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篇妙字处处有,步绕西湖看不足。
诗如东野不言寒,书似西台差少肉。
平生高节已难继,将死微言犹可录。
自言不作封禅书,更肯悲吟白头曲。
我笑吴人不好事,好作祠堂傍修竹。
不然配食水仙王,一盏寒泉荐秋菊。
张祜《孤山》诗:
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不雨山常润,无云水自阴。
断桥荒藓合,空院落花深。犹忆西窗月,钟声出北林。
徐渭《孤山玩月》诗:
湖水淡秋空,练色澄初静。倚棹激中流,幽然适吾性。
举酒忽见月,光与波相映。西子拂淡妆,遥岚挂孤镜。
座客本玉姿,照耀几筵莹。暇时吐高怀,四座尽倾听。
却言处士疏,徒抱梅花咏。如以径寸鱼,蹄涔即成泳。
论久兴弥洽,返棹堤逾迥。自顾纵清谈,何嫌麾尘柄。
卓敬《孤山种梅》诗:
孤山,位于杭州西湖的西南角,以秀美景致和众多文人雅士的题咏而著名。孤山不仅以其独特的山水风光吸引着世人的目光,更因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而成为文化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以下是关于《孤山》这首诗的解析:
- 诗句释义:
- “遗篇妙字处处有,步绕西湖看不足”描述了在孤山游览时发现的每一处美景都令人流连忘返。
- “诗如东野不言寒,书似西台差少肉”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精湛追求。
- “平生高节已难继,将死微言犹可录”反映了诗人对高尚情操的追求与对生命末期作品的价值认同。
- “自言不作封禅书,更肯悲吟白头曲”揭示了诗人不愿为世俗所动,坚持自我表达的决心。
- “我笑吴人不好事,好作祠堂傍修竹”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讽刺和批评。
- “不然配食水仙王,一盏寒泉荐秋菊”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
- 译文赏析:
- 张祜的《孤山》通过对孤山寺、楼台、断桥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其中“不雨山常润,无云水自阴”等句,生动描绘了孤山的自然风貌。
- 徐渭的《孤山玩月》则从月光、钟声等元素出发,表达了诗人在夜幕下独享静谧时光的感慨。
- 诗人背景:
- 张祜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其诗多描写山川风物、宫廷生活以及隐逸情怀。《孤山》一诗正是他隐逸情怀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孤山的美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徐渭,明代文学家、画家,擅长山水画和文学创作。其《孤山玩月》一诗,以月夜下的孤山为背景,通过对月亮、钟声等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张祜和徐渭的《孤山》两首诗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它们不仅记录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色。通过对这两首诗的解读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