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
诗句:五月江南麦已稀,黄梅时节雨霏微。闲看燕子教雏飞。 译文:五月的江南,未收的小麦已经稀疏,黄梅季节时细雨纷纷,如烟如雾。坐在屋檐下,看着年长的老燕子教着它的雏燕如何飞翔。 注释:五月的江南地区,大部分的小麦都已经收割完毕,留下的是一些稀疏的麦茬。在黄梅这个时期,正是春末夏初,天气多雨,细雨如烟如雾一般,笼罩着整个江南地区。在这种气候条件下,老燕带着自己的雏燕在屋檐下筑巢、觅食
《浣溪沙 · 咏五更 · 和湘真韵》是一首描绘夜晚景象与人物情感的词作。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微晕娇花湿欲流,簟纹灯影一生愁。梦里仿佛在遥远的山楼。 注释: - 微晕:形容花朵颜色不浓,略显羞涩地微微泛红。 - 娇花:指美丽的花朵。 - 欲流:像水一样流动。 - 簟纹:竹席上的纹理。 - 灯影:灯光下的影子。 - 一生愁:整夜都在忧愁中度过。 译文: 娇嫩的花朵似乎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注释】 鹊桥仙:词牌名。 双倚:并立。 窗外一眉新月:指月光映照下,窗前如蛾眉一般的形状,形容月光之美。 寻思:思索。 分明:明白清楚。 却:反而、倒过来讲。 一宵灯下:一个夜晚里。 连朝镜里:连续几天里。 瘦尽十年花骨:形容身体消瘦得如同花朵的骨头一样脆弱。 前期总约上元时:以前经常约定在元宵节的时候相见。 飘零人物:漂泊流浪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相思之情的词
菩萨蛮 窗前桃蕊娇如倦,东风泪洗胭脂面。人在小红楼,离情唱《石州》。 夜来双燕宿,灯背屏腰绿。香尽雨阑珊,薄衾寒不寒? 注释: 1. 窗前桃蕊娇如倦,东风泪洗胭脂面:窗外的桃花娇嫩如人疲倦,东风轻轻吹过就像眼泪洗涤了脸颊。 2. 人在小红楼,离情唱《石州》:有人独自在小红楼中,满怀离愁地唱着《石州》曲。 3. 夜来双燕宿,灯背屏腰绿:夜晚有两只燕子栖息,灯光映照着屏风和床榻,显得绿油油的一片生机
诗句释义 梦回酒醒三通鼓,断肠啼鴂花飞处。 - 梦回酒醒三通鼓:在梦中醒来时,听到三次的更鼓声,这是古代的一种计时方式。此处可能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或者对现实的无奈和感慨。 - 断肠啼鴂花飞处:春天到来,鸟语花香,但在这个时刻,鸟儿的啼叫和落花让人感到无比的伤感。这里的“啼鴂”是一种鸟类的声音,常用来形容春天的到来,但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新恨隔红窗,罗衫泪几行。 -
这首诗的原文是: 菩萨蛮 隔花才歇廉纤雨, 一声弹指混无语。 梁燕自双归, 长条脉脉垂。 小屏山色远, 妆薄铅华浅。 独自立瑶阶, 透寒金缕鞋。 下面是逐句释义: 1. 隔花才歇廉纤雨,一声弹指混无语。 注释:隔着花丛刚刚停歇了细细的春雨,一声弹指之间,一切都变得沉默无言。 2. 梁燕自双归,长条脉脉垂。 注释:成对归来的燕子,长长的柳枝随风轻摆,如同在低语倾诉。 3. 小屏山色远
《浣溪沙》 睡起惺忪强自支。绿倾蝉鬓下帘时。夜来愁损小腰肢。远信不归空伫望,幽期细数却参差。更兼何事耐寻思。 注释: - 睡起惺忪强自支:醒来后感到困倦,勉强支撑自己起床。 - 绿倾蝉鬓下帘时:绿色的帘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蝉的翅膀一样。 - 夜来愁损小腰肢:夜晚的忧愁使得身体消瘦,如同纤细的腰肢受到了损伤。 - 远信不归空伫望:远方的信件没有寄回来,只能独自站在窗前等待。 -
诗句赏析: - 游丝断续东风弱:描述春风的温柔和游丝的脆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 - 红袖谁招曲槛边: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栏杆旁边荡秋千的场景,红袖象征着她的优雅与美丽。 - 弄一缕、秋千索: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逝去青春的怀念。 - 惜花人共残春薄:反映了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哀叹。 - 春欲尽、纤腰如削:通过对比昔日的丰满与现在的消瘦
这首诗是一首词,内容如下: ``` 清镜上朝云,宿篆犹熏。一春双袂尽啼痕,那更夜来山枕侧,又梦归人。 花底病中身,懒约湔裙。待寻闲事度佳辰,绣榻重开添几线,旧谱翻新。 ``` 注释: - 清镜上朝云:形容早晨的镜子被朝霞映照得明亮如镜。 - 宿篆犹熏:指昨夜的篆刻仍然散发着香气。 - 一春双袂尽啼痕:整个春天里,她的衣袖上都是泪水的痕迹。 - 又梦归人:又梦见了远方的亲人。 - 花底病中身
紫玉拨寒灰,心字全非。 译文:用紫玉拨去寒冷的灰烬,心字已全非。 注释:紫玉:一种玉石,常用于装饰。拨寒灰:比喻扫除一切旧事物或旧观念。心字全非:指心字已不再是原来的心字。 疏帘犹是隔年垂,半卷夕阳红雨入,燕子来时。 译文:疏帘还是像去年一样垂下,夕阳半边落下,红色的雨滴洒下,燕子飞来。 注释:疏帘:稀疏的窗帘。隔年垂:指窗帘已经一年没有拉开,像去年一样垂下。半卷夕阳红雨入,燕子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