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竺,晋天福间,僧道翊结茅庵于此。一夕,见毫光发于前涧,晚视之,得一奇木,刻画观音大士像。后汉乾?间,有僧从勋自洛阳持古佛舍利来,置顶上,妙相庄严,端正殊好,昼放白光,士民崇信。钱武肃王常梦白衣人求葺其居,寤而有感,遂建天竺观音看经院。宋咸平中,浙西久旱,郡守张去华率僚属具幡幢华盖迎请下山,而澍雨沾足。自是有祷辄应,而雨每滂薄不休,世传烂稻龙王焉。南渡时,施舍珍宝,有日月珠、鬼谷珠、猫睛等,虽大内亦所罕见。嘉?中,沈文通治郡,谓观音以声闻宣佛力,非禅那所居,乃以教易禅,令僧元净号辨才者主之。凿山筑室,几至万础。治平中,郡守蔡襄奏赐“灵感观音”殿额。辨才乃益凿前山,辟地二十有五寻,殿加重檐。建咸四年,兀术入临安,高宗航海。兀术至天竺,见观音像喜之,乃载后车,与《大藏经》并徙而北。时有比丘知完者,率其徒以从。至燕,舍于都城之西南五里,曰玉河乡,建寺奉之。天竺僧乃重以他木刻肖前像,诡曰:“藏之井中,今方出现”,其实并非前像也。乾道三年,建十六观堂,七年,改院为寺,门匾皆御书。庆元三年,改天台教寺。元至元三年毁。五年,僧庆思重建,仍改天竺教寺。元末毁。明洪武初重建,万历二十七年重修。崇祯末年又毁,清初又建。时普陀路绝,天下进香者皆近就天竺,香火之盛,当甲东南。二月十九日,男女宿山之多,殿内外无下足处,与南海潮音寺正等。
{“title”: “西湖梦寻 · 卷二 · 西湖西路 · 上天竺”, “author”: “施肩吾”, “intent”: “README”, “parameters”: {“text”: “天上竺,晋天福间,僧道翊结茅庵于此。一夕,见毫光发于前涧,晚视之,得一奇木,刻画观音大士像。后汉乾?间,有僧从勋自洛阳持古佛舍利来,置顶上,妙相庄严,端正殊好,昼放白光,士民崇信。钱武肃王常梦白衣人求葺其居,寤而有感,遂建天竺观音看经院。宋咸平中,浙西久旱,郡守张去华率僚属具幡幢华盖迎请下山,而澍雨沾足。自是有祷辄应,而雨每滂薄不休,世传烂稻龙王焉。南渡时,施舍珍宝,有日月珠、鬼谷珠、猫睛等,虽大内亦所罕见。嘉?中,沈文通治郡,谓观音以声闻宣佛力,非禅那所居,乃以教易禅,令僧元净号辨才者主之。凿山筑室,几至万础。治平中,郡守蔡襄奏赐‘灵感观音’殿额。辨才乃益凿前山,辟地二十有五寻,殿加重檐。建咸四年,兀术入临安,高宗航海。兀术至天竺,见观音像喜之,乃载后车,与《大藏经》并徙而北。时有比丘知完者,率其徒以从。至燕,舍于都城之西南五里,曰玉河乡,建寺奉之。天竺僧乃重以他木刻肖前像,诡曰:“藏之井中,今方出现”,其实并非前像也。乾道三年,建十六观堂,七年,改院为寺,门匾皆御书。庆元三年,改天台教寺。元至元三年毁。五年,僧庆思重建,仍改天竺教寺。元末毁。明洪武初重建,万历二十七年重修。崇祯末年又毁,清初又建。时普陀路绝,天下进香者皆近就天竺,香火之盛,当甲东南。二月十九日,男女宿山之多,殿内外无下足处,与南海潮音寺正等。” }# 上天竺的历史沿革
上天竺法喜寺,又名上天竺、法喜讲寺、上天竺法喜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天竺路338号。始建于五代后晋天福初年(936年),由高僧道翊经过四年的艰苦创业始具丛林规模。
法喜寺,又名法喜讲寺、上天竺法喜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天竺山白云峰麓,是天竺三峰最大的一座寺庙,也是中国白衣观音的起源地,与法净寺(中天竺寺)、法镜寺(下天竺寺)并称为“天竺三寺”。
慧理住世时,为杭州佛教文化打下了基础,灵隐寺、下天竺寺等寺院,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而在慧理身后,僧徒们逐渐向群山深处进发,三天竺寺的创建,由下而中,由中而上,最终在五代时,基本形成了上中下三天竺寺的格局。
上天竺寺位于吴越时期,相传936年即后晋时期,僧人道翊在白云峰下结庐修行。他在山中见有奇木发光,遂请名匠刻成观音像。当时的吴越王钱俶夜来梦见白衣人求其修建住所,他醒来后就下令在白云峰建造了 “观音看经院”。后汉时期,有僧人从洛阳带来佛之舍利,放在观音像上,据说佛像白天都放出了光芒。后人将道翊称为“白云开山祖师”。北宋时,寺名更为“灵感观音院”,南宋称“天台教寺”。元代寺院被毁坏后重建,并更名为“天竺教寺”;元末明初,寺院再次被毁坏后重建。清代改称 “法喜寺”。
自建成后,“香火之盛,不下普陀”。 远及齐鲁楚豫,无不奔至,四时不绝。而春月尤繁。它素以观音灵验相传。 历代帝王都到此“祈晴”、“祈雨”。
在1004年,兀术进入临安,高宗航海。兀术到天竺后,看见观音像非常高兴,就带着《大藏经》一起搬走了。当时有个叫比丘知完的人,带领了他的弟子跟随着去了。到了燕京后,就在都城的西南五里地方建立了玉河乡,建立了寺庙供奉观音。后来天竺的和尚用别的木头雕刻了观音像,声称这是观音藏身的地方,现在才出现的。但其实并不是这样。
在1527年,天竺寺被毁。1549年重建,改名为“灵感观音”殿。1560年,天竺寺又重新改为“十六观堂”,1567年又改为“天台教寺”。1644年被毁。1551年重建并改名为“天竺教寺”。1911年重建。1949年后继续使用原名“天竺教寺”。
上天竺不仅是杭州著名的旅游景点,也是市民和游客祈福许愿的圣地。每年的二月十九日和六月十九日,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朝拜。