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
《柳州峒氓》是唐代诗人柳宗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绘峒民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峒民的同情和关注。下面是诗句的翻译及注释: 诗句 1. 郡城南下接通津 - 注释:在柳州城南边靠近河流的地方,可以通往交通要道。 - 赏析:描绘出峒民与城市的联系紧密,可以通过水路前往城市。 2. 异服殊音不可亲 - 注释:穿着不同服饰,说不同方言的人,让人难以亲近。 - 赏析
以下是对这首诗《吊屈原文》逐句的详细翻译注释和赏析: 诗句翻译 1. 后先生盖千祀兮,余再逐而浮湘 - “后先生”指屈原,屈原是古代楚国的贤臣。 - “盖千祀”表示纪念屈原已有千年。 - “余再逐”表示作者再次来到湘江边。 - “浮湘”指沿江而上。 译文 我再次来到湘江边凭吊屈原,怀念他的高洁志节。 2. 求先生之汨罗兮,揽蘅若以荐芳 - “汨罗”指屈原自沉的汨罗江。 -
译文: 在被摈弃的困境中,我梦归故里。精神凝聚成一种凝冻,沿着旧乡的方向,心中充满怀旧之情。夜深人静时,我在荒僻之地安眠,内心充满矛盾,无法抗拒。我放松身心,让自己自由自在,呼吸变得平静而微弱。云雾涌动着上升,但很快消散无踪。圆和方混合在一起,没有形状,纯净如白雾。天空茫茫,星辰不显,地面上不见水陆。仿佛有一把刀带我回到过去,我驾着船,慢慢返回。云雾直冲云霄,云朵飘浮在西北方向。风呼啸而过
吊屈原文 先生的容貌不可得啊,但仿佛还能看见他的文章。托付遗篇而感慨万千啊,泪水盈眶不能自禁。呵斥星辰驱赶怪异啊,谁又能挽救这崩亡?何需挥霍雷电啊,苟为是之荒茫。炫耀辞藻党于明朗啊,世人果然认为它是狂。哀余衷肠坎坎不安啊,独自蕴积愤慨增伤。谅先生不吐真言啊,后人又有何希望?忠诚之心既内激荡兮,抑制忍痛而不长。我悲哀屈身几何兮,为何独焚其中肠。 吾哀今之为仕兮,庸有忧虑时事否臧。食君之禄畏不厚兮
【解析】 本题为理解性默写,难度一般。解答此类题时,注意审清题目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提示进行作答。 【答案】 梦归赋 伟仲尼之圣德兮,谓九夷之可居。 惟道大而无所入兮,犹流游乎旷野。 老聃遁而适戎兮,指淳茫以纵步。 蒙庄之恢怪兮,寓大鹏之远去。苟远适之若兹兮,胡为故国之为慕。 首丘之仁类兮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格式和内容。这首诗分为四段,每段都是独立的诗句,并且每个段落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含义。接下来,我会逐段解释这些诗句,并给出相应的译文和赏析。 1. 首段:"仆自贞元十五年见足下之文章,蓄之者盖六七年未尝言。" —— 从贞元十五年起,我就一直在欣赏你的文章,虽然我已经收藏了六七年了,但我一直没有机会表达我对你的赞赏。 译文:自贞元十五年起,我就一直在欣赏您的文章
【注释】 ①“颜”、“曾”:这里泛指南北朝的文人。颜,指颜之推,是北齐文学家,曾之推是他的字。②“其为乐也大矣”:意思是读书人的乐趣很大,又何须担心缺少呢?③“吴二十一”:指吴武陵,字伯通。他是当时著名文人。④“《醉赋》及《对问》:这是两篇赋和一篇文章。⑤“桎梏甚固”:意思是说思想受到束缚得很紧,不能畅所欲言。⑥宗元白:即柳宗元,字子厚。他与吴武陵交游甚密,这封信就是写给他的。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写给他的好友王参元(字子深)的。在信中,他首先表达了对王参元家遭遇火灾的同情,但随后又以“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其状”,表示自己还未能详细了解情况。接着,他表示对王参元的担忧,因为他可能因此陷入困境而无法自拔。 韩愈提到王参元应该好好奉养自己,并期望他的生活能够平静无事。然而,现在他却面临火灾的风险,这让他感到震惊和担忧。他认为火灾可能会给他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困扰
诗句逐句释义: 1. 屏居负山郭,岁暮惊离索。 - “屏居”意指隐居,“负山郭”描绘了诗人远离喧嚣的生活环境,背靠着山,面朝四周。 - “岁暮”指的是一年将尽的时候,“惊离索”表示在年末时分感到寂寞和不安,因为即将离开熟悉的环境。 2. 野迥樵唱来,庭空烧烬落。 - “野迥”形容野外空旷,可以听到远处传来的樵夫的歌声。 - “庭空”意味着庭院中一片寂静,只有燃烧剩下的灰烬在落下。 3.
诗句注释及赏析: 1. 首句:“南楚春候早,馀寒已滋荣。” - 注释:"南方的春天来得早,尽管还残留一些寒意,但大自然已经开始焕发生机。"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南方和北方在春季天气变化上的差异,描绘了南方春天的景色与气候特点。同时,“馀寒已滋荣”也暗示了春天虽然已经来临,但仍带着一丝凉意和生命的活力。 2. 第二句:“土膏释原野,百蛰竞所营。” - 注释:"肥沃的土壤释放在田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