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长庆四年,有僧刻《法华》于石壁。会元微之以守越州,道出杭,而杭守白乐天为作记。有九诸侯率钱助工,其盛如此。
成毁有数,金石可磨,越数百年而祠帝君。以释典言之,则旧寺非所谓现天大将军身,而今祠非所谓现帝释身者耶。至人舍其生而生在,杀其身而身存。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与《法华》一大事之旨何异也。彼谓忠臣义士犹待坐蒲团、修观行而后了生死者,妄矣。然则石壁岿然,而石经初未泐也。顷者四川歼叛,神为助力,事达宸聪,非同语怪。惟辽西黠卤尚缓天诛,帝君能报曹而有不报神宗者乎?左挟鄂王,右挟少保,驱雷部,掷火铃,昭陵之铁马嘶风,蒋庙之塑兵濡露,谅荡魔皆如蜀道矣。先是金中丞抚闽,藉神之告,屡歼倭夷,上功盟府,故建祠之费,视众差巨,盖有夙意云。”寺中规制精雅,庙貌庄严,兼之碑碣清华,柱联工确,一以文理为之,较之施庙,其雅俗真隔霄壤。
西湖梦寻 · 卷三 · 西湖中路 · 关王庙
唐长庆四年,有僧刻《法华》于石壁。会元微之以守越州,道出杭,而杭守白乐天为作记。有九诸侯率钱助工,其盛如此。
成毁有数,金石可磨,越数百年而祠帝君。以释典言之,则旧寺非所谓现天大将军身,而今祠非所谓现帝释身者耶。至人舍其生而生在,杀其身而身存。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与《法华》一大事之旨何异也。彼谓忠臣义士犹待坐蒲团、修观行而后了生死者,妄矣。然则石壁岿然,而石经初未泐也。顷者四川歼叛,神为助力,事达宸聪,非同语怪。惟辽西黠卤尚缓天诛,帝君能报曹而有不报神宗者乎?左挟鄂王,右挟少保,驱雷部,掷火铃,昭陵之铁马嘶风,蒋庙之塑兵濡露,谅荡魔皆如蜀道矣。先是金中丞抚闽,藉神之告,屡歼倭夷,上功盟府,故建祠之费,视众差巨,盖有夙意云。
注释:
- 唐长庆四年:唐朝的唐宣宗皇帝的长庆四年(公元824年)。
- 石壁:指寺庙中的墙壁。
- 会元微之: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号“会元”。他是唐宪宗时期的著名诗人,因反对宦官专权而多次遭到贬谪,最终担任苏州刺史,后因政治原因被罢免官职回到长安。
- 越州:古地名,位于今天中国的浙江省境内。
- 杭:杭州的简称。
- 白乐天:即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
- 忠臣义士:忠于国家和民族的人,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
- 施庙:供奉佛教菩萨的神祠。
- 左挟鄂王:指古代的一种军事组织,通常由一位将军带领左右两翼的士兵组成。
- 右挟少保:指另一位将军率领的右翼部队。
- 雷部:道教中的雷公,主管雷电之神。
- 蒋庙:指的是祭祀关羽的庙宇,关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名将之一。
- 天府:四川省的别称。
- 蜀道:古代四川地区的一条主要道路,因地势险峻被称为蜀道。
- 金中丞:指金朝的一位大臣或官员。
- 籍:依靠,依赖。
- 弭:消除,解决。
- 辽西:指辽宁省西部地区。
- 曹:指曹操。
- 帝神:指帝王之神。
- 左挟鄂王,右挟少保:形容某位将领率领左右两翼的军队。
- 驱雷部:驱使雷电部众作战。
- 掷火铃:投掷燃烧的火铃。
- 昭陵: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
- 施庙:指供奉佛祖的庙宇。
- 文理:指文章的逻辑结构和道理。
- 雅俗:指高雅与庸俗。
这首诗描述了杭州西湖关王庙的建造过程以及其历史背景。诗中通过提及唐代白居易、宋代岳飞等历史人物,以及佛教、道教等宗教元素,展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同时,通过对关王庙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忠诚和英勇牺牲精神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