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采芙蓉,款柴门、露湿横塘清晓。如镜洗遥空,前汀远、雪影芦花谁扫。荒沟曲港,断桥红叶流来小。催暝渔歌,云外起,一片愁人衰草。
数峰侧映苍茫,看闲鸥、对对江边去了。冷落旧苔痕,临风处、记得采莲曾到。而今渺渺。有谁独倚红楼悄。道是潇湘未远,天际归帆还少。

南浦春水,用玉田韵,同蘅圃赋

隔岸采芙蓉,款柴门、露湿横塘清晓。如镜洗遥空,前汀远、雪影芦花谁扫。荒沟曲港,断桥红叶流来小。催暝渔歌,云外起,一片愁人衰草。

数峰侧映苍茫,看闲鸥、对对江边去了。冷落旧苔痕,临风处、记得采莲曾到。而今渺渺,有谁独倚红楼悄。道是潇湘未远,天际归帆还少。

注释:

  1. 南浦春水:即《南浦别》,乐府《西洲曲》名。《南史·徐勉传》载,梁元帝萧绎曾命徐勉作《西洲曲》。后以“南浦春水”指离别之情。
  2. 玉田韵:指《南浦别》一诗的平仄声调。
  3. 衡圃:即衡山之园。
  4. 隔岸采芙蓉:语出南朝宋刘休范《采莲子》:“隔岸见芙蓉。”
  5. 柴门:指简陋的篱笆小门。
  6. 霜露:露水和冷霜。
  7. 清晓:早晨。
  8. 如镜洗遥空:像镜子一样洗去天空中的尘埃。
  9. 前汀:指靠近水边的陆地。
  10. 雪影芦花:比喻水中的芦花像被白雪覆盖一样。
  11. 荒沟曲港:荒芜的沟渠和弯曲的小河。
  12. 断桥红叶流来小:形容落叶飘零的景象。
  13. 催暝渔歌:傍晚时分传来渔民的歌声。
  14. 云外起:云层之上传来歌声,仿佛在云端。
  15. 苍茫:模糊不清的意思。
  16. 闲鸥:悠闲自在的鸥鸟。
  17. 江边:水边之地。
  18. 潇湘:湖南一带的别称。
  19. 渺渺:迷茫的样子。
  20. 独倚红楼悄:独自倚靠在楼上默默无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景色。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两句“隔岸采芙蓉,款柴门、露湿横塘清晓”描绘了诗人在清晨时分,隔着河岸采摘芙蓉的情景。这里的“芙蓉”指的是荷花,象征着纯洁和美好。而“柴门”则是指简陋的农舍,暗示了诗人的生活背景。
    第三句“如镜洗遥空,前汀远、雪影芦花谁扫”进一步描绘了远处的景象。这里用“如镜洗”来形容湖面如同明净的镜子一般,将天空的景色清晰地映射出来;而“雪影芦花”则形象地描绘了湖面上的雪花和芦花,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第四句“荒沟曲港,断桥红叶流来小”则描绘了更远的地方。这里的“荒沟曲港”指的是荒芜的沟渠和弯曲的小河,给人一种荒凉而又美丽的感觉;而“断桥红叶流来小”则是指落叶飘零的景象,仿佛是红色的叶子从断桥上流落下来,增添了一丝诗意。
    第五句“催暝渔歌,云外起,一片愁人衰草”则是对夜晚景象的描述。这里的“催暝”指的是黄昏时分,而“渔歌”则是指渔船上的歌声。这些声音伴随着云彩升起,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忧郁的感觉。而“一片愁人衰草”则是指那些枯萎的草叶,它们似乎在默默地诉说着岁月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中的自然景物也给人带来了一种宁静和愉悦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江南水乡之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