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
东归晚次潼关怀古 暮春别乡树,晚景低津楼。 伯夷在首阳,欲往无轻舟。 遂登关城望,下见洪河流。 自从巨灵开,流血千万秋。 行行潘生赋,赫赫曹公谋。 川上多往事,凄凉满空洲。 注释: - 暮春:指春天的傍晚时分。 - 别乡树:离开家乡时分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不舍。 - 晚景:傍晚的风景,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 首阳:伯夷和叔齐隐居的地方,常作为隐士的代称。 - 无轻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古风》组诗中的一首。全诗共四句,每句五言,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感受和心境。 首句“独鹤唳江月,孤帆凌楚云”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孤独的画面。诗人独自站在江边,听着鹤鸣声,看着孤舟在楚地的云间行驶。这里的“独”、“唳”、“凌”等词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然景象的欣赏。 第二句“秋风冷萧瑟,芦荻花纷纷”进一步描绘了秋日的景色。秋风带来了寒意,使万物都显得萧瑟
【诗句】 1. 不谢古名将,吾知徐太常。 2. 年才三十馀,勇冠西南方。 3. 顷曾策匹马,独出持两鎗。 4. 虏骑无数来,见君不敢当。 5. 汉将小卫霍,蜀将凌关张。 6. 卿月益清澄,将星转光芒。 7. 复居少城北,遥对岷山阳。 8. 车马日盈门,宾客常满堂。 9. 曲池荫高树,小径穿丛篁。 10. 江鸟飞入帘,山云来到床。 11. 题诗芭蕉滑,对酒棕花香。 12. 诸将射猎时,君在翰墨场。
太一石鳖崖口潭旧庐招王学士 骤雨鸣淅沥,飕飗溪谷寒。 碧潭千馀尺,下见蛟龙蟠。 石门吞众流,绝岸呀层峦。 幽趣倏万变,奇观非一端。 偶逐干禄徒,十年皆小官。 抱板寻旧圃,弊庐临迅湍。 君子满清朝,小人思挂冠。 酿酒漉松子,引泉通竹竿。 何必濯沧浪,不能钓严滩。 此地可遗老,劝君来考槃。 注释: 1. 太一石鳖崖口潭旧庐招王学士:在太一石鳖崖口的潭边建造了一座旧宅,这里邀请了王学士前来游览。 2
诗句原文: 偶得鱼鸟趣,复兹水木凉。 远峰带雨色,落日摇川光。 臼中西山药,袖里淮南方。 唯爱隐几时,独游无何乡。 译文注释: 1. 偶得鱼鸟趣,复兹水木凉。 2. 远峰带雨色,落日摇川光。 3. 臼中西山药,袖里淮南方。 4. 唯爱隐几时,独游无何乡。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山林中隐居的生活情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山林的自然之美和宁静的氛围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内容及赏析作者思想的能力。首先要读懂全诗,然后结合写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来分析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对诗歌进行整体感知,再结合具体诗句加以理解。 “因假归白阁西草堂”,因假归白阁西草堂:因假,因官假;归,归乡。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请假回家了。白阁,指白阁山。 “雷声傍太白,雨在八九峰”:雷声傍太白,雨在八九峰
【注释】 华严寺:即华严寺,在今浙江天台山。瑰公:唐高僧道绰,住华严寺,号“华严三昧”。禅房:和尚的房间,这里指道绰的卧室。 朝从老僧饭:早晨跟随老和尚用饭。 昨日崖口宿:昨天在悬崖下的石洞中住宿。 锡杖:佛教僧人用的杖。 绳床:绳编的床。 东溪:东面的溪水。 草堂:草屋。 云山:形容山势高峻,云雾缭绕。 羁束:束缚、约束。 【赏析】 题于华严寺瑰公禅房 寺南几十峰,峰翠晴可掬。 朝从老僧饭
【解析】 此诗为杜甫的五言律诗。全诗以景起,以情结,结构完整;首联写庙宇,次联写君臣关系,末联写庙貌荒凉。 【答案】 ①先主:指刘备,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武侯:指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著名政治家、军事家。②云雷际:形容君臣相遇时气势盛大,风云激荡。③感通:感动相通。君臣分:君臣关系。义激:道义相感,感情深厚。鱼水契:比喻君臣关系亲密无间。鱼水:比喻君臣。契,合。④遗庙空萧然
【注释】 潘陵:山名,在洛阳南。少室:山名,在河南登封县北。秋夕:秋季傍晚。凭眺:眺望。 草堂:诗人住所附近的园林。少室居止:在少室山居住。少室:山名。潘、峰:山名,都是洛阳的山峰。夜静:夜深人静,没有声音。松:山中松树。 月出:月亮升起。潘岭尖:即“潘岳”,晋代著名文学家。《世说新语》载:“潘岳为河阳县令,有客言:‘闻君善修音,试往看之。’遂命驾诣县,问:‘何以为声?’因取旅舍女歌手,使赋诗
【解析】 题干的“诗句,译文,赏析”是考查诗歌的内容要点和表达技巧的题目。解答时,首先读懂原诗,然后结合题目要求进行概括,最后对概括出的内容进行分析。 本首诗的标题为《登嘉州凌云寺作》,从诗中“登”“游”等字眼可以推断作者当时的心情是喜悦、兴奋、豪放的。全诗描绘了登上凌云寺后所见的自然风光与云气缭绕的山间景象。诗中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云雾缭绕、山势险峻的景象。 第一联:“寺出飞鸟外,青峰戴朱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