖水的颜色。 烟雨满深村:烟雨迷蒙的景色笼罩着深幽的村落。 一湾柳:一条弯曲的柳树湾。吟笺:题写在笺纸上的作品,这里指书信。旧曾题遍:过去曾经多次题写过。 别来香径,草芽帘外东风浅:自从分别以来,我来到这个芳香的小径上时
【解析】 本诗是一首写景小令,通过描写江亭春晓的景象来抒发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新雨涨汀沙,倚兰桡、正值江亭初晓”这两句,是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的活动。“汀沙”、“兰桡”表明了这是在水边。“正值江亭初晓”,说明是在一个晴朗的早晨。“倚兰桡、正值江亭初晓”这一句,是交代人物的活动。“倚兰桡”,是说倚着船舷划桨。 “堤坠乱桃红,红桥下、斜映花阴如扫”这一句,是写眼前之景。这一句中
南浦春水,用玉田韵,同蘅圃赋 隔岸采芙蓉,款柴门、露湿横塘清晓。如镜洗遥空,前汀远、雪影芦花谁扫。荒沟曲港,断桥红叶流来小。催暝渔歌,云外起,一片愁人衰草。 数峰侧映苍茫,看闲鸥、对对江边去了。冷落旧苔痕,临风处、记得采莲曾到。而今渺渺,有谁独倚红楼悄。道是潇湘未远,天际归帆还少。 注释: 1. 南浦春水:即《南浦别》,乐府《西洲曲》名。《南史·徐勉传》载,梁元帝萧绎曾命徐勉作《西洲曲》
【赏析】 刘绎庵浮园在南京,南面是秦淮。此诗作于清光绪元年(1875)。 首韵“天上坐来时,好开窗、面面吹花飘絮”,写诗人登楼远望,看到满江春色,心旷神怡,情不自禁地吟咏起来,于是,便有“携琴携鹤携尊”四句的闲适自得之语了。 三韵以下写诗人游观中的所见。“东风荡漾”,东风拂煦江面,吹拂着岸边的树木和柳树,也吹拂着江面的波纹,使它们荡漾起伏。江边的树木,因东风而摇曳多姿;江面则因波纹荡漾而有声有色
【注释】 南浦 · 送竹垞(zhū chān)被徵入都:指友人王源到京师应试,诗人写此诗以作别。南浦:泛指江南水乡的渡口。白门:指南京城。道出白下:在南京城外白门前的路上经过。啼柳白门鸦,怕听他、古岸斜阳马首:白门前的柳树,在夕阳西下的斜照中,发出凄厉的啼鸣声。“怕听”二字写出了作者对朋友远行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转怅故人疏,凭谁话、榆影柴门非旧:他离开后,自己感到孤独寂寞,又不知该向谁诉说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以及炼字、炼句、赏析的能力。此题注意通读全诗,了解诗意,体会诗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社雨几番过”的意思是:雨水滋润了多次了,望见横塘,十里轻烟迷晓色。“涨绿半篙馀”的意思是:涨满了绿水的一半,余波荡漾,红桥路、净洗芳尘如扫。“短长亭柳”“香波渺渺”,意思是:短长亭边的柳条,乱丝低垂,像小鸳鸯一样,笼罩着水面上的倒影
南浦·春水 好景在沧浪,照乱山、冷枫翠渚红染。前度浣衣人,西风里、安排碧砧初遍。载诗载酒,画船重到风澜浅。藕塘万叶憔悴尽,换了芦花一片。 临流曲榭依然,早不见双双,掠波紫燕。远浦夕阳含,秋奁影、但有烟鸿苍点。泠泠绕郭,几曾解洗江南怨。莫愁湖畔停兰拽,梦入鲈鱼乡远。 注释: 好景在沧浪:美好的景色出现在沧浪之滨。 照乱山、冷枫翠渚红染:照映在乱山中,枫树的叶子呈现出深绿色,小洲上的红色染满了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