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
丑奴儿近 · 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注释: 1. 千峰云起:形容山峰云雾缭绕,如同千座山峰上的云雾在瞬间升起。 2. 骤雨一霎儿价:形容突然而来的暴雨像短暂的时光一样短暂。 3.
鹧鸪天 · 送廓之秋试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释: 1. 白苎新袍入嫩凉:穿着白色的苎麻新衣,感觉凉爽宜人。 2. 春蚕食叶响回廊:春天的蚕正在吃叶,发出的声音回荡在走廊里。 3. 禹门已准桃花浪:大禹治水的龙门山已经能够承受桃花浪的冲击了。 4. 月殿先收桂子香
诗句输出:郁孤台下清江水 译文:在郁孤台(今江西省赣州市城区西北部的贺兰山顶)远望,看到那清澈的赣江水流。 注释:郁孤台:位于今江西省赣州市城区西北部的贺兰山顶,以地势高峻、景色秀丽而闻名。郁孤:这里形容郁孤台巍峨屹立。清江:指赣江,流经赣州市境内的一条重要河流。 赏析:此句描绘了词人在郁孤台上眺望赣江的壮丽景色,通过“清江”二字,不仅写出了江水的清澈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此词上阕写惜春伤别,下阕借咏汉武帝与陈皇后的故事以抒怀,抒发了自己对国事和时局的忧虑。全词运用多种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诗句释义: - 摸鱼儿:这是一首词牌名,属于宋词的一种体裁。 -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意思是说在经历多次的风雨后,春天又一次匆匆离去。 -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 万事云烟忽过,一身蒲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 注释: - 《西江月》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作。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晚年生活的感慨,以及对自己子孙的期望和嘱托。词的上片通过描绘自己的感受来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下片则表达了对家人的关心和期望。 译文: 世事如云烟般飘渺而过
解析及译文: 1. 诗句解读: - “枕簟溪堂冷欲秋”,描述了一个秋天的夜晚,在溪边的小亭中,枕席和竹席上都感受到了寒意。 - “断云依水晚来收”,天空中的乌云逐渐散去,水面上的云彩也随风飘散,傍晚时分开始消散。 - “红莲相倚浑如醉”,红莲(荷花)似乎沉浸在一种迷醉的状态中,与旁边的人或物靠得很近。 - “白鸟无言定自愁”,白色的鸟儿似乎也陷入了一种忧郁的情绪中,它们静静地站立着
鹧鸪天 · 博山寺作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 宁作我,岂其卿。人间走遍却归耕。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注释】: - 不向长安路上行:不去繁华的长安路。 - 却教山寺厌逢迎:宁愿在山中寺庙中躲避世俗的欢迎和应酬。 - 味无味处求吾乐:在最平淡无奇、毫无趣味的地方寻求乐趣。 - 材不材间过此生:在无用与有用之间度过一生。 - 宁作我,岂其卿
诗句解释 1 身世酒杯中: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与短暂的看法,通过将“身世”比喻为“酒杯”,暗示了人生的虚无和虚幻。这里的“酒杯”也象征了人生中的欢乐与哀愁。 2. 万事皆空:继续表达一种对人生无意义、一切皆为过眼云烟的感慨。这里的“空”字强调了一种超然物外、看破红尘的哲理。 3. 古来三五个英雄:此句提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但随即以“何处是”进行反问,表达了对这些英雄事迹的怀疑或不解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送别抒怀之作,通过描绘鹈鴂、鹧鸪、杜鹃三种鸟的叫声,表现出春天的逝去和离别的哀愁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轻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注释】: 野棠花落:指春天的花已落尽,这里泛指季节的变换。 又匆匆:表示时间过得很快。 刬地:突然之间的意思。 东风欺客梦:春风袭来使人如梦初醒。 一枕云屏寒怯:一觉醒来时,看到屏风上笼罩着一层薄霜而感到寒冷。 曲岸:弯曲的河岸。 觞:酒杯。 纤纤月:形容月亮细小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