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坐来时,好开窗、面面吹花飘絮。沧海有灵槎,曾清浅、何似此间堪住。东风荡漾,爱他眼底江南树。金谷任教,台榭曲,那得玲珑如许。
携琴携鹤携尊,泛清波、常伴残霞野鹜。石板小桥西,轻帆下、人在柳阴春暮。桃源几度。仙郎莫便寻仙去。记取芙蕖开后,留我闹红深处。

【赏析】

刘绎庵浮园在南京,南面是秦淮。此诗作于清光绪元年(1875)。

首韵“天上坐来时,好开窗、面面吹花飘絮”,写诗人登楼远望,看到满江春色,心旷神怡,情不自禁地吟咏起来,于是,便有“携琴携鹤携尊”四句的闲适自得之语了。

三韵以下写诗人游观中的所见。“东风荡漾”,东风拂煦江面,吹拂着岸边的树木和柳树,也吹拂着江面的波纹,使它们荡漾起伏。江边的树木,因东风而摇曳多姿;江面则因波纹荡漾而有声有色。这里用“荡漾”二字,不仅写出了东风的劲力和江水的动态,更写出了东风给江上景色带来的生气和美色。

“爱他眼底江南树”,这一句承上启下,由眼前的景物过渡到对江南风景的赞美。眼前这棵江南的杨柳,是诗人眼中最美丽的。这一句还说明,诗人在欣赏风景时,总是以江南为背景的,所以,他特别喜爱眼前的这棵江南树。

“金谷任教,台榭曲,那得玲珑如许。”金谷,指晋代洛阳金谷园,为石崇所建。台榭即楼阁。这里指南京的名胜古迹。玲珑,美好精致。这两句写诗人游赏南京名胜,见其精巧美丽,与金谷园相比,又有何足道哉?

四韵以下写诗人游观中的所感。“携琴携鹤携尊”,诗人出游,常常带着琴、鹤、尊,这是古人游赏时的常情。“泛清波”,“泛”字既写出了江水清澈,又写出了游人的欢快心情。“常伴残霞野鹜”,残霞,晚霞。残霞映照在江面上,野鸭戏水觅食,这些自然景物,都陪伴着诗人,使游兴倍增。

五韵以下写诗人游观中的所见。“石板小桥西,轻帆下、人在柳阴春暮”,这两句写游人乘船经过一座小石桥,到了傍晚,看见有人站在柳树下,在享受春光。“桃源几度”,《桃花源记》中说,渔人曾几次到桃花源去。这里是说,诗人自己也曾数次来到这个美丽的桃花源中游玩,现在又来到这里,不禁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仙郎莫便寻仙去”,仙郎,诗人自称。仙郎不要急于寻找仙人而去,因为诗人在这里等着你呢。“记取芙蕖开后,留我闹红深处”,荷花盛开的时候,要记住我在这里等候着你。

六韵以上写诗人游观中的所思。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诗人登上高楼眺望远方,只见一片红艳艳的花海,在春风中荡漾着波浪。这时,诗人想起了故乡的芙蓉花,那鲜艳夺目的颜色,就像那盛开的荷花一样,令人流连忘返。

【译文】

从天上下来,我坐在窗前,看着窗外的江水,随风起舞,像花瓣一般飘洒。沧海中有灵槎(传说中有一只能往来于蓬莱与方丈之间的小木筏),它曾经在江面上轻轻漂泊,又怎能比得上这里的风光美丽?

风轻轻地吹动着我手中的琴、鹤、酒壶,泛舟在清澈的水面上,常伴着夕阳下的残霞和野鸭。在小石板铺成的小桥西侧,轻快的帆船驶过,我在柳荫下沐浴在春天的暮色里。多少次我来到这里,多少次与你相会。

记得在荷花盛开之后,我要留下你,在你的花丛中尽情地嬉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