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至,览之叹赏,宣赐金帛。

沈守正《孤山种梅疏》:

西湖之上,葱?亲人,亦爽朗易尽。独孤山盘郁重湖之间,水石草木皆有幽色。唐时楼阁参差,诗歌点缀,冠于两湖。读“不雨山常润,无云水自阴”之句,犹可想见当时。道孤山者,不径西泠,必沿湖水,不似今从望湖折??而入也。

此地尚有古梅偃蹇,云是和靖故居。

李流芳《题孤山夜月图》:

曾与印持诸兄弟醉后泛小艇,从孤山而归。时月初上新堤,柳枝皆倒影湖中,空明摩荡,如镜中,复如画中。久怀此胸臆,壬子在小筑,忽为孟?写出,真画中矣。

苏轼《书林逋诗后》:

吴侬生长湖山曲,呼吸湖光饮山渌。

不论世外隐君子,佣儿贩妇皆冰玉。

先生可是绝俗人,神清骨冷无由俗。

我不识见曾梦见,瞳子了然光可烛。

诗句:

  1. 上至,览之叹赏,宣赐金帛。
    译文:走到上面一看,感叹欣赏,宣示赏赐黄金与丝绸。

  2. 沈守正《孤山种梅疏》:
    注释:《孤山种梅疏》是沈守正所著,他在诗中描述了西湖之上的美景。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西湖的美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此地尚有古梅偃蹇,云是和靖故居。
    译文:这里还有古老的梅树挺拔生长,据说是北宋著名隐士林逋的故居。

  4. 李流芳《题孤山夜月图》:
    注释:《题孤山夜月图》是李流芳所作的诗,他在诗中描述了自己在孤山上游玩的情景。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孤山上夜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5. 苏轼《书林逋诗后》:
    注释:苏轼是宋代著名文学家,他所写的《书林逋诗后》是对林逋诗歌的评论。
    赏析:苏轼在诗中表达了他对林逋的敬仰之情,认为林逋是一位超脱世俗、清高孤洁的人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