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冰抱蜀,廿年来、豪士惜分张。君也驰驱关陇,沙碛阵云黄。我亦壮游三管,伴飞鸢、跕跕下蛮江。叹市朝都换,旧人谁在,留眼看沧桑。
漫比退飞宋鹢,好江山、乘兴莫凄凉。玉笛楼中吹起,声彻鹤家乡。怕问故山猿鸟,共虫沙、一例话兴亡。效楚累哀怨,国魂招复应天长。

南浦 · 蔡冰吾大愚别廿五年矣,闻其在汉皋,以水龙韵寄之,冰吾依此调见答,用韵酬之

怀冰抱蜀,廿年来、豪士惜分张。君也驰驱关陇,沙碛阵云黄。我亦壮游三管,伴飞鸢、跕跕下蛮江。叹市朝都换,旧人谁在,留眼看沧桑。

漫比退飞宋鹢,好江山、乘兴莫凄凉。玉笛楼中吹起,声彻鹤家乡。怕问故山猿鸟,共虫沙、一例话兴亡。效楚累哀怨,国魂招复应天长。

注释:

怀冰抱蜀:怀念蜀地。怀,怀念;冰,冰心。抱蜀,指怀念蜀地的亲人或朋友。

廿年:二十年。

驰驱:奔走,奔忙。

沙碛:沙漠。

三管:指三国时期的三个州。这里泛指各地。

沙碛阵云黄:沙漠中的阵云呈现出黄色。

旧人:过去的人们。

市朝:市井和朝廷。市,市井;朝,朝廷。

玉笛楼中吹起,声彻鹤家乡:用玉笛吹奏乐曲,其声音传到远方的鹤乡。

效楚:学习楚国的悲伤和怨恨。

国魂:国家的魂魄,这里指国家的灵魂。

应天长:应和天空的长。应和,应答;天长,天空长久;应天长,即天地间长久。

赏析:

《南浦》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的心情和祝愿。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故土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人的祝愿。

首句“怀冰抱蜀,廿年来、豪士惜分张。”是说作者怀念着蜀地的亲人和朋友,已经二十年了。这里的“抱蜀”可以理解为怀抱着蜀地的情感或者回忆。而“廿年来、豪士惜分张”则是说这些豪士们在一起的时候总是珍惜着相聚的时光,不愿意分离。这两句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第二句“君也驰驱关陇,沙碛阵云黄。”是说您(指作者)也一直在奔波忙碌,在关陇地区驰骋。这里可以理解为您正在为了事业或者理想而奋斗。而“沙碛阵云黄”则描绘了一幅壮美的沙漠景象。这里的“沙碛”可以理解为沙漠,而“阵云黄”则描绘了沙漠中的阵云呈现出黄色的景象。这两句通过描绘自然环境,进一步衬托出了作者的奋斗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第三句“我亦壮游三管,伴飞鸢、跕跕下蛮江。”是说我也曾在各地游历,陪伴着飞鸢一起飞翔。这里的“三管”可以理解为三地,而“跕跕下蛮江”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河景象。这里的“伴飞鸢”可以理解为陪伴着飞鸢一起飞翔,而“跕跕下蛮江”则描绘了飞鸢在空中飞翔的场景。这两句通过描绘游历时的景象,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豪迈情怀和对自由的追求。

第四句“叹市朝都换,旧人谁在,留眼看沧桑。”是说感叹着市井朝政都已经更换了,那些曾经的人也都不在了,只能留眼观看这沧桑变化。这里的“市朝都换”可以理解为市井朝政都已经换了,而“旧人谁在”则可以理解为他们都已经不在了。这两句通过感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第五句“漫比退飞宋鹢,好江山、乘兴莫凄凉。”是说可以比喻为退飞的宋鹢(一种古代船只),好江山,乘兴莫凄凉。这里的“宋鹢”可以理解为宋朝时期的船只,而“乘兴莫凄凉”则可以理解为不要因为悲伤而破坏了游玩的乐趣。这两句通过比喻和反问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快乐生活的向往。

第六句“玉笛楼中吹起,声彻鹤乡。”是说在玉笛楼中吹起乐曲,声音传到了远方的鹤乡。这里的“玉笛楼中吹起”可以理解为在玉笛楼中弹奏乐曲,而“声彻鹤乡”则可以理解为乐曲的声音传到了远方的鹤乡。这两句通过描绘音乐的传播和传播的范围,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第七句“怕问故山猿鸟,共虫沙、一例话兴亡。”是说害怕问及故乡的猿鸟,它们会像虫子一样一起谈论兴衰存亡。这里的“故山猿鸟”可以理解为故乡的猿和鸟,而“虫沙、一例话兴亡”则可以理解为他们会像虫子一样一起谈论兴衰存亡。这两句通过描绘猿鸟和虫子的对话,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对过去的回忆。

第八句“效楚累哀怨,国魂招复应天长。”是说效仿楚国人的悲哀和怨恨,国家的灵魂呼唤复兴应该持续长久。这里的“效楚”可以理解为效仿楚国的悲哀和怨恨,而“国魂招复应天长”则可以理解为国家的灵魂呼唤复兴应该持续长久。这两句通过表达楚国人的悲哀和怨恨以及国家的灵魂呼唤复兴应该持续长久,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担忧和希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