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两关王庙。其近岳坟者,万历十五年为杭民施如忠所建。如忠客燕,涉潞河,飓风作,舟将覆,恍惚见王率诸河神拯救获免,归即造庙祝之,并祀诸河神。冢宰张瀚记之。
其近孤山者,旧祠卑隘。万历四十二年,金中丞为导首鼎新之。太史董其昌手书碑石记之,其词曰:“西湖列刹相望,梵宫之外,其合于祭法者,岳鄂王、于少保与关神而三尔。甲寅秋,神宗皇帝梦感圣母中夜传诏,封神为伏魔帝君,易兜鍪而衮冕,易大纛而九ヵ。五帝同尊,万灵受职。视操、懿、莽、温偶奸大物,生称贼臣,死堕下鬼,何啻天渊。顾旧祠湫隘,不称诏书播告之意。金中丞父子爰议鼎新,时维导首,得孤山寺旧址,度材垒土,勒墙墉,庄像设,先后三载而落成。中丞以余实倡议,属余记之。余考孤山寺,且名永福寺。
诗句翻译及赏析 #}
诗句:北山两关王庙,其近岳坟者,万历十五年为杭民施如忠所建。如忠客燕,涉潞河,飓风作,舟将覆,恍惚见王率诸河神拯救获免,归即造庙祝之,并祀诸河神。其近孤山者,旧祠卑隘。万历四十二年,金中丞为导首鼎新之。太史董其昌手书碑石记之。其词曰:“西湖列刹相望,梵宫之外,其合于祭法者,岳鄂王、于少保与关神而三尔。甲寅秋,神宗皇帝梦感圣母中夜传诏,封神为伏魔帝君,易兜鍪而衮冕,易大纛而九ヵ。五帝同尊,万灵受职。视操、懿、莽、温偶奸大物,生称贼臣,死堕下鬼,何啻天渊。顾旧祠湫隘,不称诏书播告之意。金中丞父子爰议鼎新,时维导首,得孤山寺旧址,度材垒土,勒墙墉,庄像设,先后三载而落成。”
译文:
北山有两座关王庙,靠近岳坟的那座在万历十五年由杭州百姓施如忠建立。施如忠在旅行中遭遇大风巨浪,差点翻船,恍惚间看见王爷带领各路河神前来搭救自己,最终平安无事。
靠近孤山的那座关王庙原本规模较小。万历四十年(1612),金中丞主导进行了翻新工作。太史董其昌亲自题字镌刻碑文。碑文记载说,“西湖的寺庙都显得庄严神圣,除了岳鄂王祠、于少保祠和关王祠这三处外。当年秋季,神宗皇帝梦中受到圣母的暗中召唤,下令封关羽为伏魔大帝,改变他的装束成为帝王之服,换掉了他的大旗成为九天玄女的标志。五位帝王共同享有尊崇,所有神灵都接受了封赐。关羽生前是贼臣,死后变成了鬼魂,这难道不是天渊吗?但是旧祠狭小简陋,无法符合诏书的宣告。因此金中丞父子商议重新建立这座关王庙,选择在孤山寺的原址上进行建设。他们根据需要测量材料和堆砌土石,建造墙壁和门楼,供奉好关羽的神位,历时三年才竣工。”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西湖关王庙的描绘,展现了古代人们对神明的敬畏及其信仰的深度。
诗中的“恍惚见王率诸河神拯救获免”反映了关王庙在当地人民心中的重要地位和神秘力量。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不仅展示了西湖的自然美景,还深刻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精神生活和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