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
诗句翻译及赏析 } 诗句:北山两关王庙,其近岳坟者,万历十五年为杭民施如忠所建。如忠客燕,涉潞河,飓风作,舟将覆,恍惚见王率诸河神拯救获免,归即造庙祝之,并祀诸河神。其近孤山者,旧祠卑隘。万历四十二年,金中丞为导首鼎新之。太史董其昌手书碑石记之。其词曰:“西湖列刹相望,梵宫之外,其合于祭法者,岳鄂王、于少保与关神而三尔。甲寅秋,神宗皇帝梦感圣母中夜传诏,封神为伏魔帝君,易兜鍪而衮冕
孤山何以祠陆宣公也? 盖自陆少保炳为世宗乳母之子,揽权怙宠,自谓系出宣公,创祠祀之。规制宏厂,吞吐湖山。台榭之盛,概湖无比。炳以势焰,孰有美产,即思攫夺。旁有故锦衣王佐别墅壮丽,其孽子不肖,炳乃罗织其罪,勒以献产。捕及其母,故佐妾也。对簿时,子强辩。母膝行前,道其子罪甚详。子泣,谓母忍陷其死也。母叱之曰:“死即死,尚何说!”指炳座顾曰:“而父坐此非一日,作此等事亦非一日,而生汝不肖子,天道也
西湖梦寻 · 卷三 · 西湖中路 · 陆宣公祠 祁彪佳《陆宣公祠》诗: 东坡佩服宣公疏,俎豆西冷?藻香。 泉石苍凉存意气,山川开涤见文章。 画工界画增金碧,庙貌巍峨见?皇。 陆炳湖头夸势焰,崇韬乃敢认汾阳。 翻译 1. 东坡佩服宣公疏,俎豆西冷?藻香。 - "东坡"指的是苏轼(苏东坡),是中国宋代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非常佩服陆宣公——即陆游的父亲陆游。 - “俎豆”指古代祭祀时所用的器皿
西湖梦寻,卷三,西湖中路,六一泉。 六一泉位于孤山之南,又称竹阁和勤公讲堂。在宋元?六年(987年)时,苏轼先生与惠勤上人在此共同哀悼欧阳修公。勤上人在讲堂初建时,挖地时发现了泉水,苏轼为他撰写了一篇《六一泉铭》。因为两人都被欧阳公门下所收,而此泉刚出,恰好是苏轼哀悼欧阳公的时期,因此命名为“六一”,寓意苏轼仍可见到欧公。后来他的弟子们为这个泉筑起了一座石屋,并在石屋上刻下了这篇《六一泉铭》。
李贺的这首诗以苏小小的故事为题材,写幽灵形象和幽冥境界。 全诗由景起兴,通过一派凄迷的景象和丰富的联想,刻画出飘飘忽忽、若隐若现的苏小小鬼魂形象。 《苏小小墓》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 此诗通过对苏小小墓地景色所发挥的一系列奇特幻想,塑造了一个美丽而森寒的女鬼想象。 全诗以景起兴,通过景物幻出人物形象,把写景、拟人融合为一体,写得绮丽浓艳,然而又空灵缥渺,“鬼气森森”,极具特色。
西湖梦寻 · 卷三 · 西湖中路 · 关王庙 唐长庆四年,有僧刻《法华》于石壁。会元微之以守越州,道出杭,而杭守白乐天为作记。有九诸侯率钱助工,其盛如此。 成毁有数,金石可磨,越数百年而祠帝君。以释典言之,则旧寺非所谓现天大将军身,而今祠非所谓现帝释身者耶。至人舍其生而生在,杀其身而身存。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与《法华》一大事之旨何异也。彼谓忠臣义士犹待坐蒲团、修观行而后了生死者,妄矣
孤山,位于杭州西湖的西南角,以秀美景致和众多文人雅士的题咏而著名。孤山不仅以其独特的山水风光吸引着世人的目光,更因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而成为文化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以下是关于《孤山》这首诗的解析: 1. 诗句释义: - “遗篇妙字处处有,步绕西湖看不足”描述了在孤山游览时发现的每一处美景都令人流连忘返。 - “诗如东野不言寒,书似西台差少肉”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精湛追求。 -
恨不颠狂如大阮,欠将一曲恸兵闺。 注释:遗憾自己不能像阮籍那样放纵狂放,未能为妻子演奏一曲哀悼亡国的乐曲。 赏析:这首诗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作品《西湖梦寻》卷三中的一首。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苏小小墓的深切思念和无尽感慨。他通过对比自己的遗憾与阮籍的放纵,表达了自己无法为妻子演奏哀乐的无奈之情。同时,他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亡国之痛的深沉哀悼。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
{"title": "西湖梦寻 · 卷二 · 西湖西路 · 上天竺", "author": "施肩吾", "intent": "README", "parameters": {"text": "天上竺,晋天福间,僧道翊结茅庵于此。一夕,见毫光发于前涧,晚视之,得一奇木,刻画观音大士像。后汉乾?间,有僧从勋自洛阳持古佛舍利来,置顶上,妙相庄严,端正殊好,昼放白光,士民崇信
诗句: 1. 风流东阁题诗客,潇洒西湖处士家。 译文:风流的文人在东阁楼上题诗留念,洒脱的隐者在西湖边隐居。 关键词:风流、文士、东阁、隐居 2. 雪冷江深无梦到,自锄明月种梅花。 译文:雪冷江深无法入睡,自己用锄头在明月下种植梅花。 关键词:雪冷、江深、梦到、种梅 3. 藏书湖上屋三间,松映轩窗竹映关。 译文:在湖上的小屋里收藏书籍,松树映照着窗户,竹子映照着门。 关键词:藏书、湖上、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