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寿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诗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同时了解一些基本的古代汉语知识,如炼字、词类活用等基本知识。本题中,“薄命才人竟如此,得春水鲤鱼之信”一句是说“我”不幸多病;又“杜曲哀吟”一句,是说“我”因疾病而哭泣。所以本题可先从“薄命才人”“剧怜季重工愁”和“争抑山阳痛哭,杜曲哀吟”三句入手分析概括
郭筠仙侍郎 郭筠仙,字子美,号竹君,成都府人。曾祖大中丞夔公,祖太学博士国器公,父文贞公。年十六举孝廉,除秘书省校书郎,历官至工部侍郎。有《竹君诗集》及《文集》若干卷,今存于《四库总目》。 郭筠仙,字子美,号称竹君,是成都府人。他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族,他的曾祖父是著名的夔州牧、大中通宝进士,祖父是太学博士,父亲是国器学士公。郭筠仙在十五岁时就考取了孝廉,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
【注】懋,音茂。 堂上则两老俱存:堂上指家中,堂上的老人则是指作者的祖父和祖母。 剧怜死别新婚:很怜悯他们死后才结婚。 黄土不埋千尺恨:黄土不能埋葬他们的遗骨。 地下与伯兄相遇:在阴间与伯兄相遇。 回忆残更古寺:回忆在寺院中度过的那个夜晚。 青灯独照九泉阴:在九泉之下孤独地照耀着青灯。 赏析:此诗为挽诗,抒发对亡父亡母的哀思。全篇采用对比手法,前六句是生时之悲,后两句则是死后之痛,前后呼应
吴南屏孝廉是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诗句: 一息尚存,当朋辈周旋,犹谆谆以金石简编为念; 千秋怅望,想精魂依恋,常隐隐在江衡蘅芷之间。 译文: 我还活着,当我与朋友在一起时,仍然恳切地谈论着金石简编等事情; 我永远怀念那些逝去的人,他们的灵魂常常徘徊在江边的衡山和蘅草之间。 注释: 1. 一息尚存:指自己还活在世上,生命尚未结束 2. 朋辈周旋
这首诗出自《赠曾忠襄公》,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为纪念曾巩所作的一首七言诗。以下是逐句释义及注释: 1. 曾许我为天下有用之才,琴曲负知音:曾巩曾经称赞我有才能,如同琴曲中的知音,能够理解我的情感和志向。 2. 今日漂流江上水:现在我已经漂泊无依,如同江上的水流,没有固定的归宿。 3. 将谒公于阶前盈尺之地:我将前往您的府邸,在您面前不足一寸的土地上表达我的敬仰之情。 4. 药言期报称
【注释】 长乐:即福州,古称长乐。初将军:指郑成功(字大木)。清供:清香的供奉。文酒:文酒之宴,即文人雅士的饮酒聚会。南海:今广东。荔支:荔枝,这里泛指南方。斑:斑点,这里指荔枝上的黑点。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郑成功归闽后所作。诗的前半首写郑成功的威名和功业,后半首则写诗人对郑成功由崇敬到失望的心理变化。 第一联“长乐初将军”,用典。郑成功(1624—1662),福建南安石井人
【注释】 傅青余:人名,作者的朋友。方伯:官名,指地方长官。惊刹时:突然。怪鵩(hú)栖门:鵩即杜鹃,鸣声哀怨,故以“鵩”为代称。“惊刹时”谓在忽然之间。“故国”犹言“故土”、“故乡”。“传赍迁客恨”。传:“传送”。赍:携带的财物。“传赍迁客”,指因政治原因被迫流落他乡的人。 陈臬开藩:设官治理一方。陈臬,设官。藩,封疆大吏。属:连缀。今日哀鸿遍野: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灾民。济川:渡过长江。犹望
皮文舫,字子安,号东山,明亡后隐居于江南。与其父皮日休游于山水之间,低回竹屋蕉亭,风流依旧;适逢郎君归自岭海而外,检点诗筒酒榼,春去明朝,感叹时光荏苒,人生无常。 译文: 皮文舫与父亲游玩在山水之中,徘徊在竹屋和蕉亭之间,风流如昔;恰逢好友从岭南归来,检查着诗简和酒壶,春天已经过去了,明朝又将离去。 注释: - 皮文舫:字子安,号东山,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生活在战乱时期
左子重孝廉 左子重:名字,可能是诗人的好友或亲戚。 孝廉:古代选拔官员的制度,孝廉是孝顺和廉洁的意思。 其人具迈越时辈之才,结想千秋,窘步已于蓬岛路; 这个人具有超越同辈的才能,他的梦想可以延续千年,但他却只能困顿于蓬岛路上。 乃翁正勤劳王事之日,思亲万里,孤魂应到玉门关。 你的祖父正在勤劳地为国家事务而忙碌,你思念亲人在万里之外,你的魂魄应该到达玉门关。 赏析:这是一首悼念远行亲人的诗
【注释】 1.瀛岛(yíng dǎo):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 2.萧然:萧条,冷落的样子。 3.凄绝:极言其哀伤。 4.韩陵:即韩凭墓,汉时为夫妻合葬之处,后遂以“韩陵”代称坟墓。 5.香草:这里泛指芳菲的花草。 6.君:指吕氏的哥哥吕太史。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首句写诗人怀念友人的心情;次句写朋友在异地十年间寂寞无聊的生活情景;第三句写墓地荒凉的景象,暗指友人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